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所在。企業文化作為新的管理科學已得到廣泛應用,并在企業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企業面對的不僅是國內市場,而且要與國際市場接軌。今天,在市場經濟快速增長和改革步伐加快的競爭時代,國際高層的競爭力已經是商品力、銷售力、形象力“三合一”的綜合力,而它又是以文化力為龍頭的。因此,在新形勢下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對促進電力企業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文化;建設;電力;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4-0041-02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電力作為一種商品,人們對于它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力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電力工業正在強化、深化企業改革,以效率和效益為中心,大力加強企業管理,轉變經營機制,突出服務意識,努力提高企業的綜合素質和市場競爭力。良好的服務已成為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電力企業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提升電力企業的良好形象和推動電力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企業文化的含義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養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核心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等。是企業理念形態文化、制度(行為)文化和物質形態文化的有機復合體,是企業各種活動及其結果中,所努力貫穿并實際體現出來的以文明取勝的群體競爭意識,并且表現為企業風采和獨特的風格模式。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底蘊與土壤,是企業打造一支高凝聚力的員工隊伍的文化手段。它對企業成員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加強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堅持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樹立員工正確的價值取向
企業思想工作可以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支持的保證,企業思想工作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其目的是確定企業價值觀,培育富有鮮明個性的企業精神和塑造良好的電力企業形象,其堅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原則,注重發揮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都是針對人的“軟”性管理方式,所以,在企業文化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以人為本,尊重員工,調動人的主觀性、積極性和生命潛能。當前,電力行業正經歷著向大電網、高電壓、高自動化和高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要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當今世界,生存與發展是企業永恒的的兩大主題,而企業能否生存與發展,關鍵在于能否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凝聚力,能否發揮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首先要為員工的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和空間,舉辦相關技術培訓班,極大地提高電力職工的技術水平、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其次是通過培育企業精神的形式,激勵電力職工愛崗敬業,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格局。同時,讓管理親和于人,讓管理者與員工融為一體,互相激發靈感,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是企業成功的必要保證。
2.堅持企業文化理念建立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企業文化建設是以企業領導人為核心的企業管理人員通過培訓學習、研討會、座談會等方式來進行的,所以,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可以借助于企業文化為載體,寓教于文,寓教于樂,不斷滿足員工對于提高政治理論、思想道德、科學技術水平和參與文體活動的多方面需要。同時,不斷強化企業文化的滲透力,更好地把“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到電網技術建設、安全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管理、人力資源、黨務工作等各個環節中,實現核心價值觀與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統一、與員工愿景和員工行為的和諧一致。
3.增強優質服務意識,樹立良好的企業服務文化理念。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深化和推進,將日益要求電力企業通過自己的優質服務去贏得市場、占有市場。因此,要求員工正確樹立起電力企業優質服務文化理念,努力踐行“誠信、質優、高效、規范”的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優化服務程序,注重服務細節,深化服務內涵,完善服務規則,滿足服務需求,強化服務承諾,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以一流的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多的服務價值。同時,通過創建“巾幗文明示范崗”、開展“創建文明行業,誠信建設年”活動等多種有效的措施,不斷完善服務管理、提高優質服務水平,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供電服務。
