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土壤養分狀況的溫網室調查方法研究了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海會鎮和永修縣軍山鎮兩地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林土壤養分狀況。結果表明,兩地的油茶林土壤對P、S和K都具有較強的吸附固定能力,而對Mn和Cu的吸附固定能力較弱;軍山油茶林土壤(以下簡稱軍山土)對Zn的吸附固定明顯高于海會油茶林土壤(以下簡稱海會土);對B的吸附只在軍山土中出現。盆栽試驗中養分虧缺順序海會土為Ca、P、N、Mo、K、Mg、Cu、Zn,軍山土為Ca、P、N、K、Mg;Ca、P、N、K、Mg均為兩地油茶林土壤的限制因子;Mo作為海會土中的限制因子,其缺乏程度也較重。實驗室測定結果與盆栽試驗結果有較好的一致性。
關鍵詞: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林;土壤養分;溫網室調查方法;限制因子;九江市
中圖分類號:S794.4;S15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9-4608-03
土壤養分狀況與作物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根據土壤本身養分含量的豐缺程度與土壤對養分的吸附固定能力,統籌考慮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均衡供應進行推薦施肥是高效施肥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應用Porth的修正法——土壤養分狀況的溫網室調查方法[1,2],對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海會鎮和永修縣軍山鎮兩地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林土壤養分狀況及限制因子進行系統研究,旨在探明兩地油茶林土壤養分狀況、限制因子及虧缺程度,為制定最佳施肥方案提供理論依據,從而指導油茶平衡施肥。
1 材料與方法
1.1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常規分析
。
1.2 吸附試驗
根據ASI法確定的各營養元素虧缺臨界值,凡測定值低于3倍臨界值的元素均進行土壤吸附試驗。兩地土樣均進行了P、K、S、B、Fe、Cu、Mn、Zn等的吸附試驗,并作出吸附曲線。
1.3 盆栽試驗
1.3.1 試驗處理的確定 結合土壤常規分析和吸附試驗結果確定最佳處理,其基本原則是保證各營養元素的均衡供應。若土壤中某化學元素含量高于3倍臨界值,在最佳處理(OPT)中不再施加;當低于3倍臨界值時,結合其吸附曲線使其在OPT中的量達到3倍臨界值;從OPT配方中除去或加入某一元素,構成元素的豐缺處理[3-5](表1)。
2 結果與分析
2.1 供試土壤的基本養分狀況
根據ASI法確定各營養元素的虧缺臨界值,各營養元素化學測定值低于3倍臨界值的均可作為缺素對象加以研究。分析結果(表2)表明,兩地土壤的S、Fe和Mn含量都非常豐富,海會土的B含量也相對充足; 其他養分含量均明顯低于虧缺臨界值的3倍。
2.2 吸附試驗結果
土壤對養分的吸附固定能力直接影響著土壤養分肥效的發揮。根據吸附曲線圖(圖1至圖7)可知,兩地的土壤對P、S和 K都具有較強的吸附固定能力;而對Mn和Cu的吸附固定能力較弱;海會土壤對B的吸附成階段性反應,在低濃度0~0.5 μg/mL時土壤不表現對其的吸附能力,隨著B濃度的增加,土壤對B的吸附能力增強,但是由于海會土壤中B的含量充裕,海會土壤盆栽中可不施B。結合吸附特征曲線和化學分析可知,N、K、P、Ca、Mg可能是軍山油茶林土壤的限制因子;N、K、P、Ca、Mg、Zn是海會油茶林土壤的限制因子。
2.3 盆栽試驗結果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海會油茶林土壤主要養分限制因子及其虧缺順序為Ca、P、N、Mo、K、Mg、Cu、Zn;軍山油茶林土壤主要養分限制因子及其虧缺順序為Ca、P、N、K、Mg。海會和軍山兩地土壤缺Ca、P、N的程度均較重,應合理施用,其他營養元素應針對其虧缺狀況及土壤吸附特性進行配合施用;值得注意的是,海會和軍山同屬九江市,雖然兩地都普遍缺乏大、中量元素Ca、P、N、K、Mg,但是它們之間也存在差異,海會油茶林土壤養分中的限制因子表現更為缺乏,微量元素Mo、Cu和Zn也為其限制因子,且Mo缺乏程度較重。在海會和軍山兩地的施肥時應充分考慮各自的養分配比狀況,才能在生產中做到高產優質,同時減少肥料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
應用土壤養分狀況的溫網室調查方法能有效快速地對諸多土壤養分限制因子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同時可確定土壤養分限制因子的缺乏程度,提高試驗準確性,減少盲目性[6-8]。但是,由于存在指示作物對各營養元素需求程度的差異以及種植制度和氣候條件的不同,可能導致分析結果和實際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盆栽試驗仍然需要與田間試驗配合作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加拿大鉀磷研究所北京辦事處.土壤養分狀況系統研究法[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2] 龐寧菊,洪世奇,朱胤椿.土壤養分限制因子的溫網室系統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1994,3(4):58-63.
[3] 胡冬南,郭小敏,劉細燕,等.筍用林土壤養分限制因子的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1,23(1):105-108.
[4] 楊苞梅,林 電,吳多能,等.海南省蕉園燥紅土養分狀況及其限制因子的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 35(10):168-172.
[5] 趙良菊,肖洪浪,劉曉宏,等.甘肅省河西地區灌漠土養分限制因子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3,21(2):50-53.
[6] 劉 平,凃仕華,張仁綏,等.土壤養分系統研究法的改進及應用[J].西南農業學報,2001,14(1):65-69.
[7] 尹力初,羅蘭芳, 彭 宇,等.桑植縣旱地與水田土壤養分限制因子的差異分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36(5):594-597.
[8] 楊 熙,林 電,余 愛,等.海南省主要橡膠園土壤養分限制因子[J].熱帶作物學報,2009,30(12):1747-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