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脫毒種薯產業的發展現狀,詳細分析了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脫毒種薯;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532;F30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2-5421-02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因其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營養豐富、產業鏈長、糧菜兼用及綜合加工用途廣泛等特性,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水稻、小麥、玉米的重要農作物之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恩施州)為南方馬鈴薯單、雙季混作區,常年種植面積12萬hm2,也是全國馬鈴薯種植區域布局中自然條件最優越的地區[1]。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馬鈴薯產業迅猛發展,已逐步成為貧困地區科技脫貧和實現農牧業產業化的重要支柱產業,在農業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外,橫貫恩施州的滬蓉高速公路已于2010年初完工,宜萬鐵路也于2011年初竣工,兩路的貫通對恩施州馬鈴薯的品種選育及脫毒馬鈴薯品種推廣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和廣闊的前景。
1 恩施州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化發展現狀
1.1 生態條件適宜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地處云貴高原,東延武陵山脈與大巴山之間,面積2.4萬km2,具有中國西南單、雙混作區典型的地理和氣候特點。恩施州屬中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濕潤氣候,氣候類型多樣,且為隨海拔高度變化呈明顯垂直分布的生態小氣候。耕地土壤類型多為酸性土壤,適宜馬鈴薯生長,且自然肥源豐富,加之海拔高、氣候冷涼、風速大、蚜蟲少、自然隔離條件好,非常適合馬鈴薯的生長。
1.2 科技支撐力量雄厚
湖北省恩施州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馬鈴薯的科研工作[2],在馬鈴薯種質資源的搜集整理、抗源材料的篩選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品種選育上優勢明顯,目標明確,成效顯著[3];對馬鈴薯栽培技術和病害防治有良好的研究基礎;馬鈴薯脫毒快繁技術成熟,在組織培養、快繁技術、快繁體系建設及種薯生理研究方面處在全國先進水平,為新品種的快速推廣奠定了基礎;通過多年的建設,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的科研基礎條件逐步達到全國同行前列,使恩施州薯類科技領先和特色資源得到顯現;堅持科研促產業、產業促科研、產業出效益的產業化發展之路,著重抓好馬鈴薯新品種的產業化開發。
1.3 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馬鈴薯產業作為這一地區的優勢產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一是對于發展湖北省及西南地區最貧困地區的經濟,提高最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馬鈴薯作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主要作物,發展馬鈴薯產業是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探索;三是山區農民自力更生穩定解決溫飽的現實選擇。
2 恩施州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脫毒種薯質量監督檢測體系不健全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恩施州的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對真正意義上的脫毒種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中國目前設立的兩個農業部脫毒馬鈴薯種薯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均地處北方。在湖北省及中國西南山區等很多地區雖有國家種薯質量標準,但還沒有真正按標準執行的機構,種薯的生產和消費市場混亂,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馬鈴薯種薯質量監督檢測機構為其服務,使恩施州的馬鈴薯生產整體水平較低,馬鈴薯種薯市場普遍存在品種混雜、質量參差不齊、產品安全性沒有保障等現象。
2.2 種薯生產無序,經營混亂
中國西南山區地域遼闊,氣候條件、地理狀況復雜多樣,有許多非常適宜馬鈴薯種植的地區,但馬鈴薯產業發展卻不盡如人意。在種薯生產和種薯銷售上,西南山區基本處于一種自發的無序狀態,沒有權威部門組織、管理和協調馬鈴薯生產、銷售,種薯質量差異大。馬鈴薯種薯生產體系不規范,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和質量監督檢測的觀念還沒有在人們的思維中建立起來,以商品薯替代種薯的現象比較普遍,農民和企業主自留種病害嚴重,加上缺乏必要的質量監督管理,使馬鈴薯種薯和商品薯質量和產量下降,農民種植效益較低。
2.3 脫毒種薯推廣緩慢
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普及率不到30%,種植面積小[4]。在加工增值的過程中存在著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慢的問題,且從事馬鈴薯脫毒種薯開發的龍頭企業少。長期以來中國南方馬鈴薯脫毒種薯的研究、生產和推廣多由選育品種的科研單位獨自承擔,受資金、經營方面人才等限制,推廣體系不健全,輻射面窄,好的品種、技術推廣速度慢,增值率低,效益不高,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沒有引起具有經濟和技術實力的龍頭企業的高度重視。
