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解重慶科技學院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現狀,對大學生安全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調研。選取重慶科技學院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李克特量表對與大學生安全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研究表明,該校大學生在人身財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網絡信息安全等問題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為此,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引起關注,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
關鍵詞:安全意識;大學生;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0-0243-02
大學生安全問題事關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事關高校穩定乃至國家改革發展的大局[1],值得并要求全社會高度關注。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統籌兼顧,全面、科學,最重要的是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與能力。作為當代的青年大學生,在社會給予關注的同時,更應該有強烈的自我安全意識,這是自身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是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的表現。為此,我們對重慶科技學院的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狀況展開調研,主要從人身財產安全意識、交通安全意識、消防安全意識和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等幾個方面展開。
一、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本調查以重慶科技學院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工科和文科背景的學院全部涉及,范圍覆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其中男女生比例為6:4,其原因在于該校屬于工科院校,女生人數較少。
2.調查方法。調查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98份,收回有效問卷561份;四個年級共訪談學生12人,其中理工科學院8人,文科學院4人,7男5女。為反映該校大學生安全意識現狀,調查選取了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人身財產、交通、消防和網絡信息等方面的問題,采用李克特量表,對每一種安全情況都給出了從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的5個備選項,依次賦分1—5,對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的題目從非常利于到不影響依次賦1—5分,對不利于大學生安全意識提高的項目從非常不利于到無影響依次賦1—5分,再根據問卷項目計算個人安全意識水平。在非結構問卷和訪談中,開放式的回答也反映出眾多的大學生安全意識匱乏、態度散漫、心存僥幸等問題。
二、大學生安全意識的現狀分析——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
1.人身財產安全意識總體相對較高,但低年級學生防范意識較低。根據調查發現,大一年級的同學因為剛離開家庭,涉世未深,思想單純,防范意識薄弱,比起大二、三、四年級的同學更容易遭受到人身財產的侵害。其意識薄弱主要表現為:分辨能力較差,容易輕信他人;思想麻痹大意,財物容易丟失;掙錢欲望太強,極易誤入騙局等狀況??傮w而言,27%的宿舍發生過失竊事件,而只有1/3的同學會選擇報案;35%的同學在教室或圖書館等地丟失過財物;87%的學生認為,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安全意識淡薄,缺乏經驗。目前,犯罪分子利用大學生單純、善良的特點實施詐騙等犯罪行為,還有學生被卷入非法傳銷等組織。大學生是社會的希望,家庭的希望,必須高度重視自身的人身財產安全,需進一步了解安全常識,吸取教訓、積累經驗。
2.網絡安全意識相對缺失,網絡危險行為表現突出。意識是行為的先導,行為是意識的外在表現。所以,外在行為與內在意識之間存在較高的相關性[2]。網絡安全意識低的學生往往表現出諸多的網絡危險行為。據調查,暫沒有學生實施過網絡犯罪行為,但是網絡失德、受害和成癮行為卻較為突出。34%的學生在上網時有過不遵守道德的行為;53%的學生或多或少的有過網絡受害行為,因為其安全防范意識弱,發生過網絡交友受騙、網絡交易受騙,或者網絡攻擊、賬號被盜的情況;67%的學生網絡成癮。實際上,大多的安全意識調研中并沒有涉及網絡成癮的狀況。筆者認為,這也屬于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淡薄的表現。總體而言,男生網絡成癮的數量明顯多于女生,女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低于男生,高年級的網絡防范意識高于低年級。
3.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大多數學生存僥幸心理。根據調查顯示,由于該校周邊交通還不是十分便利,該校學生中87%的人乘坐過毫無安全保障的“摩的”。其原因主要有:覺得方便,節約時間;坐不到公交車,被逼無奈;存僥幸心理,認為危險應該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等等。并且,高年級的同學乘坐“摩的”的比例高于低年級同學,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究其原因在于盲目的大膽。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44%的大學生認為交通規則主要依靠人的自覺,54%的學生認為應該靠法律制度的約束,還有極少部分的同學覺得無所謂。在平時出行中,91%的大學生都愿意遵守交通規則,但是87%的大學生也卷入過“中國式過馬路”。這說明,大學生自律意識不強,消除僥幸心理,需要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4.信息安全意識較強,謹防大學生掉以輕心。目前,各種垃圾短信肆虐手機,個人信息泄露嚴重。根據調查了解,大學生信息安全意識較高,僅僅只有19%的學生會處于好奇或者占便宜的心態打開不明網站填寫相關信息,17%的學生使用生日或電話號碼等容易被破譯的數字當做銀行卡密碼。而70%的同學在使用銀行卡時都會警惕周圍環境,64%的學生會使用一些數字的組合作為密碼,73%的學生不愿意隨意告知身份信息或聯系方式??梢?,大學生在信息安全方面安全意識較強。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還是有不法分子鉆網絡和法律漏洞。作為青年大學生,應該進一步增強自身信息安全意識,也應該提醒周圍的親人、朋友提高信息安全意識,預防犯罪,為社會的穩定做出貢獻。
