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旅游業是基于現代農業發展之上的又一次新的延續和升級,發展迅猛,帶動極強,造福民眾,改變村貌,助推農業。以閩侯縣云堡寨為例,以鄉村旅游資源為研究切入口,采用文獻綜述、實地考察等定性分析,深度挖掘云堡寨潛在的鄉村旅游資源;并以旅游資源評價開發理論為指導,科學地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開發鄉村旅游資源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進行剖析;最終提出該地區鄉村旅游資源開發新思路,并以此為例希望能促進中國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鄉村旅游資源;SWOT分析;可持續發展;云堡寨
中圖分類號:F590.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178-03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一次將目光聚焦于三農,作為綜合性極強的旅游產業,其發展始終離不開第一產業的支持,尤其是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與農業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鄉村旅游雖說起步較晚,但自興起以來,倍受國家、業界、學者廣泛關注。目前,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思想、以“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為目標的鄉村旅游,將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方面迎來新一次的熱波。緊跟鄉村旅游發展熱潮及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筆者選擇以鄉村旅游資源作突破口,結合實地情況,科學合理地開發鄉村旅游目的地資源,以實現該地區的旅游效益。
一、云堡寨鄉村旅游資源概況
閩侯縣位于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南側,閩江下游兩岸,呈月牙形拱衛省城;地處北緯25°47’~26°37’,東經118°51’~119°25’之間[1]。東鄰福州市晉安區、鼓樓區、倉山區以及長樂市、羅源縣,南接福清市、永泰縣,西抵閩清縣,北靠古田縣;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縣之一,是“中國橄欖之鄉”,素稱“八閩首邑”[1]。云堡寨地處閩侯縣白沙鎮林柄村境內,海拔220m~700m;林柄村東與井下村為鄰,西與洋里鄉為界,南與本鎮上塞村相連,北與坑頭村毗鄰,距福州26km,東距閩侯縣城10km[1]。云堡寨作為福州后花園、1小時交通圈內,是福州市重要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并飽含民俗文化,潛在客源市場強大,交通便捷,一系列之優論證了云堡寨適合建成以生態農業旅游為主的旅游度假勝地。
(一)基本概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以下簡稱《國標》)中旅游資源調查分類體系,對照本次旅游資源概查的資料,云堡寨主要的旅游資源有七大主類(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建筑與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31個亞類中擁有14個,155個基本類型中擁有20種。其中云堡寨自然景觀主要資源有:云堡寨山脈、云堡寨峽谷景區、小龍女沐浴、萬年神龜、龍王金印、神州飛船、雙龍抱珠、蛤蟆背、觀音送子、云堡寨峽谷、一線天、龍洞、情侶洞、天王洞、螃蟹洞、觀音洞、織女洞、仙女更衣洞、龍宮洞、龍潭、龍潭瀑布、水濂瀑布、百層瀑布、毛竹林、橘子樹林、橄欖樹、芭蕉樹、萬壽榕、峽谷云霧、云堡寨峽谷避暑地等;人文景觀主要資源有:梯田、橘子林、龍臉桶、廢棄居民房、柚子、大王廟祭拜、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拗九節、做夏、七夕節、中元 、重陽節、冬至、祭灶、做年、小歲、大歲、送年。這充分證明云堡寨旅游資源類型較為豐富,其中自然山水占多數且分布均勻,自然旅游資源價值要高于人文旅游資源的價值。
(二)旅游資源特點
1.自然旅游資源占主導,高品質資源有限。根據云堡寨旅游資源基本類型的數量,以自然旅游資源(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數量和人文旅游資源(建筑與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數量所占比例存在明顯的差距,從價值和影響上而言,以云堡寨峽谷景區、蛤蟆背、毛竹林為代表的自然旅游資源在云堡寨旅游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總體上來看,自然旅游資源雖數量較多,但相對高品質的資源有限,基本為觀光類旅游資源。
2.與周邊地區旅游資源同質化,特色突出不明顯。根據云堡寨地形地貌特點,以低山丘陵為主,周邊地區依托山水等自然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故存在一定的同質性。在面向白沙鎮及周邊地區旅游市場的消費群體,景區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替代競爭。從云堡寨旅游資源價值來看,與白沙鎮周邊已開發的旅游資源相比,云堡寨并無特色、無核心吸引力。如何有效與周邊旅游產品實現差異化、獨特化,將是重點解決的問題。
3.部分資源受現實影響的干擾,保護措施未到位。經現場考察,云堡寨景內部分資源受現實影響的干擾,資源保護面臨實際的威脅。如作為云堡寨主要的毛竹林資源富集區,大量的開坑,砍伐竹林,造成山體滑坡,山頂石頭滾下,不僅嚴重影響山體景觀,而且帶來人身危險;云堡寨作為溪水源頭,在景區內未設污水處理區,生活污水直進水溝,源頭水質污染嚴重;同時居民亂丟亂扔現象尤為嚴重,白色垃圾成片,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這些現實問題將成為云堡寨鄉村旅游發展的瓶頸制約。
