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確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關系,推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統籌,努力形成以經濟的發展為國防建設提供充足的基礎保障,以國防的強大為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證的良性互動機制,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國防建設;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F0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4-0020-02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建設?!眹澜ㄔO與經濟建設,是一個國家發展騰飛不可或缺的兩翼,既是強國之道,也是強軍之策。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思想,必須在理論和實踐中認清兩者的辯證關系,促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協調發展。
一、以經濟的發展為國防建設提供充足的基礎保障
一個國家國防建設的水平和發展速度,歸根結底是由這個國家的經濟基礎、經濟資源、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因此,經濟建設是解決國防現代化問題的基礎,只有經濟發展了,國防建設才可能有充足的物質保障。
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軍費資源。無論是完成軍隊機械化、信息化的雙重歷史任務,還是實現打贏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目標,都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持。只有經濟增長快、經濟總量大、財政收入多,軍費撥款才能更好地滿足國防建設的需要。軍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部門,建設經費需求量大。由于軍隊的特殊性,不可能通過參與市場競爭的方法來獲得建設資金,而必須依靠政府財政保障。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穩定發展,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大,財政收入逐年增多,軍費撥款也在近幾年實現了連續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當前,我們面臨著實現國防現代化及完成軍隊機械化、信息化雙重建設的歷史任務,對建設資金的需求量相當大,這就更加需要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以便為國防建設提供充足的經費來源。
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現代化軍隊是技術密集型軍隊,武器裝備的每一步革新都是以科學技術進步及其運用為前提的。在以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制造和裝備威力大、精度高、可靠性強的兵器提供了更加先進的技術基礎,直接滿足了軍隊科學技術創新和武器裝備更新的需要。近年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帶動和促進了衛星、航天、電子、通信、網絡、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快速發展。我國原材料、元器件領域的高新技術產品呈快速增長趨勢,已經成為民用經濟和國防經濟的重要基礎。銀河巨型計算機的應用、神舟號飛船的試驗成功以及遙感技術、信息技術、數字移動通信等高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軍民兩用技術的發展進程。這些都為滿足國防建設的技術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人力資源。在高技術條件下,對建立在整體國民素質基礎上的軍人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人才資源,也越來越依賴于國民教育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建設所需人才資源也得到了極快的發展。據統計,30多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培養本科和研究生2 000余萬人,其中,博士生30萬余人,碩士生300余萬人。同時,我國的科技事業也在迅速發展,科技隊伍不斷壯大。從總量分析,我國從事科研開發和技術改造的人員居世界第四,大大高于印度、巴西和韓國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這一切都為軍隊在更大的范圍內選賢覓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渠道。因此,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依托,是國防建設所需要的財力、物力、人力和技術力量的來源和保證。
二、以國防的強大為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證
經濟決定著國防,國防依賴于經濟,已為人們所熟知。但國防對于經濟的發展又具不可忽視的影響,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國防建設能為經濟建設提供安全保障,提供經濟建設必須的環境,同時對經濟還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國防建設能為經濟建設提供安全保證?,F代“非接觸戰爭”打擊的主要目標,已經不僅僅是軍事目標,而開始向經濟目標轉移。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較強的軍事實力,沒有較強的威懾力,就會不斷受到外敵侵擾,難以安心從事經濟建設,甚至會遭到外敵入侵。在此種情況下,經濟建設的成果就會毀于一旦。中國古代的唐朝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鼎盛時期之一,“唐人”的聲譽,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放射著燦爛的光芒。唐朝為什么能在經濟建設上形成一個創造性的時代?主要是因為它有強大的國防,兵強國才富。近代,清朝的腐敗,軍備松馳,無力抵抗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終使中華民族經歷了一百多年慘遭帝國主義蹂躪的屈辱歷史。歷史的經驗教訓時刻提醒我們國防建設的重要性。
