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自黨的十六大以后,黨中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本國策,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創造性地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為中國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堅實理論基礎、遠大目標指向和強大實踐動力,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
關鍵詞:生態文明;中國特色;發展;建設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2-0281-02
引言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征。文明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階段和程度。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之后,生態文明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社會、人口、環境的協調永續發展,關注社會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與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出發點,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托,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為基本原則,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因此,建設生態文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從本質上說,生態文明是一個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社會經濟模式,是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民享受良好生態、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的美好生活境界,是一個多維的、開放的范疇,其思想內涵十分豐富。
二、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
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是在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萌芽和成熟的,是立足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生態問題嚴峻的狀況,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科學總結中國生態建設的經驗教訓之后提出來的,是一個從不重視生態問題,到確立環境保護為基本國策,到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再到提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最終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過程。
中國工業文明發展比西方國家晚,但工業文明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卻超過西方發達國家,隨之而來的生態危機問題也日益凸顯。特別是進入 21 世紀以來,中國進入資源消耗較高的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大規模、高速度的工業化以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環境的高污染為特征,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成為世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國。為改變這種惡性局面,適應經濟、社會、生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中央明確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把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作為一件關系到全國人民根本利益和子孫萬代福祉的大事來抓,把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列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三、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一)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繼續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夯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的深刻揭示。中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足和保護不夠的問題同時存在。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
(二)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新道路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著力點和攻堅方向。走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加快構建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體系、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準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是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形勢使然,是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出路所在。
(三)加快構建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國民經濟體系
資源環境問題,其本質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的問題。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各個領域中,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資源、影響環境,單獨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推行節約環保,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資源環境問題,必須根據自然環境承載力規劃經濟社會發展,把節約環保的要求全面體現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和每個環節。要推動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低碳技術。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廣泛推行清潔生產。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傳統產業進行生態化改造。加快形成節約環保的技術和生產體系,努力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徐艷梅.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2] 安妮·馬克蘇拉克.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友好社區[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王宏斌.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4] 劉增惠.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及實踐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 高德明.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11.[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