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以溫泉旅游為研究對象,分析中國溫泉旅游的市場現狀及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借鑒國際上優秀的溫泉旅游度假案例預測溫泉旅游發展趨勢,總結溫泉產品開發的經驗,提出對中國溫泉旅游度假發展的建議性策略。
關鍵詞:溫泉旅游;開發模式;趨勢
中圖分類號:F592.6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0-0097-03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收入增加、閑暇時間增多,對保健、休閑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溫泉旅游近幾年開始在國內逐漸興起。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的溫泉旅游項目得到大力開發,但開發的效果褒貶不一。
國內學者的關注度隨之上升,對溫泉旅游開發的研究相繼出現。如王華、吳立翰(2005)對廣東省溫泉旅游開發模式進行對比分析研究;黃向、徐文雄(2005)對國內外溫泉旅游過去、現在的主要模式特點及發展過程進行研究。并對中國溫泉旅游開發模式進行展望。
(二)研究意義
筆者希望通過對溫泉旅游的研究,能夠梳理溫泉旅游的發展脈絡,對溫泉旅游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為中國在溫泉旅游方面的發展提出切實的有效的發展建議。
二、中國溫泉旅游的現狀
(一)中國溫泉旅游市場分析
中國的溫泉市場需求以休閑度假、商務公關和健康養身為主,從市場數據判斷,溫泉旅游者更希望能夠獲得獨特和私密的溫泉池,注重整體舒適性、獨特性及文化性。
溫泉旅游者中,男女比例為69:31,且主要集中在公務員、公司和企業高級管理者,到溫泉消費的主要目的依次為休閑度假、商務公關和健康養生。溫泉旅游者比較喜歡室外溫泉池,占到溫泉消費者的53%,其次是室內小型溫泉池、別墅溫泉和中藥泉,說明消費者比較注重溫泉的獨特性和私密性。多次沐浴溫泉的旅游者所占比重比較大,大部分是采取自駕車的方式,停留天數多為1天,年均溫泉旅游次數集中在3—5次。消費者對溫泉環境、水的清潔程度和水中礦物質非常看重,認為這三項是影響溫泉舒適度的重要因素;此外對設施設備的高檔和完備性、溫泉文化也有較高要求。
(二)中國溫泉旅游現狀
中國溫泉旅游資源豐富,旅游需求逐年增長。中國溫泉旅游從2008年的1 257萬人迅速增長至2012年的2 099萬人,旅游收入也從321.1億元增長至770.7億元,旅游人次將近翻了一番,旅游收益增長了一倍以上。
雖然中國溫泉旅游的人數和收入快速增加,但是目前國內的溫泉度假產品仍以度假村式點狀開發為主,亟須提升。如南京市的湯山溫泉、廣東省的從化溫泉等,其名聲與客流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產品開發的模式單一成為溫泉旅游發展的瓶頸,在功能、服務鏈條上都缺乏創新與延伸。
多數的溫泉旅游地區房地產開發嚴重侵占用地,影響休閑度假旅游的氛圍。溫泉除了能夠吸引酒店、度假村之外,也加速了當地的房地產開發,住宅小區質量良莠不齊,當地居民的居住與溫泉旅游度假相關的功能形成沖突,破壞了當地的旅游度假氛圍。
三、世界溫泉旅游的發展趨勢與案例
(一)溫泉度假是未來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熱點”
溫泉度假的內涵是指:以感受溫泉沐浴文化為目的,將原先單一療養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現代消費的文化和精神層面,成為一種以健康為主題、達到養生和休閑效果的時尚體驗度假旅游。溫泉度假的開發將帶來大量直接、間接的就業機會,拉動當地消費,其蘊含著極高的商業價值、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佳的投資潛力。
在世界流行的以水為主題的休閑度假三大主題(溫泉、海水和冰雪)中,溫泉旅游不僅是最大的內陸休閑度假主題,也是最古老的旅游方式。溫泉的發展已不再限于溫泉本身,已向一種文化、一種健康方式和一種生活時尚方向衍生。國際溫泉療養協會(ISPA)行業調查研究顯示,溫泉旅游業將以每四年翻一番的速度向前發展,溫泉旅游將會成為休閑度假市場的“熱點”。
(二)小體量、個性化、私密性開發
隨著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的提升,其對旅游產品的精致度,對旅游空間的私密性,對旅游產品的個性定制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國際上有的溫泉在空間布局上更加注重獨立私密,在服務設施上更加注重將大眾與高端相結合,并能夠結合本土文化營造特色文化氛圍。這一類的溫泉旅游開發模式由日本箱根溫泉為代表。
日本箱根溫泉鄉箱根町距離東京約80公里,總面積92.82平方公里,位于神奈川縣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的中央位置。歷史文化悠久,是日本著名的溫泉之鄉、療養勝地,共有溫泉336處,有著名的“箱根七湯”。空間布局上,圍繞“箱根七湯”形成組團式布局,每個組團相對獨立,包含旅館、溫泉、博物館等設施,通過空中纜車、登山巴士、觀光船等多樣化的游覽方式相連。服務設施設置上,不僅有傳統日式、傳統西式及現代酒店,還有民宿及青年旅館。箱根非常注重游客對特色本土化的文化體驗,通過神社、木雕、風呂石、各類文化公建等設施和建筑營造出本土文化氛圍。
