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經濟建設與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不平衡現象逐漸加重。大學生德育教育已成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奉獻精神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其成長成才,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長期的現實任務。研究當代大學生奉獻精神的現狀、阻礙大學生奉獻精神形成的因素,進一步探索高校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奉獻精神。
關鍵詞:奉獻精神;大學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273-02
一、奉獻精神的內涵和意義
奉獻精神是指個人與他人、集體、國家之間存在的一種純潔高尚的道德義務關系,是用來評價人生價值的基本標準之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其內涵也是奉獻精神。大學生作為中國新一代的接班人,作為綜合素質較高的一個群體,更應當作實踐奉獻精神的表率。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人才,使當代大學生能夠與時代同呼吸,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這對于更好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充分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深遠的戰略意義。”
二、當代大學生奉獻精神的現狀
當今社會上有許多無私奉獻的事例對大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當代大學生奉獻精神的養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出現了許多道德敗壞的現象,加之一些媒體的負面報道導致大學生的心靈受到嚴重的污染,導致當代大學生善惡不分、情感冷漠、缺乏正義,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和發展。
雖然大學生愛心奉獻等志愿服務活動正在廣泛地開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然而,當前大學生愛心奉獻等志愿服務活動還遠遠沒有達到常態化的程度,存在著斷續性、應付性、盲目性、隨機性等不足之處,尚未融入到當今經濟社會生活中,無法形成社會道德風尚和長效機制。整個社會還沒有充分理解志愿行動的內在力量以及奉獻精神的內涵和價值,而活動只有具備了合理的精神基點,才能長久地發揮其作用和價值。
三、當代大學生奉獻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帶來了經濟高速發展和市場繁榮,出現了高收入階層,不少暴富者以高消費為榮,大肆揮霍,加之少數媒體的過度渲染和不正確引導,造成社會心態的躁動和失衡,大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也受此沖擊和影響,直接導致了當代大學生中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蔓延。
(二)教育理念的嚴重偏離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高校以及相關教育部門過分以“就業率”為標桿來評價高校教育,片面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素質以及社會實踐能力,卻對包含奉獻精神在內的道德素質的培養重視不足,長久下去便導致了大學生素質的畸形發展,導致奉獻精神的匱乏和缺失。
(三)家庭教育偏差的影響
現在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從出生就開始受到家長和親友的溺愛。家長過分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卻忽視了對他們的品德教育,導致大學生過分以自我為中心,奉獻精神缺失。
(四)大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日漸豐富,大學生就業壓力日漸加大,由于年齡段特點使然,大學生無法正確認識來自現實的壓力和挫折,無法抵御外界的誘惑,導致其心理產生偏差,對“金錢”有過分的追求和向往,導致其內在品質的形成遇到阻礙,導致奉獻精神缺失。(下轉283頁)
(上接273頁)
四、培養當代大學生奉獻精神的途徑
(一)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愛心服務團等活動平臺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種渠道,為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二)提高大學生奉獻意識
大學生身兼富民興國的歷史使命,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奉獻精神教育對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大學生要形成奉獻意識,踐行奉獻精神,傳承奉獻傳統。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自己全方位的能力,從主觀層面將自己培養成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具備全面素質的人才,并能夠自覺屏蔽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和侵蝕,自覺參加社會實踐,將奉獻意識實踐到每一件小事當中去。
(三)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建設
通過組織開展有關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大學生能夠自覺培養奉獻意識,能夠客觀正確理性地認識自己將來的就職方向和工作性質,通過網絡、校內廣播等不同渠道宣傳大學生奉獻精神,通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的方式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懈努力。通過海報以及黑板報等形式在校園里大力弘揚全心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激勵全校師生的工作激情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培養大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公平正義的信念以及奉獻精神,使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得以形成和發揚。
(四)樹立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
樹立一批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組成事跡宣講團,在全校范圍內巡回演講,發揮輻射示范作用,營造人人學先進、人人趕先進、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