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業報國”思想是當今中國企業家們及其企業貫徹落實社會主義主流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作為婺商,這種思想并非與生俱來,有著其發展和確定歷程,而這種思想的確立,更為婺商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從“產業報國”思想的發展歷程、體現及對企業轉型升級的啟示三方面展開論述,力圖揭示其中的規律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產業報國”;婺商;啟示;思想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168-02
“愛國主義是由千百年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情感”。同時愛國主義也是具體的,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群表現愛國主義的形式各不相同。當代婺商群體的價值觀與當代中國主流價值體系相輔相成,具體體現在產業報國、務實經世上。
一、婺商群體“產業報國”思想的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后金華商人的崛起初期,并沒有統一貼上“婺商”的標簽。各下轄縣市各具有各的區域特色和行業特征,義烏的小商品市場、永康的五金制造業、東陽的建筑業等等,不同的縣市、不同的行業各自打造著自己的“義烏”、“永康”、“東陽”等品牌,表面上金華各縣市之間的“婺商”與“婺商”一直難以形成合力,實質上,金華各縣市在產業分工上存在明顯不同,并不能掩蓋在地域文化和時代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核心價值觀演繹與發展的殊途同歸。
根源上,婺商文化和精神氣質上的根源在南宋時期永康學派陳亮的“功利之學”上。2004年10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杭州市召開的“陳亮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賀信中指出:陳亮“創立的永康學派,強調務實濟世,為‘浙江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位居浙學三大學派之一的永康學派,無疑是婺商文化和精神氣質的根本所在。正如德國著名學者馬克斯·韋伯所說:“精神氣質在一個地區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1] 事實上,無論所處何種行業的婺商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把產業報國作為企業的使命和核心價值。
1.創業初期,以“養家糊口”為主要追求的功利性價值觀。金華的各項資源條件比較落后,人多地少、人均資源匱乏,各項經濟指標在全省、全國處于較為落后地位。在改革開放初期涌現出的婺商群體,其主要目的是為養家糊口,解決生計問題。中國豪華客車企業巨頭龐青年出身農村,6歲開始放牛,16歲還在林場里割草。東陽籍企業家郭廣昌還在東陽中學咀嚼著沒有多少油味的霉干菜。中國飾品業的“大姐大”周曉光放下賣繡花品的擔子,從老家的小山村到哈爾濱等地闖天下。明顯此時此刻的價值觀具有很強的功利性。
2.壯大期,功利價值觀的超越,“產業報國”思想的凝聚。這期間,部分有識婺商,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解決企業框架、品牌的打造、員工的穩定等問題,有意識地在企業各項建設中融入“產業報國”思想,并逐漸成為企業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價值觀,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了良好地作用。這一階段的鮮明特征就是“講政治”。廣廈集團創始人樓忠福在接受楊瀾專訪時說:“民營企業不關心政治沒飯吃啊。我講的政治是什么呢?就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方向。”[2] 橫店集團是以輕紡產業、磁性材料起家的,20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響應國家“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目標,順應社會發展潮流,順利實現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了影視娛樂、能源環保等產業,有利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和當地經濟與老百姓收入的增加。
3.當代婺商群體,產業報國成為愛國主義價值觀的核心體現。當代婺商基本上都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深知個人、企業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國家的政策基礎和良好的社會環境之上,因此認為“個人的命運,總是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基于這種認識,經過三十多年發展的婺商群體,逐漸形成了以產業報國為核心的愛國主義價值觀,產業報國成為支撐婺商企業繼續發展和壯大的動力。徐文榮認為,“必須共同富裕,社會才能太平”“ 老百姓說你好,才算成功”、“財富只有貢獻給社會,才有價值”[3]。周曉光認為,“婺商要成為‘義商’。這里的‘義’是指社會責任。‘義商’就是講究社會責任、承擔社會責任的商人。依法納稅、善待員工、善待競爭對手等其實是企業家應盡的責任。”[4]
二、婺商群體“產業報國”思想的具體體現
1.婺商的崛起本身就是產業報國精神的一種體現。婺商是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崛起的,是自身謀求發展與相應國家號召相結合的產物。
