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處理溫度、處理時間、pH、食鹽用量對蔬菜中維生素C(VC)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蔬菜中VC在處理溫度、處理時間、食鹽用量增加的條件下保存率低、不穩定,適當降低pH可提高蔬菜中VC的穩定性。
關鍵詞:維生素C;穩定性;蔬菜;加工條件
中圖分類號:TS2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4-3388-03
維生素C(VC)又名抗壞血酸,是人體需要較多而又容易缺乏的最重要的維生素之一[1]。若缺乏VC,人體易得壞血病,表現為易疲倦、關節疼痛、牙齦出血、發炎、易瘀青、易感染疾病、身體骨骼易損傷且不易愈合等[2]。由于VC在人體內不能合成,所以必須依靠膳食供給,水果蔬菜是人體攝取VC的主要來源,人類膳食中90%以上的VC都來自水果和蔬菜[3]。由于VC內部烯醇結構的存在,使它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遇到氧氣、光、熱等易受破壞[4]。影響蔬菜水果中VC穩定性的因素很多,如采摘時間、貯藏時間和條件、食用前處理、加工方法等[5-9]。因此,研究影響蔬菜水果中VC穩定性的因素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對于果汁飲料中VC的穩定性及在貯藏加工過程中VC含量變化的研究已有報道[10,11],但采用碘量法測定VC含量[12,13],監測影響蔬菜中VC穩定性的因素的研究未見報道。為此,以河南省周口市產出的蔬菜為研究對象,采用直接碘量法測定蔬菜中VC含量,主要研究處理溫度、處理時間、pH和食鹽用量等條件對蔬菜中VC穩定性的影響,為人們在蔬菜合理加工和食用中減少VC的損失提供了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處理溫度對蔬菜中VC穩定性的影響
由圖1可知,在20 ℃到40 ℃時,蔬菜中VC保存率較高,損失不大,當處理溫度繼續增高,在40~60 ℃之間加熱,VC保存率呈加速下降趨勢,蔬菜中VC損失量加大,其主要原因為VC氧化酶在40~60 ℃時活性最強,致使此溫度下VC氧化嚴重,從而保存率快速下降。在60~80 ℃加熱時,蔬菜中VC保存率變化又一次趨于平緩,VC氧化速度在此溫度范圍內對溫度變化不太敏感。當處理溫度高于80 ℃時,蔬菜中VC保存率急劇下降,VC破壞嚴重,當處理溫度達到90 ℃時,所測試蔬菜中VC含量只有原蔬菜中的40%左右,而繼續加熱,蔬菜中VC含量再次變化不大。
2.5 加標回收試驗結果
由表1可知,試驗的相對標準偏差為0.54%,加標回收率為93.6%~105.0%,表明試驗方法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和準確度,用于蔬菜中VC含量的測定是準確可靠的。
3 結論
采用直接碘量法對蔬菜中維生素C(VC)進行定量測定,通過蔬菜中VC含量的加標回收試驗,證明該方法用于蔬菜中VC含量測定結果準確、數據可靠。通過計算出各條件下蔬菜中VC保存率,得出如下結論:①蔬菜中VC在同一溫度下處理不同時間,處理時間越長,VC的破壞程度越大,且處理的最初2 min對VC的穩定性影響比較嚴重。②在加熱蔬菜時,應盡量避開40~60 ℃加熱,因在此溫度下,VC氧化酶活性最強,對VC的破壞力最強。③VC在酸性條件下穩定性明顯高于在堿性條件下。在100 ℃加熱5 min、pH 6時,VC保存率可達80%左右,而pH 8時,VC保存率只有55%左右。④食鹽的加入對蔬菜中VC穩定性也有較大影響,食鹽用量越大,VC保存率越低,VC穩定性也越低。據此,建議蔬菜應加醋、低鹽食用,且能生吃的應生吃,如需烹飪,應先加醋再烹飪,熟后再加少量鹽。
參考文獻:
[1] 焦凌霞,李保國,高愿軍,等.水果加工中熱燙處理對Vc保存率的影響[J].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32(1):42-44.
[2] 王建國,王瑞斌.高錳酸鉀滴定法快速測定蔬菜中抗壞血酸含量[J].食品科學,2008,29(10):471-473.
[3] LEE S K,KADER A A. Preharvest and postharvest factors influencing vitamin C content of horticultural crops[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0,20(3):207-220.
[4] 黃國平,楊曉泉,霍琳琳,等. 飲料加工中Vc的穩定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04(1):64-66.
[5] 李 莉,楊 雷,楊 莉,等. 草莓果實生長發育及主要營養成分變化規律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06,18(2):67-70.
[6] 鄒 波,李竹瑩,劉業海.番茄不同成熟度主要營養成分差異[J].貴州農業科學,1998,26(2):42-43.
[7] 陸道禮,李國文,陳庶來,等.草莓汁加工貯藏過程中維生素C穩定性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4,25(6):121-123.
[8] 楊艷杰,何弘水.不同干燥方法紅棗中維生素C含量測定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42-43.
[9] 楊銘鐸,陳 健,吳瑩瑩,等.食醋對烹調馬鈴薯中VC 穩定性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0,31(19):129-132.
[10] 楊 彬,周裔彬,劉旭光,等.調味飲料中維生素C在加工及貯藏過程中的變化[J].飲料工業,2010,13(9):12-15.
[11] 文 劍,龔樹立,江彩秀,等.維生素C在運動飲料加工及貯藏過程中的變化[J].軟飲料工業,1996(3):12-14.
[1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Z].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13] 庫爾班江,賽麗曼.碘量法測水果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J]. 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