上賽季總決賽第六場的陣痛仍在影響著馬刺,就在熱火上演大逆轉之前,他們離奧布萊恩杯只有不到30秒的時間。新賽季,這些老兵們能否再次走到最后呢?每個賽季的前瞻時間,馬刺都會被大家普遍看衰,但他們一次又一次證明自己依然是聯盟頂級強隊,今年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經歷了去年總決賽的惜敗之后,在新賽季,他們只會朝著一個終極目標前進,那便是再一次殺入總決賽,奪回總冠軍獎杯。

對于馬刺來說,上賽季他們沒能如愿獲得總冠軍的確很是遺憾。休賽期,我們本期望看到擁有不少薪資空間的他們有一些重大改變,但與過去幾年一樣,球隊并沒有進行過多的運作,斯普利特和馬努的續約留隊,使馬刺得以保持核心陣容的完整性。加里·尼爾的出走也由馬科·貝里內利填補。貝里內利上賽季在公牛狀態起起伏伏,不過到了波波維奇手下你總會對他抱有更高的期待,從技術特點上來說,他是波波維奇能點化開的那種球員。而在經過了去年的總決賽之后,倫納德、丹尼·格林、斯普利特等年輕球員也將更加成熟。這就意味著馬刺不需要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鍛造球隊持續的穩定性以及化學反應上,而這兩點恰好是過去十幾年馬刺屹立聯盟不倒的基石,也是他們新賽季最為倚靠的有力武器。
截止上賽季,馬刺連續14年50勝,連續16年客場勝率過半,連續16年常規賽勝率過60%之類的都已經是NBA紀錄,但是有兩個指標性紀錄不屬于馬刺:歷史上最長的連續進入季后賽紀錄是76人創造的(1950-1971)連續22年;最長的連續勝率過半紀錄是爵士創造的(1986-2004)連續19年:這兩項上馬刺都以連續16年排名第二(勝率過半一項與湖人并列)。馬刺能否延續這些紀錄?
上賽季的圣安東尼奧是一支均衡的球隊,在進攻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防守依然是他們的立足之本。但是現在,隨著霍華德和伊戈達拉的加盟,火箭隊和勇士隊的防守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得馬刺在這方面的優勢被削弱了。因此,馬刺還必須在球隊進攻能力上有所進步,而制造對手更多的犯規就顯得尤為重要。
馬刺上賽季在進攻端表現不錯,他們的進攻效率排名全聯盟第7,其中三分球命中率位列聯盟第4,投籃命中率居聯盟第3,而場均助攻數則高居第1。惟一不足的是他們在進攻籃板率上是聯盟倒數第2,不過他們的罰球命中率躥升到了第3位,而這一數據在鄧肯時代大多時候卻連中游都排不上。一旦他們走上罰球線,他們就能把球送入籃筐,讓對手為他們的犯規付出代價。可問題在于,他們在很多比賽里,走上罰球線的次數還不夠多,這是他們新賽季需要提升的關鍵點。
上賽季常規賽中,馬刺隊里有四位能夠經常制造罰球機會的球員:老而彌堅的GDP組合以及斯普利特。他們平均每36分鐘內能制造至少5次罰球機會,并且很好地加以把握,就連斯普利特也有著73%的罰球命中率——這在大個子中是一個完全可以接受的結果。不過,馬刺隊中最擅長制造罰球的球員,也還離聯盟中這項數據的領跑者們有著不小的差距。然而除了這四人之外,馬刺隊中其他人的罰球數目就實在拿不出手了,沒有一名輪換球員能夠制造足夠多的罰球。陣中再也沒有一個能平均每36分鐘制造2個以上罰球的后衛了,而倫納德在這項數據上的表現也只有2.5。丹尼·格林是馬刺陣中上場時間最多的后衛,可就連他也幾乎沒有罰球的機會,其他射手更是不用說了。當然,馬科·貝里內利的加盟對馬刺制造罰球方面也是一大利好。他平均每36分鐘能制造超過3個的罰球,幾乎是加里·尼爾的兩倍,而且他的球權占用率還并不比尼爾高。尼爾很少會殺進油漆區,可貝里內利卻有幾乎三分之一的出手是在籃筐附近完成的。
