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成熟發展,國內的石油企業為了應對國際和國內激烈的行業競爭,實施了大量的重組改制,油田企業鉆井工程的投資規模大幅上升,相應地導致了相關風險因素的提高,直接影響到了石油天然氣開發勘探項目的實際投資效益。通過應用訪談、問卷調查等調查方法,實地調研諸多大型企業油田,系統全面地分析鉆井前、鉆井中及鉆井后油田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且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油田企業;鉆井;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114-02
一、加強油田企業鉆井成本控制的意義
鉆井成本是油田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直接關系到油田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油田企業內部的鉆井部門通常會根據單井消耗定額,事先設定一定期間內鉆井成本的控制管理目標;在其具體的職權范圍內,鉆井部門的成本控制主體需要采取諸多措施,調節及預防在生產耗費發生過程當中和發生以前影響成本的諸多條件及因素,保證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目標順利實現。石油鉆井的固有特點有投資額度大、生產規模大、投資風險大,是一項非常復雜和系統的綜合性工程,需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及人力。而相應地,油田企業鉆井成本的控制及管理也呈現出管理控制難度大、單位成本高、鉆井成本項目繁多等特征。當前國內普遍鉆井成本管理控制手段存在諸多弊端和問題,需要探索更為科學實用的方法對鉆井成本進行切實有效的控制。
二、油田企業Y在鉆井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
自該油田開發勘探以來,其為推動國家石油事業的高速發展,保障國家充足的戰略能源儲備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均做出了大量的貢獻。其鉆井成本控制的現狀為:應用完全成本法進行會計核算,綜合鉆井行業的特征,結合內部會計控制理論、彈性預算理論及責任會計理論,構建了適用于當前石油鉆井行業特征的鉆井成本管理模式——“四個單井”,即單井預算、設計、考核及決算模式,依據年度預算規劃控制投資總額、月度預算、成本及費用,控制支出總體原則為實現鉆井成本控制的各項目標。最近幾年,Y油田企業的鉆井成本顯著上升;由此,本文通過對油田企業進行大量的實地調研,深入系統地分析其在鉆井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
1.鉆前沒有進行井身結構設計優化。所謂井身結構優化,即為在深入地掌握鉆井地質規律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改進升級鉆井設備、提升鉆井相關的工藝技術,實現對于傳統井身結構設計的改進及完善,其核心目標在于促使鉆井作業工作更加優質、環保、經濟、安全,進而實現預期的鉆探目標,提升油田企業鉆井作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油田通常優化的井身結構有下入深度、各層套管直徑、套管層數、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相應井段的各個井眼直徑等。Y油田企業擁有的井區多數產能偏低,開發區塊主要集中在石南、石西、莫北、瑪河、滴水泉、陸粱、夏子街、北三臺、彩南、百口泉、烏爾禾、風城、八區、紅山嘴、九區、小拐等區塊,已經探明并且開發的油氣田總共有25個。該油田企業的鉆井成本正逐年增加,如何有效縮減其鉆井投資成本是其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該企業油井的井身結構通常應用淺表套的二開制。該油田企業應當綜合內部井區的諸多特點,主要包括地層相對穩定,機械鉆速相對比較快,井深相對比較淺,鉆遇地層當中沒有異常的高壓淺氣層及高壓層等,加強井身結構設計優化,盡可能滿足采油、地質及鉆井等主要方面的實際要求,兼顧經濟效益和開發質量,從而實現降低巖屑排量、縮減鉆井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工期的目標。
2.僅僅運用單一的作業成本法進行鉆井成本核算。所謂作業成本法,即為以作業為根基,以成本動因思想為核心理論,進行成本控制及核算的方法。該方法以產品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為基礎原理,為細化、深化成本控制管理體制及完善成本預算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鉆井成本的核算項目主要有機械使用費、直接人工費、直接材料費、科技費、安全費、其他費用等六大部分。在全部的石油開發勘探成本當中,鉆井成本通常占據30%左右,因此,成本核算方法應當盡可能真實呈現出鉆井成本的具體信息。作業成本法不屬于成本控制系統,而是簡單的成本計算系統,所以,僅僅應用作業成本法核算鉆井過程當中發生的諸多成本必然存在諸多缺陷和問題;例如,在企業鉆井能力一定的狀況下,由于鉆井速度不同會造成施工時間的不同,相應的鉆井施工則會負擔不同的成本;與此同時,作業成本法沒有兼顧到成本控制方法對于直接成本核算的影響。所以,該油田企業應當綜合原有標準成本法當中的諸多合理成分,進一步完善和充實作業成本法。
