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社團是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大學生有著重要影響。通過對杭州市高校的問卷調查,了解了高校社團組織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通過整理調查結果,分析問題成因,提出了將社團與大學生培養體系相結合的創新培養模式,從而提高大學生受益度,促進高校社團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社團組織;受益度評價;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0-0087-02
高校社團是由具有某些方面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自發組成的群眾性組織,它是大學生自己的文化,是融合了他們所感知的一切文化層面繼而通過自身的理解和提煉,創造出來的以各種表現形式體現出來的具有校園特色的文化。正因為高校社團具有多樣化、普及化、規范化和社會化等特點,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它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實踐平臺,也有利于大學生在畢業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研究高校社團的發展現狀、社團組織對大學生受益度評價及其發展方向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進行調研,在調查樣本的選取上,綜合資金、時間、精力等各方面因素。筆者選定的研究對象為浙江大學及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各高校,包括中國計量學院、浙江財經學院、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本次調研以中國計量學院為主,以杭州市各高校全體在校本科生為總體,采取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調查對象。本次問卷調查實際發放問卷共1 000份,經過審核,回收有效問卷972份,有效回收率為97.2%。
一、當前高校社團組織發展現狀
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文化需求、行為方式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促使了高校學生社團類型由原來單一的興趣小組轉向公益服務、實用類等多類別相結合的社團。目前高校社團按照社團活動內容和功能大致可分為文學藝術類、知識學術類、專業技能類、社會公益類和體育競技類。大學社團從組織形式、活動方式看,具有自主性、自發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從管理模式、活動內容看,學生社團表現為多種管理模式和多種價值取向并存;從運作方式看,學生社團由學校單一的劃撥資金的方式,轉變到多元化、多渠道等籌集資金的方式。而對于社團,社團活動是其核心內容,大部分的校園文化活動都由學生自行組織,由于學生生活閱歷淺、思想單純,常常導致大學文化的封閉和落后。經濟全球化帶來了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開放,更為大學生走出校園提供了契機。大學生走出校園,到社會的熔爐里去鍛煉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加快了社團的社會化進程。
二、當前高校社團組織存在的四大瓶頸
通過本次調研,筆者發現了社團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瓶頸,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活動參與度瓶頸
據調查顯示,76.52%的學生認為大學里有必要參加社團活動,而11.34%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并且高年級學生參與社團的積極性不及低年級學生。另一個現象就是,即使有些會員交了會費,其參加社團活動的積極性也不高。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是社團組織結構日趨行政化,沒有為會員營造良好的交流平臺;二是對于廣大同學來說,社團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缺乏吸引力和影響力,活動內容和形式缺乏創意,活動成效極其有限,會員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很好的調動,雖然新學期開始社團積極納新,同學們憑借一腔激情積極參與,社團組織的活動也很頻繁,但不久就出現了會員積極性遞減,活動也日益減少等問題。
(二)可持續發展戰略瓶頸
學生成立社團的動機有很多種,其中有的社團是根據某些學生的特長和愛好組建起來的,缺乏長遠規劃,沒有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吸取教訓并形成資料和活動檔案。而且活動的周期非常短暫,不能形成規模且產生長遠的影響。很多社團沒有自己的品牌活動和活動計劃,內容和形式隨意性強,缺乏新意和針對性,不能吸引學生,因而凝聚力不夠,影響力也不大。
(三)活動經費瓶頸
經費緊缺是當前高校社團普遍存在的現象,據調查,大部分社團的經費主要來自會員交納的會費,另一個經費來源就是靠社團外聯部拉的贊助,但拉贊助并非易事,即使拉到,也是少之甚少,不足以支撐整個活動。因此,經費問題是高校社團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監管和指導瓶頸
目前,對于有些高校,對社團有效的考核、監督、普及、注銷和獎勵工作還沒有規范化,盡管大部分社團都擁有自己的指導老師,但沒有充分調動指導老師的積極性,從而對社團活動提出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參與度方面
通過對社團的參與度方面的調查分析,筆者得出如下主要結論:首先,女生對社團的參與度高于男生,且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對社團的參與度逐漸降低;其次,理工科類的學生對社團的參與度低于文科類的學生;另外,知識學術類和社會公益類的社團參與度較高,體育競技類社團參與度最低。無論是哪所學校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社團吸引學生的元素中創新性穩居榜首占42.31%,實踐性與娛樂性對學生的吸引力分別占35.43%和34.89%。
(二)評價度方面
在所有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如63.43%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在社團比較重視對社員的培養,但也有10.21%的同學認為社團對社員不重視,收完會費后就不再理睬。而社員對社團活動現狀評價度不高的原因在于社團缺乏新穎的活動,開展的活動不是單調乏味,就是活動較多但卻形式單一,無法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興趣。
(三)受益度方面
人們常說參加社團活動對于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培養都有重要作用,那么對于參加社團的社員來說,他們是否都在社團中有所收獲呢?加入社團的目的是否達到了呢?筆者通過對浙江大學及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各高校,包括中國計量學院、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財經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調查發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參加社團的目的達到程度最高,其次是中國計量學院。
據6所高校的調查數據顯示,91.34%的學生認為社團對于其人際交往能力有所幫助,但也有8.66%認為毫無幫助。就總體比例看,可以說明社團在提高學生交際溝通能力方面是有所幫助的。同時,高達45.83%的學生認為社團對于其專業學術知識的增強基本沒有幫助,只有15.05%的同學認為很有幫助。其原因是現今的社團中學術知識類的社團較少,而社團大都以娛樂和愛好為主,對于專業知識的涉及較少所致。另外,40.31%的同學都認為參加社團對他們以后找工作比較有幫助,35.67%的認為參加社團可以幫助豐富他們的個人簡歷,9.76%的同學認為可以通過社團鍛煉自己,豐富經驗。
四、對高校社團組織發展的策略分析
以上調查反饋結果表明,大學社團對提升大學生的社交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作為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大高校都引起了廣乏關注,不少學校通過開展各類課程、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筆者認為,這樣的培養方式只注重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訓練,很難達到既定目的,而社團活動恰好能彌補這一不足。將社團組織與大學生人才培養體系相結合,以社團組織作為一種新型培養方式納入大學生培養計劃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在促使社團組織長足健康發展的同時增強人才培養效果。
以社團組織與人才培養體系相結合的創新培養模式,從幫助培養大學生良好溝通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完善道德素養、培育創新意識、完善知識結構及專業技術水平等方面入手推動大學生社團發展,要求各類社團結合自身特點及培養計劃的內容制定社團發展戰略,開展社團活動,促使社團實現品牌化、專業化發展,解決社團可持續發展瓶頸。此外,校方的介入可規范、引導社團組織,解決社團的監管與指導問題的同時也緩解了社團的經費壓力。社團活動的多樣化與培養體系相融合,使得社團兼具娛樂性及培養性,也勢必會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及受益度。此模式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團組織的四大發展瓶頸,還能輔助高校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幫助學生進入社會順利轉換角色。
結束語
筆者通過這次詳盡深入的實踐調研,從大學生參與度、評價度和受益度三方面分析了當前高校社團組織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社團活動參與度不高”、“社團發展缺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社團活動經費緊缺”和“社團缺乏有效的監管和指導”等問題,并根據調查結果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筆者又根據訪談結果及其他參考文獻突出指明了高校社團組織的發展方向,并針對調查結果提出了將社團組織與大學生培養體系相結合的創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唐衛民,陳丹.高校學生社團發展與管理對策[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
[2] 蔣嬌龍.高校學生社團特點分析與發展對策[J].中華文化論壇,2009,(7).
[責任編輯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