二、云堡寨鄉村旅游資源開發SWOT分析
基于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科學運用SWOT分析方法,即從優勢、劣勢、機遇、威脅等四個方面對云堡寨鄉村旅游資源作深入的分析,并與之論證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結論[2]。
(一)優勢分析(Strength)
1.豐富多元的旅游資源。云堡寨山水相間,梯田錯落有致,植被多樣,成就了云堡寨豐富多元的鄉村旅游資源,有自然山水、民俗風情、山村民居、土特產品等種類,尤其是自然山水以“幽谷、奇峰、危崖、怪石、瀑布、深潭、異洞”七大特色旅游資源最引人注目。云堡寨景內以蛤蟆背為景的山中怪石,以云堡寨峽谷為主景的一系列神話傳說,配以遺棄的林中民居房和大王廟祭祀,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文化旅游資源,為云堡寨發展鄉村旅游業奠定基礎。
2.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云堡寨在林柄村管轄之內,鄉村水泥路將林柄村與白沙城鎮緊密相連,在歷史上白沙鎮曾是閩侯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距福州城區僅1小時車程,有閩江及支干河流、萊福鐵路、115縣道(福州至古田)和建設中的合福高速鐵路穿境而過,萊福鐵路在鎮區南面設白沙客貨運車站。進入新發展周期,京福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鐵路相繼規劃并即將實施,尤其是京福高速公路在鎮區設置了落地互通,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捷,為白沙鎮及云堡寨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各級政府的持續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開創了建設新農村的新舉措。2012年福建省財政廳牽頭制定的《福建省鄉村旅游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突出了對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單位實行“以獎代補、獎優扶強”的扶持政策。因此,云堡寨應緊抓政策優勢,享受政策帶來的各種優惠,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
4.生態優越的環境優勢。云堡寨依山面田,山環水繞,寨內最高點位于蛤蟆背上方,海拔700m;最低點在入寨內大王廟處,海拔223m,云堡寨山體結構,森林植被種類豐富,主要有毛竹、橄欖樹、桉樹、芭蕉樹、橘子樹等樹種,同時寨內有兩條小溪垂流而下并與之相匯,四季溪水不斷,溪邊橘林綠竹。云堡寨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帶有海洋性氣候,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氣候溫和,造就了優越自然條件,優美生態環境,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為云堡寨鄉村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二)劣勢分析(Weakness)
1.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該景區雖然具備良好的區位優勢,與外部交通連接順暢,且在1小時交通圈內;但景區內部交通亟待完善,泥巴路和山坡路有待硬化和規范化。景區中食、住還處在原始狀態,娛樂、購物等項目并未開發。無完整的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環境衛生和污水處理,沒有形成一套系統化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來支撐鄉村旅游發展。
2.旅游資源缺乏競爭力。雖說云堡寨鄉村旅游資源豐富,但與其周邊景區景點比較,如閩江沙灘、湯院溫泉、萬畝果園、云堡寨、大目溪、新坡古民居及聯坑遠濟橋、梧桐下油菜花等,云堡寨旅游資源缺乏自身競爭力,并且大部分資源處于原始階段,尚未進行整合開發。
3.技術開發和經濟基礎薄弱。云堡寨自身地質地貌特點,致使在開發時出現技術難度,在初期開發時,只能人工開發,先進的機器設備不能很好的介入。同時,資金注入不足,是云堡寨鄉村旅游開發中最大的瓶頸問題,在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開發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單靠村收入和開發商的投入,旅游活動根本無法正常開展。
4.缺乏旅游專業人才。目前云堡寨健在的只有老幼群體和少數的年輕人,并且多數都是文盲或半文盲。作為服務型行業的旅游業能蓬勃發展的決定因素在于人才,云堡寨旅游專業人才缺乏,從旅游相關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都無一人能勝任,這無形中降低了旅游服務的質量,制約了鄉村旅游業的正常發展,也影響了鄉村旅游業效益的發揮。
(三)機遇分析(Opportunity)
1.宏觀政策優化,鄉村旅游升溫。十八大《報告》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并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提出建設“美麗中國”,這無疑是對具有綠色、生態旅游資源優勢的鄉村提供了良機。同時,福建省旅游局把鄉村旅游、新農村建設、城市化建設三者有機結合,不斷優化鄉村旅游走向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趨勢,從“點—軸—面”上形成福建旅游資源空間網絡,使之成為“海西旅游”的重要增長極。
2.客源市場廣闊,前景一片大好。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提升,長途旅游奔波勞累。因此,人們更多的希望通過短途近郊旅游來緩解緊張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凈化心靈、清醒頭腦,而鄉村旅游正好能實現旅游者體驗原汁原味的大自然、返璞歸真以及對民間文化溯源尋根的意愿。從這個角度來看,發展鄉村旅游有著廣闊而長遠的開拓前景。
