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逆反心理作為一種特殊心理現象,在青年官兵成長階段經常發生。其負效應嚴重影響基層部隊管理教育的效果。唯有準確地了解其產生的原因,并科學地加以疏導和調適,才能保證經常性管理和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成效。
關鍵詞:青年官兵;逆反心理;疏導;調適
中圖分類號:F24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0-0095-02
一、青年官兵逆反心理的成因
青年官兵在社會化教育過程中,由于個體受教育的環境不同、受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不一等原因,造成了個體的認知態度復雜多樣,表現出來的逆反心理也各不相同,既有盲目自發的與感性經驗相對應,與偏激、對抗、反控制相聯系的負向逆反,也有自覺探索、深思熟慮的與求異思維和與對比聯想相連結的正向逆反。究其逆反心理形成原因,不外乎主客觀兩個方面。
1.內部心理沖突是青年官兵產生逆反心理的主觀原因。青年官兵進入部隊后,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告別中學時代家庭“襁褓”式呵護后,“成人感”和獨立意識增強。這種獨立意識又容易激發其自尊心、好勝心。但由于軍隊特殊要求,決定了他們的心理-行為模式,必須以集體為中心,以服從為先導。如果此時管理教育者不能正視這一方面的問題,對其出現的獨立意識估計不足,就有可能使其內部心理沖突激化,造成你認為他不服從命令、不聽從管理,他認為你不重視他、不尊重他。這種心理的差距是造成青年官兵產生逆反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青年官兵隨著對部隊了解的增多、認知經驗的增加、認知方式的發展,他們開始對管理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教育者教育的內容喜歡用自己的觀點來評判,對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也喜歡用自己的眼光來審視。他們時常會提出一些與教育者不同甚至相反的觀點和設想,如果教育者不能正確地引導,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你越是禁止的事,他越是要做,越是不讓其接觸的東西,他越想接觸,尤其是對于那些明文禁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加急切。這種綜合的內部心理因素影響是造成青年官兵產生逆反心理的又一重要原因。再之,青年官兵在認知發展上還很不成熟,還不善于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和分析問題,認知的偏差比較大,容量出現偏激、固執、走極端現象。他們又不善于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特別是當其受到挫折后,就顯得意志不夠堅強,對教育者的幫助有可能持敵對態度,甚至還會將教育者的勸說看成是對自己的嘲弄,是對自己自尊的傷害。這種由于認知水平偏差影響形成的心理沖突,也是造成青年官兵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2.外部環境和教育情境的變化是青年官兵產生逆反心理的客觀原因。引起青年官兵心理變化的外部環境和教育情境剌激很多。首先是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當今的青年官兵都成長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一方面,市場經濟的平等觀念、民主意識、務實精神、效益觀念等對其心理健康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又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還很不成熟,特別是在我們引進西方先進管理經驗的同時一些資產階級腐朽思想也趁機混入,不少封建剝削階級意識形態也有所抬頭,客觀上給青年士兵成長過程中的認識活動增加困難。如有的青年官兵把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看成是沒有個性的表現;把尊重領導當做“溜須拍馬”;把任勞任怨當做是“傻瓜”等。這些超出青年官兵個人認識問題的資產階級和封建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的影響,是造成他們產生逆反心理的一個不容忽視原因。其次,我們在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教育要求不切實際,脫離青年官兵的需要;管理教育者處理問題方式不當,觸犯青年士兵的個性;末經深思熟慮就采取過激行動,挫傷其自尊心;管理教育方法手段不合理,使其產生厭煩情緒;特別是管理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沒有威信等都是造成青年官兵產生逆反心理產生的直接原因。再次,家庭和社會一些不良影響也是造成青年官兵產生逆反心理和重要原因。如家庭突發事件可能給青年士兵心理造成創傷;得不到家庭的幫助和鼓勵,也會使青年士兵產生失落感;家庭破裂會造成青年官兵孤僻、自卑心理。此外,社會上不正之風、腐敗現象,以及在其追求進步過程中遇到的不公平、不公正的事件都可能導致青年官兵產生極端的逆反心態。
二、青年官兵逆反心理負效應對基層部隊教育管理的影響
1.逆反心理不確定的外顯特征影響著部隊教育管理的有效開展。基層部隊教育管理內容和方法,是依據上級的要求及教育管理對象行為規律而制定的。但產生逆反心理的青年官兵,心理常常處于一種不規則的紊亂狀態,有的對教育本身抵制排斥,與之對立;有的則是對教育者抱有偏見、敵意,與之對抗;還有的對教育內容懷疑反感,與之抵觸。這些都使教育者無法尋找一個共性的交流的突破口,難以與他們一一產生思想或感情上的共鳴,影響教育管理的效果。
2.逆反心理的發散效應削弱了基層部隊集體的凝聚力。產生逆反心理的青年官兵往往會在非常態的自我表現意識驅使下,為避免陷入孤立狀態,自發產生一種尋求社會支持的愿望,并努力尋找證據來為自己逆反心理尋求合理的解釋。其詭辯行為,有時能迎合部分人的心理,客觀上造成逆反心理的擴散,從而形成了一個不可低估的“逆反群體”。這種由逆反心理發散效應引起的離心力,不僅嚴重地削弱基層部隊集體的凝聚力,而且還會產生與教育管理目標背道而馳現象,形成常見的那種你不說我還慢慢干,你一說我就偏不干的怪現象發生。
