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評價貴州止瀉草藥對仔豬腹瀉的預防效果,選取對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抑菌效果好的2個配方(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拳參),各設1%、2%和3% 3個劑量處理,與對照(抗生素)和對照(空白)比較,飼喂患腹瀉的斷奶仔豬進行防治試驗,試驗期為36 d。經協方差分析,調整為初始重一致的試驗結果后,再用模糊評分法對結束重、凈增重、增重率、料肉比、生產每千克肉的飼料成本和腹瀉頻率進行綜合評價。協方差分析結果為:除在飼料中添加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外,其他組間止瀉效果無顯著差異(P>0.05),以拳參1%和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處理止瀉效果為佳。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凈增重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綜合評定結果表明,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拳參1%和拳參3%處理均優于2個對照。
關鍵詞:止瀉草藥;仔豬腹瀉;預防劑量;協方差分析;模糊評分法;貴州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2-5535-04
豬的腹瀉主要在仔豬階段發生,目前治療腹瀉通常使用抗生素,造成食品安全隱患。草藥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某些草藥有良好的適口性,可增進食欲,補充營養物質,促進代謝和生長,提高豬肉的產量、質量、生豬免疫功能和飼料利用效率,與西藥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1]。中草藥作為綠色飼料添加劑,兼有營養和藥用雙重作用。用于畜禽日糧中能夠達到預防疾病、加速生長、提高生產性能和改善畜禽產品質量的作用[2]。飼糧中添加適量的中草藥添加劑可改善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并有抗腹瀉效果[3]。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添加量為0.50%時,腹瀉率降低77.11%[4]。經篩選,發現貴州省止瀉效果明顯的草藥隸屬15科22種。如果在飼料中直接加入新鮮或風干的止瀉草藥能有效預防腹瀉,又不降低仔豬生產性能,則可明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促進無抗豬生產。目前公開的止瀉草藥配方其配伍復雜,有的多達30余味,對應用者推廣難度大,成本高。腹瀉較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引起的黃痢和白痢。通過8種常見貴州止瀉草藥天青地白、萬年蕎、多葉勾兒茶、一枝黃花、金絲桃、地榆、老鸛草、朱砂蓮及其配方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魏氏梭菌的藥敏試驗,選取抑菌效果最好的2種簡易配方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和拳參按不同劑量添加在飼料中飼養斷奶仔豬,以期篩選出效果明顯的中草藥及其配方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中草藥采集、配制
在當地采集22種草藥:鬼針草(Bidens pilosa L.)、黃岑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雞屎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三棵針(Berberis wilsonae Hemsl.)、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車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天青地白(Potentilla chinensis Ser.)、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 ex Laws)[5]、一枝黃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金絲桃(Hypericum monogymum L.)[6]、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老鸛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萬年蕎(Rhizoma Fagopyri Cymosi)、朱砂蓮(Aristolochia cinnabaria C. Y. Cheng,mss.)、仙鸛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魚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赤水黃岑(Scutellaria chihshuiensis C.Y.Wu et H.W.Li)[7]、遍地金[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ex Wight et Arn.(H.delavayi R.eller)][6]、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hilcox][8]、馬鞭草(Herba Verbenae Officinalis)、拳參(Polygonum bistorta L.),篩選出8種草藥(天青地白、萬年蕎、多葉勾兒茶、一枝黃花、金絲桃、地榆、老鸛草、拳參)組成18個配方,其中單方8種,復方主要有①天青地白+多葉勾兒茶;②萬年蕎+地榆;③一枝黃花+地榆+天青地白;④一枝黃花+金絲桃+天青地白;⑤一枝黃花+地榆+天青地白+多葉勾兒茶+金絲桃+萬年蕎。每個配方稱取100 g,加水淹沒藥物,煎沸30 min,濾出藥液待用。
1.2 抑菌試驗
魏氏梭菌C型,C59-14,購自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菌種室。大腸桿菌及沙門氏菌,由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重大疫病監察室分離、鑒定。將純化培養了的大腸桿菌接種在普通肉湯培養基中,37 ℃恒溫培養6 h,將菌液做1∶10 000倍稀釋,作為原液用(工作菌液)。
采用藥液按倍比稀釋方法進行試驗,即取10只試管,每只試管中加入1 mL工作菌液,在第一管中加入1 mL中藥煎熬液,然后按倍比方法稀釋藥液,即1∶2、1∶4......稀釋后,將試管置于恒溫箱中, 37 ℃培養13~18 h,取出,再將培養物接種于普通培養基上,37 ℃恒溫培養24 h,觀察培養情況。
1.3 仔豬腹瀉預防試驗
