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簡化的方法對核桃(Juglans rejia L.)青皮中多酚氧化酶(PPO)進行純化,并對其酶學性質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核桃青皮PPO經過丙酮沉淀、金屬螯合親和層析,被純化了1.42倍,回收率為0.21%。以鄰苯二酚為底物,
關鍵詞:核桃青皮;多酚氧化酶(PPO);純化;性質
中圖分類號:S664.1;Q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9-4760-04
核桃(Juglans rejia L.)又名胡桃,系胡桃科核桃屬植物。核桃青皮又被稱為青龍衣,是包裹在核桃外部的一層很厚的綠色果皮[1]。在中醫中用來治療一些皮膚病[2]和胃神經痛[3]。現代該藥材被臨床用于治療胃病[4]、子宮疾病以及白細胞減少[5]等,特別是抗腫瘤的作用比較顯著[6]。其色素水溶性好,安全無毒害,可以用來提取食用色素,且成本也不高[7]。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一種末端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體內的非線粒體中。新鮮水果、蔬菜容易發生褐變,主要和其體內的多酚氧化酶有關。不同來源的PPO分離純化的方法不同。我國的核桃生產量大,核桃青果皮的產生量也大,其作為核桃生產中的副產品[8]大部分都被扔掉,如果能夠加以利用,不僅充分利用了資源,而且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還能夠增加果農的收入。已有研究對核桃青果皮中的胡桃醌進行了研究[9-11]。本試驗對核桃青皮中的PPO進行分離純化以及酶學性質分析,以期為完善PPO分離純化的方法以及核桃青皮的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主要儀器與試劑
1.3 試驗方法
2.2 pH對核桃青皮中PPO活性的影響
2.3 溫度對核桃青皮中PPO活性的影響
2.5 抗壞血酸濃度對核桃青皮中PPO活性的影響
2.6 亞硫酸氫鈉和檸檬酸對核桃青皮中PPO活性的影響
3 結論
參考文獻:
[1] 趙 巖,劉淑萍,呂朝霞.核桃青皮的化學成分與綜合利用[J].農產品加工,2008(11):66-68.
[2] 蔡德海,陳 虹,董小青,等.核桃外皮的抗真菌作用研究[J].武警醫學,2006,17(4):266-268.
[3] 楊金枝,陳錦屏.核桃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J].食品與藥品,2007, 9(4):71-73.
[4] 孫桂君,苑淑莉.青龍衣糖膏治療淺表性胃炎療效觀察[J].中醫藥學報,2002,30(3):16-17.
[5] 孫墨瓏.核桃楸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4,32(3):85-86.
[6] 周媛媛,王 棟.青龍衣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0, 27(2):18-20.
[7] 王全杰,任方萍,高 龍.核桃青皮的綜合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皮革,2010(7):332-335.
[8] OLIVEIRA I, SOUSA A, FERREIRA I C F R, et al. Total phenols, antioxidant potential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walnut (Juglans regia L.) green husk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8,46(7):2326-2331.
[9] 李福榮,王慶國,韓紀舉,等.青龍衣有效成分的初步提取分離及體外抗腫瘤活性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3):608-609.
[10] 張野平,楊志博,景永奎,等.胡桃醌對腫瘤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抗菌作用[J].沈陽藥學院學報,1993,10(4):271-274.
[11] 曲中原,鄒 翔,胡國軍,等.青龍衣中胡桃醌提取工藝研究[J].中醫藥學報,2008,36(4):30-32.
[12] 楊昌鵬,楊 靜,藤田修二.番石榴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純化及其特性研究[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6,32(9):23-27.
[13] 許根俊.酶的作用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14] 張立華,孫曉飛,張艷俠,等.石榴多酚氧化酶的某些特性及其抑制劑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5):216-219.
[15] 何思蓮,劉慧霞,周少基,等.甘蔗多酚氧化酶酶學特性及應用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4(6):827-831.
[16] 楊昌鵬,胡艷妮,陳智理,等.楊桃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純化及其特性研究[J].食品與發酵工業,2010,36(1):34-38.
[17] 徐 芹,喬勇進,方 強,等.碭山酥梨多酚氧化酶酶學特性及抑制效應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8,29(4):74-77.
[18] 趙 立.香蕉皮中多酚氧化酶性質的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12):3117-3119.
[19] 李粉玲,蔡漢權,陳 艷,等.火龍果果肉的酶促褐變及其抑制措施[J].湖北農業科學,2007,46(6):999-1002.
[20] 韓 濤,李麗萍.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抑制及褐變的防治因素[J].北京農學院學報,1999,14(4):88-93.
[21] 李軍蘭,李怡華,趙秋玲,等.雞腿蘑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1):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