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國內職業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大多重視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隨著會計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而在傳統教育目標導向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會計職業發展變化的需要。會計教學必須重視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方法,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才能培養出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實用性的會計人才。
關鍵詞:會計教學;存在現狀;改進方法;職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280-02
一、目前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安排中,職業院校往往是根據教育部規定的教學計劃的要求安排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往往忽視了實踐教學活動的安排。會計實踐教學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往往被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1—2個月進行集中實訓。由于課時少、實訓內容多,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全部的實訓內容;有的學校干脆把學生推向社會上漫談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現狀及改進方法
陳 磊
(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南京 210000)
摘 要:目前,國內職業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大多重視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隨著會計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而在傳統教育目標導向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會計職業發展變化的需要。會計教學必須重視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方法,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才能培養出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實用性的會計人才。
關鍵詞:會計教學;存在現狀;改進方法;職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280-02,自行聯系實習單位,或者推薦校企合作實習單位,名義上是讓學生參加了專業實習,實際上很多學生的實習內容與所學專業并不吻合,有的學生雖然聯系到了專業對口的實習單位,但由于沒有非常硬的關系而無法接觸到公司真實的經濟業務賬務處理,只能是走馬觀花似地看一看,根本達不到會計實訓的目的。
(二)缺少課程實踐環節,學生實踐環節薄弱
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會計專業理論課程教學如此,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更是如此。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是在專業理論課程結束后安排的,缺少為鞏固會計理論知識而進行的課程實訓環節的教學,沒有將學生學習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訓課有效地銜接起來,等專業理論課教學結束在進行集中實訓,這樣無疑也增加了學生實訓的工作量和難度,學生在進行實訓課程的學習,往往就忘記了之前的理論知識學習。
(三)會計模擬實訓室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各職業院校均設置了會計模擬實訓室,基本上具備了會計模擬實訓的要求。但在實際的會計模擬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少到會計模擬實訓室參加實訓,會計模擬實訓室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實訓設備配置不全、實訓實驗教材相對落后、實訓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實訓師資薄弱等,無法真正發揮會計模擬實訓室的作用。
(四)缺乏既具有扎實的會計理論課程教學經驗、又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職業院校的師資,基本上都是從大學畢業到學校任教,專業教師往往只有會計理論知識,缺乏一定的會計實踐工作經驗;有的實訓指導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由于只熟悉某一特定行業或某一崗位的會計工作,不能滿足實訓環節的要求;有的教師雖然具有了會計師資格證書,但也只是具備資格證書而已,實踐經驗不足。
二、改變會計專業教學現狀的幾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充分
1.備內容。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傳授多少知識,傳授哪些知識,應安排得恰到好處。這就要求:首先,內容盡量少而精,充實、豐富,有現代氣息與實踐氣息。其次,內容要緊扣教學大綱,不能照本宣科。因此,必須對教材中知識點進行再加工、補充、精選一些教材外的東西。最后,要講解各問題之間的聯系,每堂課都應有具體的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
2.備思路。應明確每節課的講授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應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善于應用。具體來說,思路清晰,是指整個課程有總的思路,每章每節也有思路。重難點突出,即指重難點講授,不是面面俱到的“完美”。
(二)課中講究教學藝術,提高教學質量
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講清、講透教材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出具有扎實的會計基礎知識、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會計應用性人才。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注意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避免模式化,體現多樣化、動態化的教學理念,會計教育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因此,我們可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技能,導入技能、教學語言技能、提問技能、演示技能、講授技能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使學生的能動性和獨立性得以提高。
1.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案例教學被證明是具有卓著成效的。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案例,讓學生分析案例,案例是要說明什么問題,使他們更進一步地提高了對本章節內容的認知能力。
2.互動教學。評價一堂好課,重要的一項是看學生是不是“動”起來了,有沒有體現新課改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生的“動”,并不是被動的“動”,而是主動的“動”。
三、增加課堂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畢業前的綜合實訓打下良好的基礎
職業院校應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充分分析學生的學情,調整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增加《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等專業課程的模擬實訓,將會計理論和會計實驗交叉進行教學,避免了“滿堂灌”和枯燥的理論講解,激發了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興趣。交叉教學突出了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又鞏固了會計理論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