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管理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方案設計要在課程管理系統、社會實踐系統、畢業設計(論文)系統、就業培訓系統的具體設計中考慮和突出靈活性、獨特性和系統性,四個子系統必須相互協調和統一。特別是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和時間安排上要與傳統方式相區別,重點突出以學生自主學習和能力培養為首要目標,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棟梁之才。
關鍵詞:創新;管理;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1-0211-02
一、國內外研究概述
2008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日益激烈,創新型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無論是在國家、產業還是企業層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高校經濟管理類創新型人才教學模式須適應人才競爭環境的要求,在重視內部教學管理創新的基礎上,加強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完善。國外大學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有著比較成功的經驗。例如,英國大學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訓練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開放性思維能力;美國大學堅持一個“中心”、三個“結合”,即以學生為中心,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日本高校發展了獨具特色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模式和“工業實驗室”為主的教育模式[1]。我國有關創新型人才的研究較多。例如,著名學者韓叢發提出兩種切實可行的培養模式:科學創新型和技術創新型模式;喬海曙等通過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的創新初步建立了創新人才培養體系[2];張曉芬等學者分析了產學研相結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些措施[3]。從世界范圍的研究成果比較看,國外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相對比較豐富、系統一些,取得的成效也相對好一些。相比之下,國內的研究理論研究占多數,而對系統地研究創新型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方案設計的關注相對比較少。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主要包括課程學習系統、社會實踐系統、畢業設計系統、培訓系統設計四個方面。本文的研究目標是揭示創新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設計的構成要素和作用機制。
二、創新型人才的界定
創新型人才本質上是一種應用型人才,他所掌握的各種知識、信息、技術以及思維等最終都會以具有創新性、獨特性或開創性的方式轉化為對社會有積極意義的力量。創新型人才自我價值的最突出表現就在于其創新需要的滿足以及對自身的不斷完善與超越,而其社會價值則體現在其創造性成果對社會的作用與貢獻。這才是衡量一個人才是否能被稱之為創新型人才最為直接也最為關鍵的要素。對于創新型人才的界定,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創新型人才,是指在各類人才之中的那些既具備一定專業素質,同時又具備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人。” “所謂創新人才,指的是具有獨創能力,能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人才,他們必須具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和充沛的精力。”總之,創新型人才應該是在人的全面發展基礎上,主觀上具備創新意識,客觀上擁有創新能力,并能將這兩者結合應用到不斷創造突破自我和貢獻社會的創新性成果的活動中去的人才。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1.創新型人才首先體現的是作為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創新”。 所謂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創新型人才首先是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而存在的。不管是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素質還是創新能力,都必須在完整健全的人格及獨立適宜的個性基礎上才有可能誕生并發展。
2.創新型人才必須是在主觀上有創新意愿和創新動力,在客觀上擁有創新所必需的相關知識、技能、信息或經驗的人才,兩者缺一不可。赫塞和布蘭查德在其提出的情境領導模型中對追隨者的個體成熟度的定義(即個體對自己的直接行為負責的能力和意愿),所謂人才創新成熟度指的就是特定人才在創新方面的意愿和能力大小,這一概念不是一項個人特征,而是指某一特定人才在多大程度上為創新做好了準備。可以用人才創新成熟度作為判斷某一人才是否為創新型人才的標準之一。人才創新成熟度包括創新活動成熟度和創新心理成熟度。前者指人才在創新方面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一般情況下,創新活動成熟度高的人才擁有足夠的知識、能力和經驗,開展創新活動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導。后者指的是人才從事創新的意愿和動機。創新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才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勵,他們靠內部動機激勵。對于創新型人才而言,創新活動成熟度和創新心理成熟度必須都高。
3.創新型人才必須是能夠創造出具有創新性、獨特性、開創性實際成果以實現其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人才。人才的價值產生于其社會實踐中,是人才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
三、創新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的具體方案
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吸收能力、內化能力、應用能力等方面,考核學生的能力不僅要看一個人掌握多少知識,還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素養,并體現在其對周圍事物的洞察、理解、應變和對未來知識的駕馭上。創新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系統主要包括四個子系統——課程管理系統、社會實踐系統、畢業設計(論文)系統、就業培訓系統。
1.課程管理系統設計
2.社會實踐系統設計
3.畢業設計(論文)系統設計
畢業論文(設計)系統主要包括選題、論文的寫論文答辯成績評定等,如圖2所示。
圖3
4.就業培訓系統設計
就業培訓系統的主要構成要素包括相關技能培訓、專業人士指導、就業咨詢與指導。相關技能培訓主要是針對職場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計算機操作、外語的應用、寫作、表達,活動組織能力等技能的培訓。培訓可以提高大學生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專業人士指導高校可邀請大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或職業指導專家、優秀校友、用人單位的代表等等專業人士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加深學生對職業素質要求的認識和對用人單位的了解。
四、結論
經濟管理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方案設計要在課程管理系統、社會實踐系統、畢業設計(論文)系統、就業培訓系統的具體設計中考慮和突出靈活性、獨特性和系統性,四個子系統必須相互協調和統一。特別是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和時間安排上要與傳統方式相區別,重點突出以學生自主學習和能力培養為首要目標,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 LIU BAOCUN·The Idea of an Innovative talen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Gener-al,2003,
(5):7-8.
[2] 喬海曙,李遠航.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綜述[J].大學教育科學,2008,(1):20.
[3] ZHANGXIAOFEN·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an effective way[J].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9,(2):58.
[責任編輯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