(二)導入健全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CIS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其主要思想是將企業的經營理念、行為規范和視覺識別系統分類,通過這一系統將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等文化通過員工的行為表現和整體的識別系統傳達給社會公眾,使企業得到社會公眾的理解、認同和接受,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使電力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1.利用企業理念識別系統(MI),強化管理。企業理念識別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的核心部分,市場定位和長期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的主導思想,也是行為識別(BI)和視覺識別(VI)系統展開的根據。是要經過對市場的周密分析及對競爭環境的細致觀察,結合電力企業當前的狀況來制定實施的,它形成了電力企業特有企業精神、企業愿景、企業宗旨、發展目標、發展戰略、人才理念、管理理念、經營理念、廉潔理念、安全理念和服務理念。這對電力企業建設發展樹立了鮮明的企業個性,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2.利用企業行為識別系統(BI),統一規范。行為識別(BI)是經營理念的進一步延伸,也是MI的確切實施,具體體現在公司機構設立、管理制度制定和員工激勵機制等方面。電力企業文化行業識別系統分為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兩大部分;制度文化包括高層管理必讀篇、黨群工作及黨風建設篇、企業文化篇、行政后勤管理篇、人力資源篇、財務管理篇、安全管理篇、項目管理篇、綜合管理篇;行為文化部分包括職業道德篇、行為規范篇、禮儀規范篇和服務規范篇。行為識別系統的建設不是員工自發的,它是規范員工行為的活動原則、工作程序、辦事規則、言行標準和行政紀律。制度和規范可以有效地使企業和員工的行為有章可循、規范統一,它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3.運用視覺識別系統(VI),提升形象。視覺識別是企業形象的靜態表現,是一種具體化、直觀化的企業形象表達方式。電力企業的視覺識別(VI)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大部分:基本要素和應用要素?;疽匕ㄆ髽I名稱、標志、標志色、員工服飾等;應用要素主要包括辦公用品、廣告牌、車輛標識、工作環境標色等。VI視覺要素是綜合反映電力企業整體的特色的重要載體,是企業形象外在的符號化的表現形式,電力企業以規范、合理、有效的形式把本企業的品牌標識體現在辦公、會議、營業、施工等場所,著力提升本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價值。
(三)提高員工職業素養,強化員工行為規范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行為規范是企業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行為規范包括的內容有:職業道德、儀容儀表、見面禮節、電話禮貌、迎送禮儀、說話態度、說話禮節和體態語言等。作為電力企業,要認清形勢,提高員工職業素養和行為規范,樹立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要通過企業文化的內涵打造企業的良好形象,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1.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注重宣傳效應。企業文化需要持之以恒的建設和培養,需要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因此,員工的思想文化、技術、技能、職業素養以及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和參與熱情,決定了企業文化水平和發展速度。電力企業要以工作簡報、墻報、網站、文體娛樂等多種形式報道本企業先進典型事例為主要渠道,通過舉辦培訓班、企業文化電視片、精品故事、十佳人物評選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大力推廣企業文化進總部、進基層、進班組、進現場、進崗位活動,增強學習企業文化氛圍和傳播。以規范、合理、有效的形式把電力企業文化和員工行為準則貫徹于辦公、會議、營業、施工等場所,著力提升員工的企業文化精神,進一步強化員工行為規范。
2.提高企業綜合素質,促進企業文化發展。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這種競爭是企業整體素質的競爭,它包括市場競爭、商品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信息競爭等。因此,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是促進企業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個企業在逐步建設自己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必然會促進企業整體素質教育不斷提高。一方面,會促進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更新設備,提高裝備水平;另一方面,會挖掘成員的內在潛力,調動員工的積極因素,啟發員工的創造精神,并按企業整體需要發展,從而推進企業的進步。對一個企業來說,要構建一整套系統的、優秀的思想文化、技術文化、管理文化、品質文化和娛樂文化,去統一管理者、職工的思想、語言、性格、行為以及價值取向,用高尚的企業文化造就企業員工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3.強化員工行為規范,提升企業文化品質。隨著近年來企業文化建設融入電力企業,強化員工行為規范,成為提高企業文化品質的必然選擇。企業文化不僅僅是一個理念,它是依靠每一個企業員工去踐行才能實現的。企業員工的良好行為規范能體現一個企業的精神面貌,能塑造電力企業的良好形象,能提升企業文化品質,從而促進電力企業文化從“形式化”走向“習慣化”,達到電力企業文化“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目標。同時,要制定《現場管理六規則實施細則》,讓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落到實處,保證本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真正取得實效。
[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