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品種選擇、種薯準備、播種時期、施肥管理、預防早霜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湖北省秋馬鈴薯的高產栽培技術,并強調選用早熟品種、適期帶芽播種是秋馬鈴薯獲得高產的關鍵。
關鍵詞:秋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S532.0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9-4587-02
1 選用早熟品種
正確選用早熟品種是成功種植秋馬鈴薯的關鍵環節。秋馬鈴薯從播種到成熟只有短短3個月時間,一定要選用休眠期短、結薯早、膨大快、優質豐產、抗逆性強、商品度高的早熟品種,以生育期60 d左右的品種為佳,如中薯3號、中薯5號、費烏瑞它、東農303等。
2 備好種薯
3 合理茬口
秋馬鈴薯除不能與茄科作物輪作和間套種外,與玉米、水稻、豆類、油菜等作物和經濟幼林均可組合成高產高效種植模式,但要保證馬鈴薯出苗后有足夠的光照條件和生長空間,切忌遮陰。要求是能滅茬的要及時滅茬,不能滅茬的間套種要間隔50 cm以上。同時種植地要求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排溉方便、耕作層深厚。播種前要精細整地,做到田間無雜草、田平無積水、土細無土塊。
4 科學施肥
5 適期播種
適期播種是決定秋馬鈴薯產量高低的關鍵環節。湖北省的播種適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最佳播期在處暑前后,具體日期須嚴格結合當地當季的天氣,最好趕在結束“秋老虎”天氣的降雨前后播種,以充分利用此次的降水降溫來促進早出苗,為后期生長提供足夠的時間空間。低山河谷地段和偏北區域可視天氣情況適當提前到8月中旬的后期播種。切忌盲目提早或推遲。播種過早,高溫高濕爛種缺苗嚴重;播種過遲,低溫早霜來臨之時薯塊還未完全膨大成熟。播種時盡量選擇陰天,要盡量避開晴天的高溫時段,同時要做到邊播邊蓋,防止太陽暴曬種薯傷芽。
6 保證密度
7 精心田管
1)水分管理。整個生育期保持田間濕潤,特別要做好播后至苗期高溫時段和薯塊膨大期間的水分管理,遇干旱要及時灌水,遇陰雨要清溝排漬。
2)中耕培土。播種后20~30 d即可齊苗。追施提苗肥的同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培土,封行前和薯塊膨大期分別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中耕培土,經過3次培土后壟面高度要達到20 cm。稻草覆蓋的在有機肥蓋嚴種薯的前提下,要保證有10 cm厚的蓋草,以防產生綠皮青薯。
4)病蟲防治。秋馬鈴薯的主要病蟲為青枯病、晚疫病、蚜蟲等。田間發現青枯病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出田外深埋。進入初蕾期時要結合天氣情況交替選用丙森鋅、代森錳鋅等預防晚疫病。當田間出現晚疫病中心病株和蚜蟲等病蟲時,及時選用烯酰嗎啉、霜霉威、霜脲氰和吡蟲啉等進行防治。
5)預防早霜。一旦進入11月就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預防早霜。霜凍來臨之前,可噴施抗凍液、磷酸二氫鉀等;霜凍到達之夜,可田間灌水或葉片撒草木灰或田間熏煙,以防霜凍。
8 適時收獲
11月中下旬正常成熟后即可根據市場需求收挖,也可視天氣情況在田間保鮮延遲到元旦春節期間收獲,以獲得最高產量和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 余貴先,雷昌云,劉克文,等.湖北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成效與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2):483-485.
[2] 余文暢,余貴先,劉云發,等. 無公害馬鈴薯種植技術[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18-120.
[3] 孫慧生.馬鈴薯生產技術百問百答[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157-162.
[4] 余文暢,余貴先,劉克榮,等.湖北省秋馬鈴薯播種時期探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6):3266-3268.
[5] 余文暢,余貴先,陳振華,等.不同施肥種類和水平對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秋馬鈴薯的效果[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6):11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