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桃樹(Prunus persica)流膠病是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試驗比較分析了6種不同藥劑處理對桃樹流膠病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丙環唑與代森錳鋅混合使用對流膠病防治效果最好,其次為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相對較弱;在常規藥劑中添加殺蟲劑能夠明顯促進其對流膠病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桃樹(Prunus persica)流膠病;藥劑;防治
中圖分類號:S662.1;S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9-4650-03
桃樹(Prunus persica)流膠病是一種常見的桃樹病害,在我國各桃產區均有發生,在美國、日本等國亦有相關報道[1-3]。該病主要危害桃樹枝干,引起枝干表皮開裂、流膠、干枯,導致樹勢衰弱,果品質量下降,嚴重時甚至整株死亡。流膠病的發生原因一度被認為是由生理因素如凍傷、日灼、機械損傷、修剪過度等引起的[4],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其主要是由葡萄座腔菌屬(Botryos phaeria)真菌侵染引起[5,6]。湖北省地處長江流域中部,流膠病的危害尤其嚴重[3]。為了有效開展桃樹流膠病的化學防治,結合本地生產實際比較分析了幾種不同藥劑涂干對流膠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獲得一種可以有效防治流膠病的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以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水閘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桃樹資源圃作為試驗地。低起壟建園,露地栽培、種植密度為110株/667 m2,果園栽培管理較好。以五年生、樹勢基本一致的油桃作為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中,18%殺蟲雙購自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0%精制敵百蟲粉購自南通江山農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噴克代森錳鋅購自美國仙農有限公司;25%好潔丙環唑乳油購自廣東中訊農科股份有限公司;環保801膠水購自武漢市江夏區金水閘建材市場。
1.2 涂干方案
7種不同的涂干方案:(1)石硫合劑(生石灰3倍稀釋液+石硫合劑50倍稀釋液+801膠水5倍稀釋液);(2)石硫合劑加殺蟲劑(生石灰3倍稀釋液+石硫合劑50倍稀釋液+801膠水5倍稀釋液+18%殺蟲雙600倍稀釋液);(3)波爾多液(硫酸銅10倍稀釋液+生石灰10倍稀釋液+801膠水5倍稀釋液);(4)波爾多液加殺蟲劑(硫酸銅10倍稀釋液+生石灰10倍稀釋液+801膠水5倍稀釋液+90%敵百蟲1 000倍稀釋液);(5)殺菌劑(25%丙環唑2 000倍稀釋液+80%代森錳鋅600倍稀釋液+801膠水5倍稀釋液);(6)殺菌劑加殺蟲劑(25%丙環唑2 000倍稀釋液+80%代森錳鋅600倍稀釋液+801膠水5倍稀釋液+18%殺蟲雙600倍稀釋液);(7)只涂清水作為空白對照。
每個處理各設3次重復(小區),每小區5棵樹,共7個處理、21個小區、105棵樹,小區隨機排列,并掛牌標示。
涂干前先將桃樹主干上的流膠塊刮除,清理掉翹皮、根蘗,然后用軟毛刷蘸涂干劑對樹干進行涂干處理,涂干過程中注意防護,戴好手套,防止涂干劑直接接觸皮膚。
1.3 調查方法
涂干前后,分別參照華中農業大學李國懷教授制定的“桃樹流膠病分級標準”(表1)對不同處理桃樹流膠病的危害情況進行調查,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同處理桃樹的病株率、病情指數,進而計算校正防治效果,并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 DMRT)對各處理的校正防效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以此來評價不同藥劑對流膠病的防治效果。
2 結果與分析
于2012年8月30日,涂干前參照李國懷教授制定的“桃樹流膠病分級標準”對供試桃樹植株流膠病的發病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所有供試植株均不同程度地發生了流膠危害,危害率高達100%。從癥狀表現上看,發病級別為5級的桃樹所占比例最大,達38.1%;其次為發病級別為3級和7級的桃樹,所占比例分別為21.0%、29.5%;發病級別為1級、9級的桃樹所占比例相對較少,分別為3.8%、7.6%,桃園整體病情指數為59.2,危害程度較重。涂干30 d后,流膠病危害程度明顯減輕,發病級別為7級、9級的桃樹所占比例明顯下降,桃園整體病情指數降為37.6,表明涂干藥劑較好的抑制了流膠病的危害。
由表3可知,6個涂干處理桃樹的病情指數較涂干前均有所降低,而對照流膠病的危害程度則呈加重趨勢,表明不同處理的涂干藥劑雖然不能夠完全控制流膠病,但是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流膠病菌的危害;藥劑涂干后,處理2、處理4、處理6桃樹流膠病的病情指數分別為39.3、34.8、20.0,均要低于對應的未添加殺蟲劑的3個處理(處理1、處理3、處理5),表明在常規涂干藥劑中添加殺蟲劑對流膠病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6個不同藥劑處理中,兩個殺菌劑處理(處理5與處理6)對流膠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分別達到63.0%、71.9%;其次為2個波爾多液處理(處理3與處理4),校正防效分別為45.5%、53.3%;2個石硫合劑處理(處理1與處理2)的防治效果則相對較差,校正防效分別只有36.6%、41.9%。
3 小結與討論
