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建設藥檢系統實驗室質量管理責任體系的背景和意義,并從藥檢系統實驗室管理現狀出發,探索實驗室質量管理責任體系建設的內容,即建立以懷疑及糾錯管理、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改進管理機制、建立可追究的檢驗檢測流程、建立以安全、準確、可靠為核心的實驗室環境及實驗室用儀器設備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的檢驗檢測用產品標準質量體系、建立以檢驗效率為核心的檢驗時限管理機制、建立責任溯源追究機制。提出有效推進實驗室責任體系建設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藥檢系統;實驗室;質量管理責任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220-02
一、藥品實驗室質量管理責任體系建設的背景、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食品、藥品安全越來越重視,人民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食品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檢測范圍的不斷擴大,從過去的單純藥品檢驗檢測擴大到食品、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食品、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總量不斷增加,新產品不斷涌現,而且制假造假技術層出不窮,因此對檢驗檢測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藥檢系統是國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資金、任務都是來源于政府,藥檢系統暫無需考慮盈虧問題,這樣就有可能養成依賴于政府的習慣,絕大多數實驗室是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的。同時,實驗室內部管理存在責任分工不明確,分工不細,管理職責交叉等問題,導致部門與部門之間相互推諉,踢皮球現象時常出現。
實驗室要牢固樹立“以質量為生命線”,以提高服務質量為主題的服務理念,突出質量管理,把質量擺在首要位置,健全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深入、扎實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控制工作,為全面推進實驗室各項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實驗室質量管理包括實驗室人員、環境、儀器設備、規范檢驗操作規程、原始記錄書寫等。在各項管理工作中,都有相應的制度,但我們仍感到,工作制度制定了很多,但落實起來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有的工作已經納入制度的范疇,卻出現沒有人抓落實的現象;有的工作看似有人在抓,但效果卻不明顯;有的職工工作失職了,卻難以對其進行實質性的追究。往往一項工作領導沒有親自抓,事情就很難做好,從院領導到一般干部還是比較習慣于單純的傳統行政“命令式”管理,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意識仍然比較淡薄。普遍存在“重形式輕內容”、“重制定輕落實”、“重懲處輕防范”、“重眼前輕長遠”的現象。為此,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實驗室質量管理責任體系,是實驗室自身發展的需求,它有助于提高實驗室管理科學化管理水平,它有助于降低實驗室檢驗檢測成本,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有助于提升藥檢品牌美譽度和社會競爭力,有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有助于推進藥檢文化的建設和實施。
二、藥檢系統實驗室質量管理責任體系建設的內容
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入開展的大環境下,藥檢系統實驗室要符合經濟、社會的要求,建立以法律為準則,質量為生命、效率為目標的質量管理責任體系,確保實驗室的“產品——檢驗報告及其檢測結果必須準確、可靠”。
(一)建立懷疑及糾錯管理為核心的改進管理機制
由于各種不可避免的因素影響,均可能導致不符合的檢驗檢測結果,為消除在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各個過程、各種場合發生的不符合及其產生的根源,實驗室應制訂詳細的計劃、實施、檢查、改進等糾正、改進、預防措施;加強內審與管審,并重視投訴,對發現的問題、出現的投訴等進行分析、評價,并持續改進。
(二)建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預防管理機制
實驗室應建立并維持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程序,以持續進行危險識別,并建立風險評估和實施所必要地控制措施,風險評估應包括人員風險、設施設備風險、意外事件事故的風險、無用和惡意適用風險等,應對風險度范圍、性質、時限性、發生的概率、危害及后果等進行分析,對采取風險控制措施的適用性應進行評估,應完整記錄風險評估過程,應建立完整的機制監控其所要求的活動,確保風險出現的機率至最小。
(三)建立以安全、準確可靠為核心的實驗室環境及實驗用儀器設備管理機制
目前,我們的檢驗檢測工作已經離不開各種精密儀器,檢驗結果的準確與否,與檢測儀器的性能、狀態關系非常密切,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均要達到檢測標準的要求,而且要保持良好的狀態。因此,有必要對環境、儀器設備進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能時時滿足檢測的需要。
(四)建立可追究的檢驗檢測流程
檢驗工作非常復雜,需要很多部門共同參與,從業務科最初的收樣、分配檢驗任務,到檢驗科室的檢驗、核對,再到質量負責人的審核,中間涉及到樣品與報告等資料的傳遞。要明確每一個流程相應的職責,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找到出問題的環節,將出問題的風險降到最低。
(五)建立完善的檢驗檢測用產品標準質量體系
檢驗工作離不開試劑、標準品、質控物、滴定液等相關檢測用產品,實驗室使用的標準品必須由權威或被行業內所認可的部門核定,自配的質控品應制定相應的程序以保證其質量,檢測試劑的采購應選擇有資質的、信譽度良好的供應商,純化水等的制備管理應規范化、流程化。因此,有必要制定相關質量管理程序文件對這些物質進行相關的管理。
(六)建立以檢驗效率為核心的檢驗時限管理機制
“時間就是金錢,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同樣適合我們實驗室。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無處不在,迄今為止,全國獲得國家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的檢測實驗室多達2萬多個,其中3 000多家還獲得了CNAS認可。我們藥檢系統絕大多數省級以上實驗室均已通過CNAS實驗室認可,我們作為服務性事業單位,唯有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與服務意識,盡最大可能滿足社會、滿足客戶的需求。就是要在保證結果準確可靠地同時,努力提高我們的效率,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有必要建立檢驗時限管理機制,提高實驗室服務水平。
(七)建立責任溯源追究機制
通過建立健全質量控制責任溯源制度和追究制度,加強權責統一,將崗位和責任緊密聯系起來。對檢驗檢測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和質量過錯,實驗室可根據責任溯源的原則和責任追究機制,有效查找問題的根源,解決實際問題。
三、如何有效推進實驗室責任體系的建立
(一)確立以人為本的實驗室質量管理理念
實驗室質量管理的根本是人員的質量管理,只有高質量的人,才能創造高質量的服務。因此,履行質量管理責任的第一要務是加強人員管理,提高人員質量,一方面對實驗室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其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以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服務于藥檢工作;另一方面對實驗室人員進行業務素質的培訓,定期開展業務質量培訓教育,加強責任體系文件的學習,加強交流,加強能力驗證、不斷提高實驗室技術隊伍的專業技能與素質。
(二)建立考核獎懲機制,進行有效監督
在實驗室質量管理責任體系建立中,思想教育、業務素質培訓固然重要,但考核激勵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建立起相應合理的考核制度,從實驗室隊伍建設、業務管理、信息網絡管理、實驗設施與儀器設備管理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同時建立獎懲機制,激發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履行實驗責任。
(三)營造良好的實驗室工作氛圍
一個實驗室的文化對實驗室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是實驗室發展和質量保證的軟條件。加強藥檢文化建設,創建實驗室質量文化與廉政文化,建立支持質量改進的實驗室文化,創造質量價值觀文化,營造一個寬松融洽的工作氛圍,使實驗室規章制度成為職工日常遵守的行為規范,不僅有利于工作質量和檢測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實驗室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施昌彥,虞惠霞.實驗室質量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 夏偕田,孟小平.檢測實驗室管理體系建立指南[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 劉學梅.搞好實驗室管理提升檢驗質量[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8).
[4] 謝惠波.論開發實驗室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5).
[5] 莫建芳.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與質量控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1).
[6] 何正雄.實驗室管理評審有效性探討[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2,(3).
[7] 夏金鑫.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中的一些問題與解決思路[J].當代醫學,2012,(4).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