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外貿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很多外貿企業為了占據國外市場,會推出優惠的信用條件,以此作為增加客戶的手段,但其信用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分析了導致外貿企業信用風險增加的原因,并提出對應管理措施。只有不斷降低信用風險,以此提高外貿企業的競爭力,才能使企業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外貿企業;信用風險;原因;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5-0035-02
前言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外貿企業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如企業缺乏健全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盲目追求商品出口量;在進行業務操作時未考慮客戶的實際情況,過于遷就客戶;選擇不合理的支付方式,不具備信用風險防范意識,因此增加了企業信用風險;或過于警惕,因害怕風險只接受單一的信用證交易模式,貿易模式缺乏靈活性,錯過貿易機會。因此,如何提高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已成為貿易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對貿易企業信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信用風險管理對應措施,以此作為外貿企業管理參考。
一、導致外貿企業信用風險增加的原因
由于外貿企業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及科學的管理方法,導致企業信用風險增加,逾期應收款項越來越多,賬款拖欠已成為嚴重影響企業發展的原因之一。賬款未能及時回收會導致企業資金流動困難,從而造成企業經濟虧損。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信用風險與規模擴展之間的矛盾
很多外貿企業忽視了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信用風險,不具備防范意識,過分強調企業規模擴展,忽略了對于信用風險的管理[1]。企業在經營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信用風險與規模擴展的矛盾,企業往往會為了擴展規模,忽略信用風險管理,以此推動企業資金增長。由于信用風險管理缺陷,導致大量的拖欠款項產生,應收款項無法及時回收,造成企業庫存和壞賬積壓。
2.缺乏信用風險防范意識
大部分的外貿企業對于信用風險沒有防范意識,未能充分考慮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系,沒有意識到外貿企業的行業風險。外貿企業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且資金密集、代理手續費用較低,但卻需要提供高達數十倍的信用擔保。另外,由于外貿企業面對的是國際市場,誘惑大,陷阱多,貿易交易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或外貿企業在進行合同簽訂時,并未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沒有對客戶的資信進行審查,或沒有對客戶的信用限額進行設定,采用具有較高風險的貿易結算形式,這些都是導致企業信用風險增加的重要因素。
3.信用風險控制力度較低
由于外貿企業管理水平的限制,企業對于應收款項的控制力度較低,除了分析賬齡,并未有任何實質性進展。沒有根據法律規定,建立一個由財務部和業務部組成的催賬體系,在應收款項追蹤上,控制力度薄弱。例如,在售后沒有對對方進行監控,未能做到及時催收應收款;出現款項拖欠的情況后,未采取保全債權的措施。部分外貿企業已經意識到對于信用風險控制問題,提高了關于拖欠款項的控制力度,但并未及時遏制應收款先潛虧的現象,導致前清后欠、邊清邊欠的現象出現。
4.未建立信用風險考核制度或制度不夠完善
外貿企業沒有將應收款項回收作為業務人員的考核指標。很多企業將沒有回收的應收款項作為企業資產的一部分,沒有將款項回收與業務員業績掛鉤,導致業務員責任意識薄弱,款項催收難以落實,業務員工作責任心不強。在貿易交易過程中,從合同簽訂到貨款回收交易過程存在很大風險,但根據外貿企業應收款案例分析,大部分的信用風險問題的根本原因,無關客戶欺詐、客戶風險、市場競爭等因素,純粹是因為當事人缺乏責任心和職業道德所導致。
二、外貿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措施
外貿企業應通過建立完善的信用政策,組建信用風險管理隊伍,對機構的業務活動進行協調和指導,充分掌握客戶資信,根據客戶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付款形式,并對款項回收、額度確認等進行有效的監控,確保應收款項可以及時回收。
1.對客戶資信進行調查掌握
為避免出現商業欺詐行為,應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預防商業欺詐現象發生。外貿企業在提高業務能力的同時,應注重信息網絡體系的建立,保障信息來源渠道的真實性。交易時,在簽訂合同環節中,應通過情報和調查,預防商業欺詐行為出現。應充分掌握對方的資信能力、支付能力以及履約信用等,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免發生商業欺詐現象[2]。
2.加強合同管理
在簽訂合同時,雙方責任應明確界定,確保合同的一致性、準確性和嚴謹性。應加強合同和公章管理,避免出現空白合同或公章濫用的現象。同時,應抵制各種誘惑和陷阱,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談判代表,并要求談判代表要具備航運、經濟、法律方面的知識,做到廉潔奉公,并具備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
3.加強拖欠款項催款力度
對于企業的掛賬、拖欠款項,應采取積極措施進行追收,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追收方式。可以自己追收,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委托追收。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可委托專業的追款公司進行催款,提高應收款項追款效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分散擴展規模、開展業務的精力。
4.通過信用咨詢公司管理信用風險
對于一些中小型外貿企業,尤其是外貿領域涉及數量較多的私營外貿企業,可采用“外包”的方式,通過信用咨詢管理公司來管理信用風險[3]。專業的信用風險管理相對于企業自身的管理部門來說,更具優勢,除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外,還可以有效節約企業的財力、物力、人力等,建設企業管理費用,并且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專業性強,快速有效。
5.吸取國外信用風險管理方法
我國外貿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對于國外一些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如國際保理、福費廷、出口信用保險、信用證等。我國部分外貿企業已開始應用,但并未普及,應用范圍仍有待擴大[4]。因此,應吸取國外外貿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有效方式,提高我國外貿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水平。
6.選擇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國際經濟市場的競爭下,應深入了解出口國的法律和規定,對于海關規定應充分掌握。同時,應對相關國家進口規定進行詳細分析,避開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的領域,如歐美某些領域市場。并對經濟危機影響較小的領域進行開拓,如歐洲市場、非洲市場、中東市場等,確保企業出口的正常運轉。另外,外貿企業也可以通過我國信保信用管理工具,如資信風險保障、咨詢建議、資信調查等,選擇合理的貨幣結算方式,有效避免市場風險,避免企業信用風險,以免出現經濟虧損,影響企業資金流動。應通過合理的企業信用風險管方式,不斷擴大企業經營規模,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總結
由于經濟市場競爭力的影響,外貿企業應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擴大企業規模,實現良好的經濟收益。為了提高外貿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信用風險,將信用風險管理理念貫徹到企業經營中,加強企業信用風險防范意識,吸收國外同行的信用管理方法,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進行外貿交易時,應對對方的資信進行評估,并設定合理的信用限額。交易完成后,對應收款項進行追蹤回收,有效降低企業信用風險,從而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楊美軍.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及其管理研究[J].中國外資,2011,(8):124-125.
[2] 苗映明.規避外貿信用風險的策略研究[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1,(2):216-217.
[3] 張京莉.淺析金融危機形勢下我國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J].河北金融,2010,(1):162-163.
[4] 王偉翔.試論外貿企業信用風險及其管理[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6):368-369.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