選取某豬場患腹瀉病“杜×長×大”三元雜交斷奶仔豬48頭做防治試驗,隨機分成8組。經臨床診斷與病原分離鑒定,該豬場腹瀉病主要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魏氏梭菌混合感染。選取2個抑菌效果好且易栽培的配方(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拳參),每個配方取3個劑量(風干質量占飼料的比例為1%、2%、3%),每個配方按不同劑量各為1組。另設2個對照組:對照(抗生素)和對照(空白),形成6個試驗組和2個對照組,每組6頭。在飼料中加入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讓豬出現腹瀉經治愈消除腹瀉后開始飼養試驗,飼養期36 d。喂料時記錄豬腹瀉和表現狀況。單一評價某個指標存在的片面性,在有效預防腹瀉前提下,且不影響仔豬生產性能才有適用性,故需綜合評價。由于仔豬初始重不盡相同,為降低試驗誤差,經協方差分析,將初始重設為協變量對所有試驗結果調整后進行比較,再用模糊評分法,對結束重、凈增重、增重率、料肉比、生長每千克肉的飼料成本和腹瀉頻率共6項指標綜合評價。模糊評分法步驟是:將單項性狀指標值按優劣順序排出名次并評分。設有n個組,對某一性狀指標最優的組排第1名,評n分,依次排下去,最差的組排第n名,評1分(并列的除外)。若第i個組、第j個指標評分為qij分,則第i個組的綜合評價值為Qi=∑λj×qij(i=l…2…,n),其中λj是第j個指標的權重,根據實際生產中的重要性設定。Qi值越大,組越優[1]。
2 結果與分析
2.1 配方的不同抑菌效果
試驗結果表明,單方多葉勾兒茶、地榆、拳參和復方天青地白+多葉勾兒茶與萬年蕎+地榆對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單方天青地白、多葉勾兒茶、金絲桃、地榆、老鸛草和復方天青地白+多葉勾兒茶與萬年蕎+地榆對沙門氏菌有抑菌作用。單方金絲桃對魏氏梭菌有抑菌作用。
2.2 不同配方和劑量對腹瀉的影響
協方差分析表明(表1),在腹瀉頻率方面,拳參1%顯著低于對照(空白)和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P<0.05),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組的腹瀉頻率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因此,除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外,其他試驗組與對照(空白)相比都具有顯著止瀉效果(P>0.05)。以拳參1%和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止瀉效果為佳。
2.3 不同配方和劑量對生產性能的影響
協方差分析表明,在結束重方面,拳參3%、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1%均高于對照(抗生素),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其他組間無顯著差異。在凈增重方面,拳參3%、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1%均高于對照(抗生素),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其他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在增重率方面,拳參3%、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1%均高于對照(抗生素),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明顯低于其他組(P<0.05),其他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綜上所述,拳參3%、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1%的增重效果高于對照(抗生素),除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增重效果差之外(P<0.05),其他配方和劑量都不影響增重(P>0.05)。拳參3%、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1%的結束重、凈增重和增重率均高于對照,能促進仔豬生長和增重。在料肉比方面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拳參2%、拳參3%和拳參1%均顯著優于2個對照(P<0.05),以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最節約飼料。添加止瀉草藥會增加飼料成本,所以比較生產1 kg肉的飼料成本更能說明問題,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2%組生長1 kg肉的成本均低于2個對照,最高的是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2%在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降低飼料成本方面突出。參見表1和表2。
2.4 綜合評判結果
模糊評分法綜合評價結果為: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拳參1%和拳參3%均優于2個對照,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最差。參見表2和表3。
3 小結與討論
除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外,其他組與對照(空白)相比止瀉效果顯著(P>0.05),以拳參1%和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止瀉效果為佳;除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3%凈增重效果差之外(P<0.05),其他配方和劑量都不影響增重效果(P>0.05);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和拳參2%在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降低飼料成本方面突出;綜合6項指標評定表明,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拳參1%和拳3%均優于2個對照,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2%、多葉勾兒茶+天青地白1%、拳參1%可在生產中應用。
由于初始重不一致,直接對觀測數據比較與協方差分析差異較大,應進一步考慮初始重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梁應林,李鐵寶,張定紅,等.止瀉草藥預防仔豬腹瀉及對生產性能的影響[J].畜禽業,2012(5):26-28.
[2] 李海基.中草藥添加劑對斷奶仔豬防腹瀉促生長的效果試驗[J]. 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09(5):40-41.
[3] 丁月云,張陳華.中草藥添加劑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及腹瀉的影響[J]. 貴州農業科學,2011,39(3):159-162.
[4] 劉向安,鄺聲耀,白國勇,等.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防治斷奶仔豬腹瀉及對生長性能的影響[J].四川畜牧獸醫,2011(11):32-34.
[5] 孫慶文,何順志.貴州大戟科、鼠李科等四個科藥用植物資源的研究[J]. 貴州科學,2005,23(4):24.
[6] 黃 敏,陳龍珠,胡劍波,等.貴州金絲桃屬藥用植物種類與分布[J].中國中藥雜志,2000,25(8):459.
[7] 徐文芬,何順志.貴州唇形科、苦苣苔科藥用植物資源的調查研究[J].貴州科學,2005,23(4):49.
[8] 徐文芬,王朝紅,何順志.貴州馬鞭草科、玄參科及爵床科藥用植物資源的調查與增補[J].貴州科學,2005,23(4):45.
(責任編輯 程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