5.消防安全意識停留在理論階段,實際操作遠遠不夠。學校是人群的集中地,學生寢室更是關乎學生安全的重要領域,如果在該區域存在安全隱患,將對整個學校乃至社會造成巨大的威脅。據調查顯示,77%的學生都使用過大功率用電器,87%的學生修改過學校電表箱,67%的學生只是在學校檢查的時候才假裝規范使用電器,56%的學生不會使用專業的消防工具,34%的學生從未留意過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由此可見,寢室安全隱患還是比較嚴重。
三、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對策
1.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自覺提高安全意識。無論是從學校,還是從學生個人出發,都應該把學生本身的安全需要作為出發點。從學校的角度要讓學生體會到安全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學校,從學生個人的角度,應該真正的理解“安全為我”,并主動追求“我要安全”。充分發揮學生在安全意識培養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有效的培養他們主動樹立安全意識。安全意識的培養教育貫穿始終,從新生入學到畢業離校期間都不能怠慢。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防范意識,還要培養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自護能力,培養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以安全專業為載體,提高學生專業安全知識。該校有專門的安全工程學院,有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兩個本科專業,還有安全工程一個碩士專業,具有有專業的知識背景和專業的學科教師??梢岳弥v座、通選課等機會,向全校的學生普及安全知識。專業教師在相關課程、講座中可以適時的對全校的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可以搜集和編寫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的安全教育案例,以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形式,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教育。發揮好典型案例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識。同時,學校還可以設立安全教育網站,邀請安全專業的教師和全校師生共同參與,開辟一個交流平臺的同時,更是建立了一個網絡安全教育陣地,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
3.以專業基地為平臺,進行專業技能實踐演練。安全專業的學習配備有專業的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全校的師生都可以得此“福利”。通過有效的組織和措施,讓全校師生可以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參與到急救、消防演練等實踐活動中,以避免紙上談兵,在實踐活動中真正的體驗安全技能,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增長知識,鍛煉能力,自發的提高安全意識。
4.以機制創新為保障,營造校園安全文化環境。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不僅僅是一個研究課題,也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理念,而是應該早日規范的機制措施。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建設,不僅體現著黨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同時也是創建和諧校園和保障高校育人功能實現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學生安全意識培養的責任機制,還是學生安全意識培養的運行和監督機制,都需要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對于學生安全意識的提升,其實是一個綜合素質的教育。應積極引導全校師生參與安全實踐,全體師生共抓校園安全,營造全校辦安全的安全文化。我們可以擴大安全教育的平臺,比如操場、教室、食堂等都可以成為開展安全教育的基地。在操場、食堂可以開展安全意識宣傳教育,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在教室可以組織安全主題班會,可以組建安全興趣小組或社團,不定期地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或安全意識的調研活動等等。
結束語
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是高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是構建平安校園的需要,也是大學生健康成長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安全意識現狀亟待提高,它取決于社會環境的變化及大學生自身的因素,還處在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之中。提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改善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狀況,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促進安全意識的培養朝規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武敏,李艷,陶士超.當代大學生安全意識與能力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2] 劉新華,巢傳宣.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及教育現狀的調查[J].調查研究,2011,(94).
[3] 張偉.中國當前高校學生安全意識培養探析[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9,(41).
[4] 徐向東.關于安全意識的哲學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7).
[5] 曹書平.對安全意識的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7,(4):7-8.
[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