3.逆反心理的對抗特征影響青年官兵與干部之間的團結。青年官兵一旦產生逆反心理后,就會對管理教育者存有疑懼和不信任感,常常會認為管理教育者的言行是和自己過不去,從情感和行為上與其對抗。教育管理者對其善意的幫助,他會認為是對其圖謀不軌;真誠的表揚,他認為是對自己的嘲笑;嚴肅的批評,又認為是對他有意的懲罰。
三、青年官兵逆反心理疏導與調適
1.創造良好的管理教育情境是疏導調適的基礎。逆反心理的產生是在特定情境下發生的,營造一個有利于青年官兵思想情感和心理向積極方向發展的情境,是疏導和調適的基礎。為此,管理教育者首先要著力于創造一個積極上進、民主風氣濃厚、官兵關系融洽、戰友間團結友愛的集體氛圍;其次,積極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創造條件,給予青年官兵展示和發展個人品德和才能的機會,激發其要求進步的愿望,并通過健康有益的活動滿足其獲得友誼、受到重視等心理需求;最后,還要注意有針對性地為產生逆反心理青年官兵個體創造良好的個別教育情境。在實踐中,不少單位依據其個體特長,大膽委以重任,給予充分信任,調動其內在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作用;還有的單位通過人員調整等方法改善其不良處境,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2.積極運用逆反心理正效應是疏導調適的重要手段。青年官兵的逆反心理有著二重屬性,在影響基層部隊管理教育效果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積極意義。心理學研究表明,逆反心理是逆向思維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具有一定合理因素的特殊心理現象。積極的逆反心理在思維方式上,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特點,與求異思維相聯系。而求異和思辨又是創造的源頭,是人類探索末知世界不可 少的重要因素。正確對待積極的逆反心理,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和價值,引導其向創造性思維的方向轉化和發展是疏導和調適青年官兵逆反心理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我們要注重大膽運用逆向思維,通過逆向論證,提高青年官兵對錯誤思想的鑒別力。在管理教育中,啟發他們對不理解的認知信息或客觀事物進行多角度的反復思考,提倡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但應該注意的是由于部隊的特殊要求,我們在積極運用逆反心理正效應的同時,應努力避免淡化軍人服從意識現象發生。
3.提高青年官兵耐挫能力是疏導調適的重要一環。挫折是個體從事某種有目的活動時遇到的障礙和干擾使其愿望不能實現、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產生的焦慮反應和情緒體驗。青年官兵大多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對末來有著美好憧憬。但挫折是每一個青年人揚帆遠行征時不可逾越的障礙。據我們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青年官兵逆反心理的產生都是由于自身的愿望得不到實現,又不能正確地進行歸因而造成的,他們常常錯誤地將愿望不能實現歸結為環境惡劣,機會不好,運氣不佳,還有的甚至將其歸結為領導不支持、同學不幫助、家庭不關心等。這種歸因上的偏見極易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相容,進而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
所以,著力培養青年官兵的耐挫能力,幫助其正確認識自己,進行合理的歸因,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心態調節能力是疏導青年官兵逆反心理的重要一環。如我們在實踐中,采取的用心理換位法幫助他們理解別人的心情,減少對他人的責怪和埋怨;用自我激勵法來振奮精神,樹立自信;用情境轉移法,減輕遇到挫折后心理壓力;用渲泄法,降低遇挫后心理的痛苦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注重青年官兵心理變化努力控制逆反心理是疏導調適的重點工作。要防止和克服青年官兵出現消極的逆反心理,作為基層部隊管理教育者,就必須及時掌握其心理變化,捕捉最佳教育時機,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德。
一般來講,青年官兵由于其成長環境不同,對外界的剌激表現程度也不一樣,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也各有差異。對此,管理教育者首先要熟悉管理教育對象的心理變化情況,如能在其自尊心受到傷害而又想自強,個人努力受挫而又不甘消沉,犯有過失而感到自責時,加以及時的引導,就可能防止其逆反心理產生。其次,管理教育者要樹立一個良好的管理教育心態。要關心每一個管理教育對象,遇到不服從管理和教育的情況,要理智地進行冷處理,切記不能以勢壓人、以權整人,更不能無限地上綱上線、擴大問題。對他們一時想不通、弄不懂的問題和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反復,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要根據青年官兵個體的實際情況,因人因時因地地運用說服、榜樣、道德評價等方法進行正面引導,重在提高他們的覺悟和認識。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積極因素,采取多種手段強化其優點和長處,增強其自信心。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融洽管理教育者與管理教育對象的關系,縮短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最后,還應該特別注意的是,管理教育者的公正善良的心理、富有熱情的笑臉、開明豁達的胸懷、風趣幽默語言,對控制青年官兵逆反心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