流膠病是桃樹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可導致其發生,致病因子復雜,目前尚缺乏一種有效的防治手段[7]。要想有效地控制流膠病,需要結合各產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宜的防治方法,將其損失降至最低。本研究結合本地生產實際比較分析了幾種不同藥劑涂干對流膠病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兩個殺菌劑組合(內含丙環唑與代森錳鋅)對流膠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表3)。丙環唑屬于脫甾醇抑制劑中的三唑類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影響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壞病原菌的細胞膜功能,最終導致細胞死亡,從而起到殺菌防病的作用[8],毒力效果測試表明其對流膠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9]。代森錳鋅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其通過抑制菌體內丙酮酸的氧化來抑制菌體生長,該藥劑已被證明對流膠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9]。本研究將兩種低毒高效的廣譜性殺菌劑混合使用,通過在樹干表面和體內形成一道有效的保護層,抑制流膠病病菌的萌發和侵染,兼具保護和治療的雙重作用。
波爾多液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有效成分為堿式硫酸銅,可以使病菌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抑制菌體的代謝,從而達到殺菌的效果。波爾多液因其殺菌譜廣、持效時間長、不易產生抗藥性的特性而被廣泛使用,潘佑找等[10]將其應用于流膠病的防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兩個波爾多液組合對流膠病的平均校正防效達49.4%,較好地控制了流膠病的危害。
石硫合劑通過滲透、侵蝕病原菌和害蟲的體壁來殺死病蟲害,是一種既能殺菌又能殺蟲的無機硫制劑,在果樹生產上已有一百多年的使用歷史。紀兆林等[9]通過室內毒力測定發現石硫合劑對兩個流膠病菌(B. dothidea LHKB-331和B. obtuse GA-422)的EC50值平均為0.085 3 mg/mL,具有較好的抑菌效果。在本試驗中兩個石硫合劑組合雖然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流膠病菌的危害,但效果并不明顯(表3),如何提高其在田間的防治效果還需進一步試驗。
湖北省武漢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5~22 ℃,適合天牛(Cerambycidae)、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等桃害蟲的繁殖,這些害蟲危害桃樹枝干造成的傷口為流膠病菌的侵入提供了便利,從而加重了流膠病的危害程度。在本試驗中,3個添加殺蟲劑的處理對流膠病的平均校正防效(55.7%)要明顯高于未添加殺蟲劑的處理(48.4%),表明添加殺蟲劑有效降低了天牛、桑白蚧等蛀干性害蟲對桃樹的危害,從而間接地促進了殺菌劑對流膠病的防治效果。
本試驗所采用的6種涂干劑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流膠病的危害,其中以丙環唑、代森錳鋅、殺蟲雙混合使用效果最好。丙環唑與代森錳鋅是兩種低毒高效的廣譜性殺菌劑,對一系列由子囊菌、擔子菌及半知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將其與殺蟲雙混合使用后,兼具抑菌殺蟲的雙重功效,可以考慮在今后的流膠病防治工作中進一步推廣。由于除了病原菌侵染外,其他一些非生物因素如霜害、凍害、灼傷、土壤粘重、機械損傷等也可引起流膠病發生,因此對流膠病的防治不能僅僅局限于單一的化學手段,需要將其與農業防治措施相結合,通過減少流膠病菌侵染和增強桃樹抗病性兩方面入手來控制流膠病。
參考文獻:
[1] WEAVER D J. A gummosis disease of peach trees caused by Botryosphaeria dothidea[J].Phytopathology,1974,64:1429-1432.
[2] AIKO K, KITAIMA H. BLISTER C. A new diease of peach tree[J]. Ann Phytopathol Soc Japan,1970,36(4):260-265.
[3] 王 璠.桃流膠病菌Botryosphaeria spp. 鑒定、分布、遺傳多樣性及PCR快速檢測技術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4] 陳守耀,翟運吾,辛國奇.桃樹流膠病的流膠生理及其防治對策[J].河南農業科學,1989(2):27-28.
[5] 張 勇,李曉軍,曲健祿,等. 山東桃樹流膠病病原菌研究[J].果樹學報,2011,27(6):965-968.
[6] WANG F,ZHAO L, LI G,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otryosphaeria spp. causing gummosis of peach trees i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J]. Plant Disease,2011,95(11):1378-1384.
[7] 李節法,王世平,張才喜.桃樹流膠病的發生和防治新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南方果樹, 2012,41(6):36-40.
[8] 李新杰,劉曉鵬.丙環唑的藥害及其控制對策[J].中國植保導刊,2005,25(12):41-42.
[9] 紀兆林,劉 娟,童蘊慧,等.不同殺菌劑對桃流膠病的毒力測定[J].中國南方果樹,2012,41(4):409-414.
[10] 潘佑找,鄒 松,張鴻明,等.幾種藥劑防治桃樹流膠病藥效試驗[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3,23(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