(三)豐富休閑運動,全面升級溫泉體驗
除了單一的泡溫泉、觀光休閑等靜止的活動外,溫泉旅游的游客也在以溫泉為核心向更多元的方向升級延伸。因而,應依托溫泉所在地的周邊地形,提供休閑運動活動場所,結合溫泉所在地的本土文化,打造節事活動,以此延伸溫泉旅游的活動,拓展溫泉度假區的范圍,升級游客的溫泉體驗。這一類的溫泉開發模式以美國的薩拉托加為代表。
薩拉托加位于美國東部,紐約州東南部,總面積9.3平方公里。其旅游起源于1642年,是美國最古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1962年成為州立溫泉度假地。組織有多樣化的運動形式,如高爾夫(冠軍賽)、登山、馬球、極限運動,季節性體育運動等。當地也經常舉辦豐富的節事活動,如體育文化節、美食及美酒節、帽子節、藝術節等。
(四)多種溫泉療養體驗+奢華的度假氛圍
溫泉除了休閑放松的功能之外,其養生的功能得到了更深的挖掘,溫泉療養的旅游形式正迎合現代社會高消費人群對健康養生的需求,因此由養生文化與溫泉文化相結合而衍生出的多樣化的溫泉療養產品也成為了溫泉旅游的一大亮點,針對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消費者,療養的環境也通過精致的建筑、設施營造出奢華的度假氛圍。這一類的溫泉開發模式以法國的維希為代表。
維希位于法國中南部的阿列省,總面積5.89平方公里,距離巴黎4.5hr車程。以水療和度假而聞名世界,著名的溫泉鎮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優美,也是法國主要體育賽事及賽馬場所。維希溫泉提供150多種溫泉療養休閑方式,曾獲得國際十大最佳溫泉SPA獎。其擁有歐洲主要的美容養生健身及休閑中心,為游客提供完善的服務鏈條和多樣化的度假體驗。維希的文化內涵豐富,建筑裝飾突顯當地傳統鐵藝、歐式城鎮肌理完好。
四、溫泉旅游開發的發展策略
(一)注重主題式文化體驗
溫泉旅游應當以溫泉為核心,確立鮮明的主題定位,整合溫泉文化、養生文化以及本土歷史文化等地緣文化資源,對溫泉旅游的文化做出升華,形成具有創意的、全新的、迎合現代生活的溫泉旅游度假文化,通過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休閑街區、文化公園、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務設施等現代休閑度假文化載體,闡釋全新溫泉文化。
(二)營造純粹型度假氛圍
溫泉旅游的空間載體應當擁有區別于城市的空間肌理,勇當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與景觀資源塑造獨特的度假區空間肌理。通過規劃、用地置換、政策支撐實現旅游區域內的去房地產化。通過周邊山水的景觀雕琢打造以及生態旅游項目的設計,建設與生態相結合的溫泉旅游度假區,營造純粹的度假氛圍。
(三)打造多元化功能集合
國內的溫泉旅游形式仍然停留在簡單的泡湯活動上,缺乏與現代人生活理念的結合,缺乏與國際溫泉開發趨勢的接軌,應當引入健康療養的理念,深度復合式開發,打造多元化的旅游功能體系,將溫泉與觀光、運動、文化藝術、鄉村體驗、節事活動相結合。
(四)形成個性化服務鏈條
溫泉旅游應當結合游客的需求,提供完善的吃、住、行、游、購、娛的旅游服務鏈條,通過消費街區、購物中心、俱樂部、酒店、餐廳的等多種產業實現游客的旅游需求全方位得到滿足,延長游客駐留時間。并針對不同客群,提供個性化活動設計,增加高附加值的個性服務,如高端酒店、休閑運動、定制療養等產品。
參考文獻:
[1] 王華,吳立瀚.廣東省溫泉旅游開發模式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2):109-112.
[2] 唐少霞,趙志忠,謝跟蹤,等.海南溫泉旅游開發模式探討[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7,(6):84-88.
[3] 連彬,張杰.溫泉旅游產品開發模式探析——以重慶溫泉為例[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9,(6):79-81.
[4] 王冠賢,保繼剛.溫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間競爭分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4,(6).
[5] 向云波.溫泉旅游開發模式構建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6.
[6] 周玲強,祝勤玫.溫泉旅游開發模式探討[J].經濟論壇,2010,(11):160-161.
[7] 金麗,劉雋.遠郊溫泉地資源的開發模式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8] 巨鵬.資源管理視角的溫泉旅游地開發模式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1,(7):166-168.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