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擴大,世界范圍內的各種藝術形式必然相互交融,若把單一的地域性豫南皮影產品隔離出去必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日趨國際化的設計語言。傳統的民間皮影藝術造型扎根于民俗文化的內涵,如果要保護和傳承皮影,就必須有創新,形成新的再生藝術品。
關鍵詞:豫南皮影藝術;傳承創新模式;探索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5-0265-02
一、豫南皮影藝術發展的現狀
豫南皮影受社會的發展進步、生活環境的影響、新文化、洋文化的沖擊,可能豫南皮影真的要在21世紀沒入人間,找不到可以適合發展之路。
(一)豫南皮影受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地處鄂豫皖交界之處的豫南地區,有著獨特造型風格的皮影藝術受到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影響,也慢慢地被排擠在外。豫南皮影戲正常的表演時間和影響范圍在日益衰減,皮影劇團的運作滯留不前,整個皮影的發展舉步維艱。從豫南皮影的生態環境角度出發,沒有太多的生存空間和環境,總結成一下幾點。
第一,皮影戲是幕布上的話劇,是一種相對簡單、即時的娛樂大眾的藝術表演。日漸廣泛的都市化快節奏生活中,這種形式不能夠很好地滿足現代人們間歇性休閑的生活娛樂規律。人們更偏向于在相對私密的空間里享受屬于自己的娛樂。而皮影戲現場表演的一種單一的藝術表演形式,年輕的人們能過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五彩繽紛的世界,享受著各種快樂,不能迎合現代青年人的口味,導致觀眾面狹窄,生存空間縮小。
第二,豫南皮影戲大多地處相對偏僻的農鄉地區,受地區的限制。作為語言載體的方言和其地域局限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受眾范圍。收益甚微,且沒有過高的地位,使得無人問津。
第三,由于類似這種古老的技藝幾百年來都是口口相傳,很多年輕人常年學習工作在外,又不愿意學習這老古董,造成無人會操作表演和唱劇目,出現藝人培養的斷層。
(二)豫南皮影受時代文化的沖擊
單從文化本身來說,豫南皮影的文化背景與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民間故事、傳說等一樣對人們的生活有很深刻的影響。豫南皮影的發展帶動了豫南民間民俗文化的發展,增添了民眾生活情趣。但是,相對于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知識的普及的要求,皮影藝人的失傳,使得皮影藝術與文化融合相差甚遠。
第一,因受皮影歷史文化的影響,取材于歷史傳說、傳奇故事,皮影本身帶有迷信神話色彩。現在科技、醫療發達,人們心理需求面的改觀和認識的提高,皮影的社會功能減弱,皮影也就慢慢不被人重視。
第二,新型的知識結構、西方文化的進入,高科技的發展運用,大量的機器復制程序慢慢取代了傳統的手工作坊。
二、豫南皮影藝術的傳承
(一)與現代科技結合
通過運用現代電子數碼等高科技的表演形式與燈光、舞美、音效的結合,使皮影藝術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迎合更多的群眾。例如,在2008北京奧運會展現皮影版“北京歡迎您”,融合了新的聲光影響的效果,不但具有現代的藝術時尚感,還不缺失傳統藝術的氛圍。
(二)培養皮影接班人
在豫南地區宣傳皮影,特別是學校的學生,著力宣揚皮影的作用和他的功能,讓學生親自學習皮影的制作方法、造型特征和表演藝術,培養學生對皮影藝術的興趣,挖掘人才。
(三)改良皮影劇目和演出環境
改良皮影本身民眾的信仰習慣,繼續利用傳統的節日演出方式,演出時間拉長,演出地點可以是更現代化,劇目也要根據人群的年齡階段,事宜演出劇目和場地。
三、豫南皮影藝術的保護
(一)加強政府職能
從民俗學、歷史學、戲曲學、美術學等多個學科角度,使用文字、攝影、錄音錄像等多種記錄手段,對各種民問藝術進行分類、存檔保存,并建立皮影博物館。對皮影藝人也要進行多方面知識的培養,再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并保護老藝人。
(二)提高皮影的經濟效益
豫南皮影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經濟效益差,所以只有把皮影真正推向市場,才能長期發展。通過現代手段的改進和制作例如:在豫南地區的飾品市場、服裝、旅游區等推廣地區特色,讓更多的人把它帶出門外,這樣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贏得了自身的持續發展的潛力。
(三)基于文化,還于生活
要保持其生活、使用功能,就應該參與到現代人的生活中去,參與到設計領域,參與到創作領域,參與到教育領域。不能單純的成為靜止的藝術品,而更應該生活化、功能化。
(四)利用皮影自身特點動靜結合
利用國家提出的建立“國家非物質文化博物館”的優勢,在展覽靜態皮影的圖片時,可以播放虛擬的、動畫的皮影制作和表演等技術和方法;還可以在城市街道、商場、圖書館、展覽館等場所規劃出特定的區域,再結合皮影特有的表演形式,讓不同的人群去體會皮影的表演、操作以及工藝制作等。不能讓皮影像其他的民間美術一樣,停留在靜止的狀態,成為“標本”,失去其社會功能和藝術價值。
