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他們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觀念如何,直接關系著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興衰成敗。有效開展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迫在眉睫。
關鍵詞:大學生;輔導員;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286-01
一、當今大學生的特點
大學生對黨和政府正確的方針政策高度認同,對社會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
二、改善方法及措施
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1.開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動:要密切聯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結合起來,切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與改革。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2.組織全面化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擴大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覆蓋面和廣泛性,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劃和教學大綱,重視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提高社會實踐的質量和效果。
3.建設健康的校園文化。把校園文化建設列入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與學校的發展定位、學科建設和學校特色結合起來,與學校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結合起來,與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積極創造條件建設大學生活動中心,開展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整合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報告會、講座的管理,絕不給錯誤觀點和言論提供傳播渠道。
4.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的專門機構,配備足夠數量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輔導,提高大學生克服困難、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質。
5.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導人、又要關心人、幫助人。要加強管理,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創造條件。要加強對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資助工作,要多方面籌措資金,不斷完善資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包括助學獎學金、勤工助學基金和學費減免等在內的助學體系,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參考文獻:
[1]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