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以及會計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問題逐漸顯現了出來。通過對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違規虛增資產、收入、利潤,借助會計造假欺詐發行股票等行為的分析,提出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應大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關鍵詞:職業道德;綠大地事件;會計造假;云南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2-0173-02
一、案例介紹
(一)綠大地事件概況
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大地)(*ST大地,002200)始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綠大地早在2004年就開始計劃實施上市,2006年沖刺資本市場,只可惜IPO首度闖關失敗。2007年12月21日,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綠化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云南省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
從上市至今,綠大地的管理層就不斷以各種不規范行為“挑戰”著監管部門。從2009年10月至次年4月,公司對2009年三季報及年報的業績預告進行了多次修正。證監會在2010年3月份因綠大地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而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在調查結果尚未公布之前,深交所對其業績頻繁改變和信息披露問題作出了公開處分。2011年3月17日,綠大地董事長何學葵被逮捕,被捕的主要原因是“涉嫌欺詐發行股票”。4月7日,綠大地的董事、財務總監李鵬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行為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其實自2007年底掛牌以來,綠大地歷經三任財務總監、三次更換審計事務所,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間曾五度反復變更業績預報。加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何學葵持有的股份被公安機關依法凍結等事實早已說明這是一家“問題公司”。
(二)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概況
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具有證券、期貨審計資格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其前身為深圳市審計局的深圳市審計師事務所,擅長于國有企業審計領域,業務涉及不同類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鵬城所2010年審計業務收入1.5億多人民幣,居全國前列。
(三)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與綠大地的“特殊”關系
2011年12月3日,綠大地公布了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書。在獲刑的所有人員中,只有龐明星為注冊會計師,即原四川華源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在此案中以外聘財務顧問的身份出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從四川省財政廳2005年一份公示文件中可以看出,龐明星其原在的事務所正是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后者是華源的密切合作伙伴,也正是當年綠大地上市時的審計機構。其早在2001年就與綠大地建立了合作關系,已有默契。然而該案的蹊蹺之處在于此案并沒有作出對中介機構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任何的處罰。
二、案例分析
(一)一般分析
從嚴格意義的角度講,一個虛假IPO過程,如果少了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的“配合”,是難以成就的。根據調查,在綠大地上市的時期,保薦代表人資源十分稀缺,簽哪個項目由證券公司安排,簽字人往往與實際做項目的人不一致。正如何學葵所說,綠大地公司提供了虛假的材料,“中介機構的責任就是沒有深入查證材料的真實性”。在上市的利益鏈條中,會計師、律師、保薦機構等收取不菲的中介費,是受益者,但也同時肩負著保證發行人所披露信息真實、準確、充分的重任。然而,這些有著專業能力、又與企業只有零距離的中介機構對企業的造假行為往往睜只眼閉只眼,甚至為其出謀劃策,“貢獻”造假智慧。而其造假成本卻極為低廉,如綠大地案中,全部責任人的集體緩刑,顯然這樣的代價在其高額的收益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二)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責任分析
1.鵬城所應對其業務質量承擔領導責任。本案中,據檢察機關起訴書顯示,2004—2009年間,綠大地公司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條件的情況下,為達到上市目的,經過被告人何學葵、蔣凱西、龐明星的策劃,由被告人趙海麗、趙海艷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公司實際控制的關聯公司,采用偽造合同、發票等手段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收入。鵬城所已與綠大地合作長達七年,而注冊會計師仍在2007年的審計報告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這無疑是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
2.鵬城所未盡到對其業務人員負有的監督和對審計質量負有的監控責任。對業務人員而言,會計師事務所負有相應的監督責任,事務所一旦獲知違反獨立性政策和程序的情況,應當立即將相關信息告知有關項目負責人,以便他們采取適當的行動。而本案中,鵬城所與綠大地本身就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其獨立性就受到威脅。龐明星在鵬城所的時候,就幫助綠大地造假并出具審計報告。鵬城所作為龐明星曾經的東家,可以說其甚至不是沒有監督,而是故意隱瞞。另外,事務所也應對其質量控制制度進行持續考慮和評價,定期選取已完成的業務進行檢查,以使事務所能夠合理保證其質量控制制度正在有效運行,以達到監控的目的。但很多事務所為爭取客戶不但沒有做到質量監控,往往還不惜降低審計質量出具虛假報告。然而在本案中,龐明星在接受審計業務后并沒有告知事務所其獲知的有關綠大地的某些消息,使得客戶關系和審計業務的接受與保持的質量控制程序并沒有得到遵守。直到2008年綠大地為了掩蓋更大的財務漏洞,才主動要求與鵬城所解除合作關系。
3.鵬城所未盡到對其業務人員職業道德負有的教育責任。綠大地在2006年11月首度闖關IPO,由于業績遭到懷疑,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2006年其披露的負債為1.04億元,實際負債則是1億元等有許多跡象表明綠大地可能存在欺詐和舞弊行為,鵬城所本應根據這些跡象,對綠大地管理層是否誠信,其提供的財務報表是否存在因舞弊而導致重大錯報和漏報,予以充分關注。鵬城所與綠大地合作七年之久,業務人員長期接觸被審單位,使其可能與客戶形成親密關系,并對熟悉的事物失去警覺和敏感力,在審計的過程中沒有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以前年度情況,甚至忽略或有意無視若干財務預警信號,這無疑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嚴重缺失。事務所應該通過教育,培訓和職業實踐讓其業務人員獲取和保持專業勝任能力,并遵守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認真、全面、及時地完成工作任務。
三、對注冊會計師的啟示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以及會計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將更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謹慎對待農業類上市公司
農業類公司造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農產品通常種類比較多比較復雜。交易又常常比較零散。注冊會計師對農業知識不熟悉往往就容易被蒙蔽。因此在審計這類公司的時候,注冊會計師要注意聘請專業人員輔導并協助進行業務了解,杜絕農業類公司利用自身特殊性進行造假。
(二)加強審計獨立性
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它是注冊會計師保持獨立性的內在動力。只有具備了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才能自覺抵制利益關系人的壓力,保持獨立,公正、客觀對待各方利益關系人,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借助審計市場的開就學習國外注冊會計師的先進經驗,自覺執行審計回避制度,保證審計的獨立性。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監管
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對于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將起到重要的保證作用。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充分發揮監事會和獨立董事對公司經營和財務活動的監督權,確保如實編制和披露會計信息。二是強化政府的外部監督,即由國家財政、審計等部門依法加強對企業財務檢查和審計,對于弄虛作假和違反財經紀律的必須予以嚴厲制裁。另外,政府應該積極營造有利于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社會監督氛圍,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置于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
(四)消除體制上的弊端,加緊進行會計師事務所體制的改革
中國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注冊資本僅為30萬元,其違規的最高賠償即是30萬元。而合伙制則不同,違規一旦被發現,會計師事務所要以其全部財產承擔賠償責任,這種組織形式顯然有助于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
參考文獻:
[1] 葉陳剛,等.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 張連起.先義而后利——注冊會計師與評估師的義利觀與信用文化[N].中國財經報,2002.
[3] 姜丹,孟慶彬.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與監管的博弈分析[J].財會月刊,2007,(4).
[4] 朱清貞,嚴麗娟.“綠大地”會計造假案引發的思考——基于經濟學視角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2,(16).
[5] 唐曦.綠大地事件中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責任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16).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