(四)威脅分析(Threat)
云堡寨鄉村旅游業開發起步晚,現仍處在初始階段,致使面臨一系列的威脅和挑戰,主要面臨的威脅有:一是市場競爭,福州市是自然和文化旅游資源極為富有的市區,諸多知名景區景點已被市場廣泛認同且家喻戶曉,同時,鄉村旅游發展也異軍突起,區域間旅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二是主題不突出、形象不明確,產品替代性強,無明顯的特色,與同類旅游產品競爭激烈,因此很難作長遠之計;三是自身鄉村旅游水平發展極低,產品出現單一化,無參與、體驗項目。
三、云堡寨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的對策
(一)政府主導,科學規劃與合理開發
云堡寨地屬不發達、欠開發的地區,對于如何開發,怎樣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這將使自身難以把握[3]。介于此情況下,地方各級政府和規劃單位積極配合,緊跟國家發展鄉村旅游的思路,因地制宜,充分有效地整合當地旅游資源,并進行科學論證,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旅游發展規劃。在開發時,應凸顯自身特色和優勢,避開產品雷同化。各級政府之間也需統一戰線,齊心合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做到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局面。在對云堡寨鄉村旅游進行總體布局時,要注意各個分區的空間連續性和區域協調性,使整個旅游區布局合理,功能明確,和諧統一。
(二)廣開門路,建立健全的融資渠道
旅游作為一個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健康、有序、持續的發展。云堡寨應先制訂旅游開發籌集資金計劃書,根據計劃書的目標,拓寬融資渠道。主要籌資渠道有:首先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4],爭取政府扶持,利用政府支持旅游發展的基本資金,實行專項撥款,專款專用,也為社會集資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充分動員社會力量,通過項目招商引資,同時政府應該給企業各項優惠政策,以助于吸引投資商加入;最后廣泛吸收民間個人資金注入,將當地村民納入到旅游發展軌道中,不僅能夠獲得資金,也能培育當地村民的主人翁精神。
(三)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的旅游人才
云堡寨鄉村旅游業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強大的市場競爭不得不讓發展鄉村旅游業的經營者把目標轉移到人才培養上來。重視人才培養不僅帶來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可靠的基礎,而且用專業知識提升整體服務水平也解決了部分就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需加強同福州市旅游專業的高等院校合作以及委托專業機構對旅游人才進行培養和訓練。同時實施人才引進來策略,特別對能會多種語言的優秀人才結合本地區發展需要進行引進來。通過人才的運用,提升了專業服務水平和意識,從而也不斷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和回頭率。
(四)借手開市,形成多方路徑的營銷方式
云堡寨應針對不同客源市場,具體分析所要選擇的宣傳渠道。近程客源市場主要有家庭市場、自駕游市場、興趣市場、團隊市場等,針對這類市場普遍采用公交車廣告、高速路口廣告、電視臺廣告、報紙廣告、政府旅游推介會、旅游宣傳大篷車、樓宇廣告日報、手冊、海報、刊物、直銷等手段促進宣傳。而遠程客源市場的宣傳渠道一般要聯合近程客源市場的宣傳,但主要針對不同市場(如浙江、江西、廣州等)地區特色來宣傳,適應區域宣傳,如利用互聯網、SNS 社交網站、微博、電視臺廣告[2]。同時,可以開展節事活動,調動游客的積極性,如舉辦鄉村體驗、互動式節目、地方文藝匯演等活動,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五)開發與保護并重,走可持續鄉村旅游發展道路
鄉村旅游業開發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堅持以“開發與保護并重或保護優先”的原則[5]。在云堡寨鄉村旅游規劃建設中必須強調保護觀念,明確開發前和開發后的保護措施。在對鄉村旅游項目及產品開發時應對其進行評估,測試環境在事前和事后的反應。發展鄉村旅游業應有短期、中期、長期發展策略,對于有在開發中破壞形象的應立即停止并采取補救措施。建立健全鄉村旅游發展機制,從而保證鄉村旅游資源長期利用和開發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閩侯[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90628.htm.
[2] 鄭耀星,鄒芳芳.基于SWOT 分析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旅游發展策略探討—以泉州市有濟村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2,(4):
143-146.
[3] 代亞松,姜平平.銅仁市鄉村旅游資源現狀與發展對策[J].銅仁學院學報,2012,(5):83-87.
[4] 普素文.馬龍縣香爐山旅游資源的SWOT分析及開發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2):70-71.
[5] 阮永明,王愛忠.重慶市永川區發展休閑旅游產業的戰略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1,(36):169-170.[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