四、皮影藝術的創新運用
(一)、皮影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創新
1.皮影造型特征在影視動畫中的體現
在影視動畫的領域中找到它的足跡,老雕塑家趙樹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他們認為靈感就來自皮影這一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縱觀皮影的功能、造型藝術、表演技術、在到電影、電視、動畫的出現,后者是吸取前者的元素、經驗、才能使影視動畫脫胎于皮影藝術。像中國動畫的成功之作《大鬧天宮》就從各方面吸取了皮影戲的營養,表現出皮影戲的特點。《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就是利用傳統資源,贏得世界范圍的認可,贏得國際人的認可。如在春節聯歡會上《俏夕陽》皮影舞,這種形式的是真人在模擬、模仿皮影的造型、動作等,賦予生命感,又增加了空間效果。皮影造型就讓人們從中吸取很多皮影的價值,皮影不但給予動畫很多的啟示,還一直會助推著影視動畫的發展。因此,根據皮影對影視動畫的影響,提出創新的建議。
(1)運用現代影視聽技術。首先,屏幕可以多面化、多層化、多窗口化、移動伸縮化,即可以根據劇情的和場景的需要,對屏幕進行控制,通過不同的屏幕表現不同的場景;其次,可以運用二維、三維軟件進行豐富多樣的設計,采用不同顏色、不同風格、不同效果的平面背景或立體背景來輔助情節、烘托氣氛;再次,通過音響、多媒體等模擬聲響,使皮影演出更生動精彩。
(2)運用數碼技術。 運用數碼技術,首先可以對皮影角色造型加以豐富,使其形象更加豐滿、生動;其次可以實現面部表情豐富的變化以表達人物角色細膩的內心活動,引起觀眾的反響;再次,實現局部鏡頭多種角度的變化,與其他角色造型行形成對比,使畫面更豐富。
(3)與網絡結合。通過數碼技術制作皮影特色、皮影造型的動畫片、網絡游戲等,讓更多的年輕人是使用和觀看。還可以設計許多生動、活潑、個性化,具有皮影特色的虛擬表情頭像。利用QQ、飛信、短信、彩信時可以通過網絡手段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2.皮影造型特征與現代平面設計的交融
(1)元素的提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方式、思維方式在當代平面設計中有著很多很好的表現;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有著很好的體現與應用。把皮影的造型用在包裝當中,運用皮影的造型,加上平面設計的手法和形式美法則,在包裝中轉化和應用寓意其實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象征。皮影元素、圖形,在平面設計中值得運用和借鑒的方面很多,并傳遞給人們不同的情感。還突出地域的特征和代表性。
平面設計和皮影造型一樣都是平面二維空間里展示,屬于同一設計的范疇。例如,平面的標志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識別系統等各種出版物的封面、插畫設計等等。但是皮影傳統的制作手法和時間的界限,還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如果即想保留傳統,又要創新,只有把皮影的元素放在現帶的平面設計中,用電腦技術處理,運用現代技術,設計與傳統藝術的結合。
(2)手法的借鑒。皮影人的造型一般都是按正側面的雕刻 造型,在同一件皮影的藝術造型中,會出現平視、俯視、側視、仰視的不同角度被綜合在一個平面上的情況,以期產生立體感。平面設計也采用這樣的手法設計出優秀的作品。
皮影的陰陽刻虛實相生,也為民間美術的產生奠定思想和審美基礎。畫面有形的部分為“實”空間,無形的空白部分為“虛”空間。“計白當黑、寧虛勿實”講的就是畫面虛實對應的一種關系。現代平面設計在這種整體審美觀念的影響下設計構圖時應做到主次分明和簡潔明了。在平面設計中,設計師巧妙地運用“空白”這個設計語言。“空白”是設計師在創意設計中,按照設計畫面空間反思維的規律,經過周密構思所形成的想象空間。民間皮影中雕刻空白對于現代設計在形式風格有很強的啟示作用。
結語
從豫南皮影發展現狀的很不景氣,到面臨的困境,讓人擔憂,再提出傳承創新辦法和新的模式,皮影是不是會成為一種新的生命力仍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皮影的創新運用中發現,民間皮影中視覺語言對于現代設計在形式風格有很強的啟示作用。皮影造型對現代設計、動畫、視聽等藝術范疇也具有啟示作用,民間皮影藝術是包含造型、雕刻、工藝、著色于一體的民族藝術形式。帶著很強的民族文化,在具有民族的頭頂上承載著藝術的價值。如果想讓傳統皮影藝術傳承下去,走的更遠,必須有新的新生品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魏力群.中國皮影藝術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 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3] 李躍忠.中國影戲與民俗[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責任編輯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