3.鉆井完成以后沒有及時分析鉆井成本的諸多增長因素。21世紀以來,世界天然氣石油鉆井的工作量以及相應的成本呈逐漸上升態勢,在油氣開發勘探的全部投資當中鉆井成本往往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成本高低會直接影響到開發勘探的投資收益。目前,由于物價指數上升及生產工藝更新升級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國內油田企業的鉆井成本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基于這種成本不斷上升的大背景,研究探討影響鉆井成本上升的諸多因素以制定縮減鉆井成本的管理措施,對保障油田企業的開發勘探的投資收益及其可持續健康發展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為了給油田企業制定投資決策提供科學可靠的成本控制依據,應當收集最近幾年鉆井成本的數據資料,依據鉆井成本總體變化趨勢,研究鉆井成本的變化規律以及影響鉆井成本的諸多敏感性因素,同時分析其變化的實際原因,并依托相關的標準規范探討其存在的合理性,最終提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三、改進Y油田鉆井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1.優化井身結構。根據該油田企業實際工程及地質情況,綜合考慮環境保護的諸多因素以及油井鉆探后期維護、生產等諸多工作提供必須的支撐條件,構建符合該油田企業實際特征特點的井口裝置及井身結構的優化方案,從鉆井液體系優化、鉆頭優選、提升鉆井液各項性能,進而提升鉆井的安全度,盡可能縮減鉆井的總投資成本,確保井身結構優化的有序實施。井身結構優化細化方案主要包括技術套管優化,表層套管優化,井口防噴裝置簡化優化以及油層套管優化。
2.要結合作業成本法與傳統的標準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不屬于成本控制系統,僅僅是成本計算系統,而僅僅應用作業成本法核算鉆井過程當中發生的諸多成本核算必然存在諸多缺陷,因此油田企業應當吸取傳統的標準成本法當中諸多合理成分,進而完善、充實作業成本法。對于人工以及直接材料費用項目,可應用標準成本法進行核算及控制,即企業可以分別設定標準工資率、直接人工標準工時及標準單價、直接材料的標準量,依據施工的單井數量,即能夠核算出單井需要的人工成本及直接材料。對于制造費,企業用可依據作業為中心,構建作業到產品、資源到作業的這兩個階段的成本配置體系。資源主要包括燃料、輔助材料、原材料、附加費、工資及動力費用、運輸費、修理費、折舊等。由此可見,企業應當綜合運用作業成本法和傳統的標準成本法,要想發揮作業成本法的最大功能也必須引進傳統的標準成本法的理念,標準化全部的作業過程。通過制定各種標準規范,不僅能夠在鉆井以前、鉆井過程當中及完成鉆井以后準確核算出某區域的標準鉆井成本,還能夠在鉆完成鉆井以后分析具體的資源利用率和提供服務率,從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鉆井成本,準確評價各個作業過程的實際業績。
3.找出影響鉆井成本的關鍵因素,提出應對措施。為明確影響鉆井成本的關鍵因素,油田企業先依據原始統計資料,詳細比較諸多成本項目變動情況,按油井的不同類型明確影響成本變化的關鍵因素,采用比率法、差額計算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等計量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根據不同類型油井的計算結果并綜合工作量的加權比重,明確綜合成本當中諸多因素重要程度。根據最近的調查統計數據可知,導致鉆井成本提升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工藝、價格、管理等。價格因素包括工資增加及主要鉆井材料的價格增長。工藝因素包括水平井技術普及應用,天然氣井總體工作量的上漲及低滲低壓開發技術等增產措施導致的工作量增加。管理因素包括市場競爭機制的成熟度、強化造價控制等。由此可見,在影響鉆井成本的諸多因素當中,剛性因素主要為價格,其基本上難以調整,沒有可控性。管理及工藝因素的可控性則比較高,可進行優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該油田企業在鉆井以前、鉆井過程當中及完成鉆井以后的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與此同時,油田企業要想真正貫徹實施這些控制措施,還應當努力提升員工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意識,使鉆井成本控制的觀念真正地深入人心,還要不斷完善整個鉆井過程的成本管理機制,提升鉆井的工藝水平,進一步提升鉆井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戰略地位,以進而實現準確核算及有效控制企業的鉆井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潘國明.試論企業的成本控制[J].上海企業,2009,(1):32-37.
[2] 甘升平.優化鉆井技術在蘇里格氣田的應用[J].天然氣工業,2011,(12):71-73.
[3] 郭春明,韓之俊.作業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的比較與整合[J].財會月刊,2005,(12A):13-14.
[4] 趙壽森,李文興.中國石油開采業戰略成本管理理論體系的構建[J].生產力研究,2006,(5):65-69.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