如你所見,馬刺還是有很大可能獲得更多罰球的,而且貝里內利的加盟和倫納德的成長也許會讓這支球隊在場均罰球次數這一項上躋進聯盟前十五。如果他們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他們絕對會再一次打出聯盟前五的進攻效率。不過更重要的是,擁有更多的善于制造犯規的輪換球員,會在防守強度大增、得分更為困難的季后賽中大有裨益。
在西南賽區,馬刺將會和火箭、灰熊有著激烈競爭,不過灰熊在休賽期的運作缺乏亮點,他們很難兩三下就擊敗馬刺;而火箭,似乎也還差了幾個輪換角色。至于新奧爾良鵜鶘隊,他們有著光明的前景,并將在未來幾個賽季嶄露頭角,不過現在西南還是馬刺的天下。數據從不說謊,自從鄧肯進入聯盟以來,波波維奇調教的馬刺隊已經取得了888勝376負的驕人戰績,隨著新賽季的開始,記錄會被再次刷新。只要馬刺能夠保持相對的健康,那么西南區第一自然不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完全有可能再次向總冠軍發起挑戰。
球隊優勢:球隊的長期穩定性是他們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原因。放眼整個聯盟,幾乎沒有幾支球隊可以與馬刺的經驗與化學反應相比。我們已經找不到什么詞藻去形容波波維奇了,在絕大多數人們眼中,他是史上最好的教練之一。他對球隊的適應及調整,是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他的教導下,鄧肯、帕克和吉諾比利的組合稱雄聯盟十余年。不管是進攻端還是防守端,馬刺都做得非常優秀。上賽季馬刺場均得分103分(聯盟第4),場均失分96.6分(聯盟第11)。馬刺也很少犯錯誤,上賽季場均48.1%的投籃命中率排名聯盟第二,場均19.2%的助攻率更是排名聯盟第一。難怪球員總是說馬刺不可能自己擊敗自己。
球隊劣勢:馬刺的老兵們又老了一歲,他們需要年輕的球員貢獻更多的能量,倫納德、斯普利特和格林在近幾年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過他們仍然需要更進一步地去提升自己能力。作為聯盟最好的球隊之一,馬刺在各式數據統計當中都名列前茅少有缺點。不過真要說缺點的話,那就是進攻籃板,上賽季20.5%的進攻籃板率(聯盟29位)及場均8.1個進攻籃板(聯盟29位),的確是低了一點。
關鍵球員:雖然鄧肯還是馬刺隊的旗幟,但在過去幾個賽季,帕克才是真正的核心,他是球隊最佳進攻者、最佳組織者,也是最佳關鍵先生。在剛過去的2012-13賽季,帕克場均轟下20分,投籃命中率高達5 2 %,這是帕克職業生涯中第二高的單季得分數據。帕克突破能力出眾,能夠瓦解對方防守,要么自己完成進攻或者為空擋隊友送出妙傳。在過去兩個賽季,帕克場均能拿到7+助攻,這個數據也是他職業生涯最佳。在剛進入聯盟的時候,他的決策大部分是以波波維奇的決策為主。不過,現在波波維奇完全信任他能在場上做出最佳的選擇。而吉諾比利的續約留隊,能夠分擔一些組織的任務,從一定程度上減輕帕克的壓力。當比賽進入焦灼階段,波波維奇毫無疑問的會把球交到鄧肯和吉諾比利的手里。但無論比賽進入什么階段,帕克始終掌控者全隊的進攻。上個賽季無疑是帕克的最佳進攻賽季之一。最重要的是,職業生涯12年,帕克始終保持著這樣的高光表現。
馬刺還有可提升的空間嗎?當然,前面我們說到年輕球員的成長可以提升馬刺的戰力,但鄧肯和吉諾比利已經邁向40歲,他們還能保持良好狀態嗎?我們目睹了前者是如何對抗時間和延緩衰老的,但他那勞損的膝蓋在幾年前就開始斷斷續續罷工了,新賽季他要如何小心地防止傷病問題?后者面臨的是進攻端缺乏持續性的問題。有時候他能恢復青春,就像總決賽第五場那樣,打出職業生涯最好的比賽之一;而有些時候,他表現得力不從心,就像他在最后兩場,一共出現了12個失誤。就他36歲的狀態來看,吉諾比利上賽季的狀態下滑明顯,難保新賽季不會繼續下滑?那么年輕球員的提升和老兵的下滑能夠正負相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