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合格有用的人才。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這一挑戰的核心就是如何培養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其實,這也就是當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所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真正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是新時期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個中心內容?!?+2”人才培養模式正是在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為提高教學質量,切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提出的一個新型的人才培養體系。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法改革;交際原則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5-0154-02
一、齊齊哈爾大學俄語專業現狀
1.專業發展歷史
齊齊哈爾大學俄語專業建立于1972年,起初招??粕蟊緦?平惶嬲猩?;1993年起完全變成本科專業,開始每年招生。現有在校學生400多人。隨著中俄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確立和雙邊交流合作的日益擴大,社會上對俄語人才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俄語專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自2004年以來,齊齊哈爾大學先后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各高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開始互派留學生。
2.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俄語專業可以說是高校所有專業中受國家政策和國際局勢影響最大的一個專業,齊齊哈爾大學也不例外。過去40多年來,該校俄語專業的發展一直不穩定。結果造成的是,一是隔年招本科生阻礙了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連續性;二是專業建設沒有及時跟上,課程設置過于零散,科學性不強;三是教學方法過于陳舊,不能完全實現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四是專業理念過于狹窄,單一的外語技能型培養模式不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五是師資隊伍建設過于緩慢,不能滿足近年來專業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大背景的變化和高等教育專業發展的理性化、合理化,俄語專業的發展前景愈加樂觀。
二、“2+2”人才培養模式下對俄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1.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體現人文教育精神和外語專業特色
俄語專業現行的2010版人才培養方案經過3年多的實踐,筆者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課時總量無法突破的前提下,學校公共教育模塊必修課程的增加勢必影響外語專業基礎階段的課時總量。盡管我們一直在強調零起點外語學生學習的特殊性,但在實際操作中,低年級階段的基礎俄語課程仍然達不到理想的課時量,教師在教學中感到極大的壓力,每學期都幾乎無法完成教材規定的內容。所以,筆者認為,外語專業的課程設置還應體現外語特色。在課程設置和學時上,除了在本專業課程設置上有自主權外,在公共必修課上,也爭取有一定的主動權。同時,對于外語專業,尤其是小語種專業來講,第二外語的學習也非常重要。但目前在我們專業課程模塊的第二外語系列,學時量過少,而且到高年級就中斷了,影響到學生考研復習。所以,建議第二外語課程應該貫穿始終,根據外語專業自身特點適當增加部分課時,以便更多學生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四級外語水平,提高綜合素質及就業能力。
2.在實踐模塊中結合本專業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和有針對性的專業實習活動
“2+2”人才培養模式非常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小語種專業如何在語言學習氛圍缺乏的條件下開展專業實踐則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近年來,該校俄語系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在專業必修課程基礎俄語和高級俄語課堂上堅持“課前5分鐘值日生”活動;在新生中舉辦俄語書寫比賽;組織全系參加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舉辦的網上奧林匹克俄語知識大賽;組織俄語演講、詩歌朗誦、流行歌曲演唱比賽;利用學校內部辦學優勢,積極開展與國際交流學院俄羅斯留學生的聯誼活動;邀請俄語界著名教授為俄語系師生進行學術講座。以上種種帶有本專業特色的第二課堂活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節學習生活,鍛煉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有著積極的作用。盡管條件有限,但只要教師主動,學校重視,學生配合,我們依然能夠創造出很好的語言實踐環境來。
考慮到市場所需俄語人才的特殊性,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課外實習活動。可以讓高年級學生多接觸社會,參加一些俄語口語實踐的活動。例如,哈爾濱市每年一次的哈洽會、齊齊哈爾市每年一次的小商品交易會,屆時都有很多俄羅斯商貿代表團前來參加,我們讓學生去充當翻譯和服務人員,以達到鍛煉口語,現場實踐學習,為今后積累寶貴工作經驗的目的。通過實習,學生們不僅專業水平得到檢驗和提高,綜合素質也得到很好的鍛煉。
3.改革教學理念,探索適合我校俄語專業的教學方法
