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其順應社會需求、穩步發展的保障。以浙江省高職院校為例,分析了新經濟條件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并結合當前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現狀,對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了創新研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策略,以期對推動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新經濟;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精細;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1-0135-02
前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改制,高職院校不斷擴招,資金的流量增多,流動性加大,其危險性也隨之加劇,由此,負責對資金進行管理與控制的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便日益凸顯。財務管理是指單位組織在一定整體目標的引導下,針對自身資產購置、資本融通和經營過程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進行管理的行為。財務管理是項經濟管理工作,在高校的建設中,主要負責院校的資金籌劃、使用和分配等等,因此,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高職院校都是以培養社會技能型人才為辦學目標,只有合理地規劃教育成本,統籌辦學經費,才能保證學院持續穩定發展,因此,財務管理是否得力逐漸成為決定學校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而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加強財務資金管理,已成為當前推動高職院校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在這種形勢下,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進行創新研究,因地制宜、改制改革,從而提高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
一、新經濟條件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高職院校在資金管理和控制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一)經濟一體化促使財務管理理念的轉變
目前,國內經濟一體化趨勢逐漸加深,使得國內的教育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高職院校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與國際學校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國際交流合作的增多加劇了競爭格局,這使得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理念也將隨之轉變。
(二)知識經濟促使財務管理方式的轉變
當前社會的發展已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得物質資本下降,知識資本上升,知識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在高等學校總資產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使得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方式必須向更高層次演化。
二、當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一)“報賬型”模式滯后,資金使用效益低
從當前浙江省的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現狀來看,其財務部門仍沿用著傳統的“報賬型會計模式”,即記賬、算賬、報賬的三個基本程序。這種模式能提供基本的財務信息,但在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上作用較弱,無法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容易造成學校資金使用效益的低下。
(二)管理執行乏力,預算決算“兩張皮”
根據相關政策規定,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經費預算原則都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為此,高職院校也都著重于強調對財務管理相關制度的完善,但在落實執行方面卻比較乏力,雖編制了財務預算,卻不斷申請調整,致使預算的編制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財務預算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導致預算決算“兩張皮”。
(三)管理職能弱化,財務風險突出
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院校發展迅猛,資金總量不斷增長,經濟業務也變得復雜化和多樣化,高速的發展背景使得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意識滯后,過分強凋服務,導致管理監督職能弱化,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無形中增大了財務風險。
三、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幾點創新研究
在高校快速建設發展的今天,舊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筆者認為,我們要針對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加以研究,認清形勢,找出最佳解決對策,使資金發揮最佳效益。
(一)理念創新——借鑒“資本運營”,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新的市場經濟將高職院校推向了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復雜的發展環境需要依靠新的管理理念,才能實現辦學資金的統籌兼顧。“資本運營”是指以資本為基礎,把每一項資金或者資產都當做資本來使用的運作方式。這是一種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西方國家的高校已先后開始普及這種財務管理理念。這種理念以獲取價值的增值為取向,能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做好資金管理。因此,筆者認為,浙江省高職院校可以借鑒這種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資本化的財務管理,以最大化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是浙江省較為著名的高職院校之一,也是早期開始接觸西方國家“資本運營”財務管理理念的院校。該校針對其實際運用,以資本為基礎,一方面多渠道融資(高職院校的源渠道主要是上級事業拔款和學生學費收入,比較單一。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在主要融資渠道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銀行中長期貸款的債務融資方式,以及股權融資的方式籌措資金以賺取利益)另一方面則合理規劃,加強成本核算,對資金做到有計劃、有重點,以增值為取向,竭力實現資金的增值。這些優秀做法都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二)方式創新——預算執行“硬約束”,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
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執行乏力,主要原因在于預算管理缺乏硬性約束,預算執行剛性不足,未能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對財務制度的完善,更要注重落實,以預算管理為重點,把握細節,合理編制預算,做好財務分析,根據預算計劃合理地安排資金,控制支出,嚴格執行“量人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專款專用,規范財經行為,實現學校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對于預算的精細化管理,浙江省財政廳有明確的規定,要求加強管理基礎工作、健全財稅組織體系、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并注重定員定額標準的細化、資產配置標準體系的完善、項目支出預算編制的細化、歷年結余資金的清理,以及績效與預算的相結合。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在這方面就做得較為出色。首先,他們建立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比如《財務處內部控制制度》、《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等。其次,科學預算編制,他們改變了傳統的“基礎+增長”的編制方法,而采用零基預算法進行編制,這樣有助于調動學校各個部門的主動性,提高了預算的嚴肅性。再次,資產購置與預算相結合,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發展需求,來綜合考慮購置安排,待財政部門審批后再執行。除此外,該校對資金的使用還會進行嚴格的績效考核,編制《高職院校財務績效考核表》,執行院系兩級管理,整和若干職能,實現了機構設置的平行化,并使行政職能實體化,獨立核算,確保預算編制、執行精細化,促使學校的財務管理逐漸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三)體制創新——用好“一支筆”制度,最大化防范財務風險
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的管理模式在變,體制也需要創新,復雜的市場環境需要更有力的管理體制,才能增強財務的抗風險能力。筆者認為,學校首先營造出良好的內部環境,由領導牽頭,用好“一支筆”制度,做到人人、事事都遵守,嚴控風險。
以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院是我國一所著名的高職院校,也是我國人才示范性培養培訓基地之一,其辦校不僅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先導,也以科學的財務管理為核心。對于財務管理,他們做好內控建設,責權明確,并堅持“一支筆”制度。比如,若有專項財務支出,除項目組長簽字外,學校的主管領導、院財務主管“一支筆”實行定期輪換,加強監督和管理,并設有專門的負責人審核把關,嚴控經費支出;學校的財務管理委員會會定期對學校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使財務監管得以強化,最大化地防范了財務風險。
總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改制的深入,財務管理已變得愈來愈重要,高職院校應當在貫徹落實政府相關的有利政策基礎上,狠抓財務管理,結合自身實際,借鑒優秀先進的管理經驗,完善財務制度、精細財務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防范財務風險,用“精細賬”算出“節能經”,滿足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需求,從而提升高職院校的市場競爭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提供發展支撐。
參考文獻:
[1] 張福榮.現代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探討[J].會計之友,2011,(12).
[2] 袁其謙.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1,(5).
[3] 王靜華.對創新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思考[J].中國經貿,2012,(6).
[4] 仲櫻.創新財務管理理念提高學校管理效益的思考[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8).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