國防建設能為經濟建設營造和平的環境。馬克思曾經說過,軍人“雖然不生產谷物”,卻能“生產保衛”。馬克思的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國防建設對經濟建設的作用:生產保衛來保衛生產。強大的國防既為經濟建設提供可靠的保證,同時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安全穩定的環境離不開國防力量的強大,只有建設一支與我們國家地位相適應的強大軍隊,才能可靠地保衛國家安全,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一個國家如果具有強大的國防,能提供一個長期和平的環境,外國資本才能踴躍前來投資?,F代國際資本的流動,受風險因素的影響很大。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不能提供一個長期和平的環境,外國資本就會望而卻步或快速逃離。因為一旦發生戰亂,投入的資本難以收回,這是任何一個稍有頭腦的投資者都會考慮到的問題。作為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只有建設強大的國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才能夠成為穩定世界格局、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為維護國家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和平國際環境提供保證。
國防建設對經濟建設有巨大的促進作用?,F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民用技術與軍用技術的界限越來越密切,許多軍用科技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美國的許多“高、精、尖”的大社會化工程,都是軍用開發在先,成功后再民用推廣才獲得成功的。這樣,美國的軍事投入產生了一種軍民互動的“增殖效應”,軍隊成了國家發財致富的“聚寶盆”。就中國而言,如果沒有當年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就不會有今天秦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的并網發電;如果沒有二十幾年在載人航天工程上300多億人民幣的投入,就不會有現在高達3千多億元的產業拉動效應,也不會有為國際衛星市場發射30多顆衛星的豐厚商業回報。信息化軍隊所需的武器裝備,對高技術產業的關聯度和牽動力極大。說到底,世界性的軍事變革浪潮就是這樣興起來的。
三、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是當代中國的必然選擇
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對客觀規律的深刻揭示,標志著我們黨對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系,在理論和認識上都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對我國新時期的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協調發展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國家的綜合實力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地位和作用,未來國際間的競爭主要表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從綜合國力的構成看,其國防力無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哉f,“富國”和“強兵”是一個國家具有較強綜合國力不可或缺的兩翼。當今的美國之所以綜合國力位于世界前列,可以稱霸世界,根本原因在于經濟雄厚,軍力強大。這就說明,只有富國強兵,才能提高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而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是富國強兵的堅實基礎和可靠保證。如果我們偏重于任何一方,都將使綜合國力下降甚至使我國陷于危險的境地。偏重于國防建設,中華民族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偏重于經濟建設,一旦發生戰爭,我們就可能陷于被動。因此,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理論,必將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使綜合國力得以大大提高。
協調發展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建立鞏固的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一個國家即使富裕起來了,如果沒有相應的國防實力,其生存仍然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在當前很不安寧的國際形勢下,強調這一點尤為重要??v觀當今世界,以軍事實力為后盾謀取戰略和經濟利益的傾向日益突出。美國在我周邊地區投棋布子的步伐有所加快;圍繞海洋權益和島嶼主權的爭端日益突出,挑釁我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的事件時有發生。面對這樣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如果我們沒有鞏固的國防,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尊嚴就沒有保證。經濟建設即使搞上去了,其成果也可能因為外敵入侵而毀于一旦。因此,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將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安全保障能力,保證人民軍隊在任何時候都能從容應對國家安全所面臨的各種挑戰,為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堅強可靠的安全保障。
協調發展有利于形成社會發展良性循環。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能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發展的良性循環。軍民融合、軍民協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實踐路徑。經濟建設可以為國防建設提供經濟、科技力的支撐,從而增強國防實力。同時,國防建設還可以保障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雖然首先是為了滿足國防軍事領域的需要而問世的,但一經移植于民用領域,就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如雷達派生出電視、制核武器派生出新能源等等。經濟的發展,國防的強大,不僅為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有力的安全保障,而且為緩解我國經濟與社會、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的失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傊?,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是實現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
[責任編輯 杜 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