近年來,俄語專業大多是零起點教學,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異,學習自覺性相對較弱。這種情況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要改變。語言教師不僅僅是教語言,更重要的是教文化。以生動的語言材料和富有內涵的語言表達激發起學生對俄語語言的熱愛和對俄羅斯文化的向往,以對俄語事業的熱情感染學生的心靈,這是我們作為俄語教師的首要任務。因此,為了轉變教學觀念,適應改革需要,我們格外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和他們在俄語教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其次,把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探索適合我校俄語專業的教學方法。長期以來,有關教學方法的改革并沒有停止,但是把教學與科研真正結合起來,以科研促教學,以科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方面我們做得還很不夠。就拿筆者自己來說,雖然在大學從事語言教學工作,但說句老實話,很長時間對于教學與語言學之間的關系卻只有膚淺的感性認識。事實表明,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進入所學語言思維狀態,為在母語大環境下和對象語言學習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為學生創造出一種新的學習理念,教學效果明顯,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2+2”人才培養模式具體教學改革及應用原則
1.積極交際的教學原則(Учебный принцип активн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近年來,在俄語教學中,人們廣泛采用積極交際的教學原則,并將它作為俄語語言教學法中一個主要的教學原則。根據這一教學原則,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俄語語言知識積極地、盡可能地和正確地運用于各種交際活動中。交際雙方進行正常的信息、知識和意見的交換之前,不管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必須具備一定的(視交際程度)俄語語言國情知識,否則交際不能成功。
該原則要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言語交際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和言語技能。要求教師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語言教學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進而培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文化移入原則(Принцип аккультурации)
一個從小受甲國文化長期熏陶的人,接受乙國文化教育的整個過程就叫文化移入。當然,在學習掌握另一國文化的過程中,并不要求學生忘記本國文化。同時,掌握甲國和乙國文化的人,在社會學上稱之為“處于兩國文化交合點的人”(личночть на рубеже культур)。
文化移入原則充分體現了語言與文化的相互關系,是對外俄語教學(РК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教學原則。實踐證明,我國高校俄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俄語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了解和熟知有關俄羅斯國情文化知識,譬如俄羅斯歷史、地理、政治、經濟、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俄語教師的職責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和其他教學活動,借助俄語詞匯向學生傳授有關俄羅斯國情文化知識。
文化移入原則與積極交際的教學原則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離開了國情文化知識,交際就成了一句空話。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如果徒有國情文化知識,不參加積極交際的話,那么,“英雄將無用武之地”。
3.必讀作品原則(Принцип облигаторных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必讀作品又稱經典作品(классически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指的是學生學習俄語時必須閱讀、了解和知道的文藝作品,其中包括俄蘇文學、繪畫、音樂等方面的傳世佳作。如普希金的詩體小說、柴可夫斯基的歌劇、契訶夫的短篇小說、高爾基的三部曲等。
4.視覺直觀原則(Принцип зрительной наглядности)
視覺直觀原則指的是在俄語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圖畫、地圖、表格、照片、幻燈、電視、電影等直觀教具的方法,這種方法特別有助于詞匯教學。學生從書本上學到一個詞,另外又看到實物(或實物照片),這樣他對該詞的理解和記憶就加深了。視覺直觀原則與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并不矛盾,后者體現了這一重要的教學法原則。運用先進的電子計算機技術設計、研制俄羅斯國情文化課程課件,乃是俄語教學改革和創新的方向之一。
因此,提高外語教學質量,適應社會經濟建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尤為重要。俄語課程教學要完善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俄語人才。
參考文獻:
[1] 史鐵強.關于俄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俄語教學,2004,(4).
[2] 孫玉華,劉宏.俄語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國際化辦學思路與實踐探索[J].中國俄語教學,2007,(4).
[3] 鄭體武.關于俄語專業本科教學改革的宏觀思考[J].中國俄語教學,2007,(2).
[4] 高等學校俄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俄語組.高等學校俄語專業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5] 徐倩竹.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0).
[6] 王銘玉,孟霞.中國俄語教學的歷史、現狀與發展方略[J].俄語語言文學研究,2005,(3).
[7] 史鐵強.再論俄語專業教學改革[J].中國俄語教學,2007,(2).
[8] 趙愛國,等.中國專業俄語教學回顧與展望[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9] 李國辰.俄語教學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