3 恩施州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化發展對策
3.1 加強組織領導,優化資源配置
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優化資源配置、合理使用行政資源來促進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發展。一是配置好自然資源。對適合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各種自然資源進行科學規劃和配置,根據恩施州各地區不同情況發展不同優良品種。二是配置好行政資源。從轉變觀念、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和制度創新入手,調動一切行政資源,全力搞好服務,促使馬鈴薯產業發展。三是培植好社會資源。主動融入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配置國內優勢要素為我所用,借助外力將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做大做強。政府可以制定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例如財稅優惠、土地優惠、人才引進等方面,以吸引外地投資,促進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的發展。
3.2 加強脫毒種薯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設
制定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體系建設規劃,支持脫毒種薯繁育機構完善設施、提高生產能力,本著最適區域、最近運距的原則建立原原種、原種和合格種薯三級種薯繁育基地,保證繁育質量,逐步擴大基地規模[5]。進一步建立健全馬鈴薯脫毒種薯質量監督檢測體系,為恩施州馬鈴薯種薯市場安全準入、優質馬鈴薯種薯生產提供依據,逐步實施脫毒種薯的強制質量檢驗、標簽化管理及經營單位資格認證制度,保證脫毒種薯的質量[6]。根據市場需求和標準的逐步完善,從產品的安全性考慮,要從產品源頭開始監控,將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因子納入中心檢測范圍。對產地的環境安全質量和生產狀態也要進行全面的檢驗和評價,對馬鈴薯加工類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檢驗,經檢驗合格的種薯頒發相應級別的種薯合格證,不合格的進行降級或淘汰處理。
3.3 加強良種工程建設
建議進一步加強馬鈴薯優勢區域布局規劃,打破傳統的行政界限,整合優勢科研資源,充分利用南方冬閑田和光熱資源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重點支持南方建立規模化的原種和良種繁育基地,形成西南山區馬鈴薯脫毒種薯繁供網絡,使其為大西南的馬鈴薯生產發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鼓勵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創新脫毒種薯生產栽培技術,縮短原種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讓脫毒種薯盡快覆蓋千家萬戶。
3.4 加強精深加工業發展
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大力支持馬鈴薯加工業的發展和鮮薯的銷售,只有加工業發展起來了才能找到馬鈴薯的出路,從而為馬鈴薯產業鏈的有序發展提供后期保障。要以企業為主體,加強政策扶持,分產業建立精深加工研發中心,鼓勵企業建立自主研發中心;要加強對重點龍頭企業的培育,對重點龍頭企業引進精深加工的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在財政扶持、金融貸款、項目投入上予以重點傾斜。
3.5 加強品牌培育和利益聯結
按照科學化布局、集約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的總體思路,在基地建設、種薯生產、精深加工、流通體系、品牌營銷等方面多下功夫。在恩施州范圍內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規范化合作社、特色產業行業協會的建設,提升合作社和行業協會的帶動能力,形成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的快速發展。
3.6 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
各地要加大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舉辦科技知識培訓班和現場觀摩會,適時地進行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印發宣傳資料,重點開展馬鈴薯栽培技術、脫毒種薯擴繁應用技術和病蟲害防控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和企業使用脫毒種薯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 李衛東,劉介民,王黎明,等. 恩施州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 中國馬鈴薯,2005,19(3):185-186.
[2] 劉喜才,張麗娟,孫邦升,等.馬鈴薯種質資源研究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馬鈴薯,2007,21(1):39-41.
[3] 鄭小江,李求文.恩施州選育并經審(認)定的馬鈴薯品種[J].湖北農業科學,2002,41(5):55-56.
[4] 郭光耀,薛仁梅.恩施山區馬鈴薯產業發展問題及建議[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2):2392-2393,2397.
[5] 顏 謙,顏 艷,黃 萍,等. 貴州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12):10-12.
[6] 劉亞武,李國旗.寧夏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9):227-229.
(責任編輯 呂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