首先,婺商為金華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金華地區在改革開放之前,經濟結構中以傳統農業為主,1978年金華三大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50.9∶28.29∶20.72,到了2011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變化為5.1∶50.9∶44 [5]。這組數據充分證明了婺商在促進金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婺商的崛起助力解決金華三農問題,維護了社會的穩定。改革開放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成為困擾各地發展的關鍵問題,婺商崛起之后,其身上的“鄉土情結”,使得他們具有回報社會、回報家鄉的情結,在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上作出了巨大貢獻。到2010年,城鄉人口構成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16.45萬,占59.0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19.71萬,占40.98% [6],有力地推動了城鎮化和農村人口收入的增加。
2.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婺商群體承擔社會責任經歷了偶爾顧及、少有承擔,經常顧及、部分承擔和全面顧及、系統承擔三個階段。進入21世紀后,婺商們意識到,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度與企業的發展的各個方面息息相關,并勇于承擔全面社會責任,呂福新教授將浙商承擔社會責任分為法律責任、發展責任、道義責任三個層次。
婺商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首先表現在把個人、企業、社會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在企業做大做強之后,將為國家、社會做貢獻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如婺商們將人生的意義歸結為努力地為這個社會去創造財富,創造財富的多少證明個人的貢獻和價值,但絕對不是消耗財富。如周曉光一下子供養了105個貧困學生,郭廣昌資助復旦大學等科研機構,胡濟深、胡濟榮在北京周口店古人類遺址做名譽居民,樓忠福在省內設立上千萬元的慈善基金等,都反映出當代婺商對社會的感恩態度。在談到創業時,許多當代婺商都會提到自己的家人,感激家人對他們的支持。其次,婺商們熱心于慈善事業。慈善事業是純粹的無償行為,是組織履行社會責任的最高境界。
3.積極參政議政。隨著婺商企業實力的不斷增長,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積極參加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選舉和被選舉,積極要求入黨、加入工商聯及參加政府組織活動,出現了樓忠福、徐文榮、周曉光等企業家,在某種程度上對促進國內政治制度的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4.傾力打造民族品牌,爭取國際話語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婺商在拓展國際國內市場中,深刻懂得了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把品牌建設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中國飛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吳少華,在國內第一個創造了出口農藥包裝鋼桶,在冰箱壓力容器生產方面第一個破解了美國技術壁壘,讓壓力容器出口歐美、中東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世界銷量的80%。樓忠福將建筑業做出了亞洲,走向了世界。婺商們以各具特色的塊狀經濟組成了產業集群,靈活多變,隨時能夠組合成與國際巨頭的“制造聯盟”,在其他地方一個月才能做好的產品,他們只要五六天就能完成。
三、“產業報國”思想對金華企業轉型的啟示
1.有助于消除婺商“草根”性中不利因素的影響。“草根”除了擁有生命力強等優點之外,還包含了素質低下、國家民族意識薄弱、戰略眼光短淺等不良因素。婺商要完成順利轉型,必須懂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即應用產業報國精神來克服國家民族意識薄弱等缺點,把做產業與報國有機結合在一起,轉變觀念,凝聚人心,方能真正做大做強。
2.有助于轉變價值理念。婺商創業初期具有明顯的功利性,價值觀主要體現為功利價值觀,把企業看做是自己的私人物件,實現家族式管理,缺乏使命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念的存在和延續,必然使婺商企業缺乏凝聚力,無法使員工產生歸屬感,而現代優秀企業需要絕大多數成員發自內心地認同企業理念來凝聚人心及其協同行為。這就需要進一步確立產業報國精神,實現婺商及其企業在價值理念由功利性向使命價值的轉變。
3.有助于實現企業文化從“邊緣”向“主流”的轉變。文化上,金華處于中國主流傳統文化、西方主流文化和現代經濟文化的邊緣,這種文化特征意味著婺商在發展初期展現出較好的靈活性,同時也意味著征程的艱難和可能被淘汰的命運。經營戰略上,婺商善于模仿,產業轉型快,但亟需向以自主創新為特征的現代企業轉變。這些都需要,婺商群體需要進一步確立“產業報國”精神,以此來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 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于曉,陳維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16.
[2] 王維,陳偉行.對話—浙商第一桶金:楊瀾與企業名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10.
[3] 徐文榮,口述,孫是炎,整理.風雨人生[M].上海:百家出版社,2011:6.
[4] 周曉光在金華婺商促進會成立上的講話[N].金華日報,2006-03-02(3).
[5] 2011年金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jhstats.gov.cn/shownews.aspx?id=4198.
[6] 金華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http://www.jhstats.gov.cn/shownews.aspx?id=3823.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