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國投新集公司口孜東礦建礦之初就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建設高科技、模板式、自動化礦井”的理念,在設計施工、設施裝備、管理模式、工廠環境、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各個方面,融入了許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從不同側面展示被中央媒體譽為“國內首對大型智能化礦井”的國投新集口孜東礦建設成果和廣大建設者的精神風貌。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指導;新型礦井建設
中圖分類號:F426.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4-0034-02
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實現了我們黨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要求,重在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科學系統的闡述。作為新型礦井建設,須重點把握“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徹底摒棄犧牲環境和勞動密集的傳統礦井建設模式。
口孜東礦口孜東煤礦是國投新集公司新區開發建設的第三對礦井,該礦井一期設計年產500萬噸,建成投產即實現機械化作業,數字化控制,信息化管理。同時,按照“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要求,口孜東礦完善勞動保護機制,體現和諧勞動關系,讓廣大職工實現體面勞動、彰顯“勞動崇高”時代精神,并逐步成為“人—工業生產—自然”系統和諧的現代工業生態文明礦井。從實踐結果來看,在技術創新、生態環境建設,及全員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實現的內在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一、秉承“新創精高”方針,首創中國煤炭建設史上多項第一
國投新集公司企業負責人曾就口孜東礦建設提出要求:口孜東礦作為公司建設大型高科技、模板式、自動化礦井最關鍵的一個試點,要保證投產時必須具備真正現代化礦井的雛形,并最終成為公司內部運用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樣板。在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口孜東礦大量引進國外礦井建設的先進理念、技術和裝備,積極改變落后生產工藝;另一方面,秉承時建劉莊煤礦新創精高宗旨,自主技術創新,催生出一系列創新成果,取得了多項全國煤炭行業首創性突破。
1.首創快速自動化掘進作業線,礦井生產配套國內外最先進工藝裝備。當前,處于基本建設向生產經營轉變過度時期的口孜東礦,各掘進作業線裝備了不同程度先進生產裝備,尤其是在西翼巷道掘進,更是配備整套由德國魯爾集團一整套的快速自動化掘進作業線,突出表現了四個方面自動化工藝和技術特點。一是掘進工作面迎頭采用德國達爾曼公司的雙臂鉆車及側卸式裝巖機,同時,采用德國GTA公司架棚機進行掘進支護工作;二是壁后采用德國OLKO公司的自動化物料充填技術和工藝;三是物流輸送系統采用柴油機單軌吊,工作面迎頭采用氣動單軌吊;四是掘進工作面出矸系統采用皮帶機、轉載機、自移機尾等自動化工藝。此套快速自動化掘進作業線,將在我國國內首次實現掘、錨、架、充填一體化作業技術,比傳統的掘進效率和支護強度將大幅提高。
2.首創地面集控中心“一鍵式”啟停,真正意義上達到全過程自動化及其遠程控制自動化礦井。按照“每一個系統環節都必須按照自動化理念進行設計與建設”定位,口孜東礦正在成為我國同類型礦井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過程自動化及其遠程控制的礦山。其主要特點在于,建成了參照德國魯爾集團(RAG)集控中心的建設模式,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調度監控指揮中心。24塊顯示大屏分3組,分別對首采工作面艾柯夫采煤機等的“一鍵式”開停操作、礦井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監測和控制、礦井的瓦斯監測、人員定位、地面生產系統、礦井的監視圖像等與礦井的生產調度、安全監測監控等有關的系統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測監控,有效實現了生產調度與監控執行的一體化。此外,工作人員借助于集控中心的應急廣播系統,實現直接與井下的采煤、掘進工作面載波電話聯網通訊,可以在集控中心直接發布控制命令,實現遠程自動化集控操作。
3.首創掘進工藝新突破,有力支撐了礦井各關鍵重要工程順利生產進度。該礦充分利用液壓鉆車、側卸式鏟車等機械化設備,綜掘機配合耙矸機,配合鏈板機及溜矸眼溜矸等連續出矸,施工方法向機械化連續作業方向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出矸能力。6月份在西翼軌道大巷施工中,當月完成進尺126.5m(斷面達37.41m2),創下了口孜東礦大斷面巖巷施工的月單進紀錄;9月份又完成掘進進尺106m的好成績。12月份,礦綜掘二隊EBZ200H綜掘機,配合德國臥底機破底清貨,在13-1煤采區膠帶機上山施工,首創同行業下山掘進方式、毛斷面23m2月最好進尺146.7m新水平;同月,礦綜掘一隊、綜掘三隊首創綜掘機工作面切眼刷擴方式,大大提高了切眼刷擴進度,為整個工作面設備安裝提前9天竣工、礦井按期實現安全高標準聯合調試爭取了時間。
二、栽樹留人,積極建造“人—工業生產——自然”和諧共進的現代工業生態環境
企業一切活動,都要服從“人-工業生產-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在環境建設上,口孜東礦本著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的原則,以多種樹、種雜樹、種果樹為特點,工廠綠化效果要求做到“以量勝奇、密不透光”,積極打造綠色環保型企業。
經過幾年建設,礦綠化面積已經達到18.5萬平方米,占整個工廠面積的25%。栽植各種喬灌木、花灌木、球類植物141萬余棵,小灌木類74萬株,草坪12萬平米,栽植的密度和總量超過了周邊地區任何一處生態園,完成了天然生態植物園式工業生態礦井基本架構。達到了建筑物由樹木聯接、消除了柏油路面不見一片黃土的綠化效果。呈現出大樹環抱,小樹環繞,層巒疊嶂,密不透光的特點。
在此期間,口孜東礦廣大職工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們按照“移樹無時,不讓樹知”諺語,一年四季忙于翻土、移裁、撒水、施肥,每片草,每棵苗,都注入了他們辛勤的汗水和深厚的情感。隆冬時節,為做到工程峻工一項,植樹綠化一片,他們堅持裁植適宜移植的樹種。為保證存活,他們移苗小心翼翼,生怕損壞主要根系;種植更是心細如絲,地膜蓋了又蓋,草苫扎了又扎;對特大、名貴樹種,為使澆灌浸透,日夜為之掛吊營養液。近乎百分之百的存活率,顯現了廣大職工對礦井每棵苗木無微不至的愛心和積極生態建設的熱情。
對于有不凡經歷的樹木、景點,廣大員工大都為其冠了名,編了故事,如“佑礦梧桐”、“竹林七賢”、“桃谷六仙”、“文母園”、“母子樹”等。到處密樹成蔭的工廠環境,使口孜東礦不僅是一個重要煤炭生產基地,更是廣大職工憧憬美好生活的一片樂土、一個自然天成的“氧吧”。
三、尊眾勞動,建立形成一套以人為本的勞動保護機制
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口孜東礦建設過程中,積累形成了以 “十大關注”為載體,以公司“集一萬二千個智慧,建和諧新集家園”為內涵的新集精神。正是由于在這種先進文化與時代精神兼備的經營理念指引下,廣大職工做到了自覺匯集力量,構建和諧礦井。
1.建立職工“受表揚,受尊重,自我價值實現”通道。為團結職工,凝聚職工,口孜東礦將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活動,延伸為使職工受表揚、受尊重、受激勵,實現自我價值需要的重要通道。為推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活動全員參與、常態化開展,口孜東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在政策激勵上,針對性地實施績效量化指標考核,對活動開展取得實效的單位,給予獎勵,當月工資兌現。二是在推行方式上,礦要求每個基層單位,對于提出技改意見的職工,一方面給予物資獎勵,另一方面設置專欄,每月將提建議的職工照片、建議內容、工種、姓名規范地張貼上墻,以此在精神上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三是在宣傳引導上,礦采取以每季度召開表彰大會的形式,對在活動中有突出貢獻和事跡的職工予以大力的宣傳和鼓勵,激勵和引導更多的職工參與到活動中來。
2.請職工入住“三星級快捷酒店式”職工公寓。 礦公寓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共11層,累計房間總數586個,可容納3 000人集體入住。每個房間按照“三星級酒店”標準配置,職工提包便可入住。超市、理發按摩房、乒乓球室、自助銀行、咖啡房、聯通移動通訊繳費等配套齊全。步入公寓,通透廣闊的接待大廳,彬彬有禮的服務,使每個入住人員頓感“中國第一對自動化礦井”員工的尊嚴和體面。“樣板式職工圖書館”、“煤炭科技圖書館”,廣大員工可喝著咖啡、聽著音樂、看著煤炭科技雜志,享受讀書的快樂。
此外,口孜東礦努力探尋贏得職工信任,穩定職工隊伍,實施科學管理的切入點。通過“每月一星”常態化評先機制和員工集體生日活動等,為職工建立了一條受表揚、受尊重、受激勵,實現自我價值需要的通道;通過嚴格領導干部作風紀律管理和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安全文化建設、基層黨組織思想陣地建設,使廣大員工利益、教育培訓得到有力保障;通過月度“標準化科區隊”、“標準化車間”、“標準化宿舍”區域文明創建考核工作,使廣大員工日常生產、生活在一個處處整潔、文明、有序的礦區環境之中。
口孜東礦通過吸收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提升效率;通過打造“頭頂籃天,腳踏凈土”優美環境,實現科學發展;通過建立完善尊重人、培養人、發展人、為了人的后勤服務體系,根本改變了傳統煤礦的工序和人們對煤礦的認識和理解。口孜東礦的這些成效,引起了國內重要媒體的廣泛關注。2012年礦井建成試生產之際,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播報聯播快訊《國內首對大型智能化礦井建成投產》,正式將口孜東煤礦命名為“國內首對大型智能化礦井”。國投公司董事長王會生評價口孜東礦:口孜東礦建成試生產,帶來的效益和效率是傳統的方法無法比擬的,帶來的影響和未來的技術革命也是傳統工藝無法比擬的。口孜東礦的建設成功,對于探索形成新時期煤礦建設發展模式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口孜東礦的順利建成投產,必將在我國煤炭行業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