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新疆阿勒泰市的草地出現了大面積的退化現象。資料顯示,草原牧區的牧民人均純收入80%以上來源于畜牧業生產,草地退化嚴重影響了牧民收入的增加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新牧區的建設。因此,研究草地退化的影響因素,分析其影響程度的強弱,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對于防治草地退化與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具有現實可行的意義。
關鍵詞:畜產品;草地退化;阿勒泰市
中圖分類號:FS81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4-0103-02
新疆阿勒泰市草地為阿勒泰地區經濟發展,以及新疆畜產品供給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阿勒泰市草地的保護、合理利用和建設,關系到新疆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全疆畜產品供應的保障。阿勒泰市草地退化防治刻不容緩,責任重大。
一、新疆阿勒泰市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對草地退化的影響
阿勒泰市雖然擁有廣闊的草場資源,但是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并經過不斷的開發和利用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草場退化。這除了外在的人為原因外,草原生態系統自身的脆弱性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草原生態系統是自然系統的一部分,勢必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同時,草原生態系統本身具有不可消除的脆弱性。因此,氣候以及自然災害等客觀因素都會引起草原生態系統的問題。
1.降水偏少、氣候干旱
阿勒泰市因地處亞洲大陸腹地,屬于中溫帶亞干旱大區、干旱大區氣候帶,雖然水資源豐富但降水較少。在全球性氣候變暖的情況下,阿勒泰市的氣候呈現明顯變暖、增溫的總趨勢。在這種干旱、極端干旱區,氣候變化主要通過對水資源配置變化的作用而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因為干燥,空氣濕度低,云雨少,使得地面植被相對稀疏,一起風就塵土飛揚,尤其是戈壁灘上時時有風沙彌漫。這使草地生產經常處于一種受干旱威脅的不利狀態。這種缺水嚴重的狀況給牧草生長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使草地畜牧發展常常受挫。因此,當水資源極度缺乏時,就會直接打破草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加劇草地退化的進程。由于氣候和自然條件的影響,阿勒泰市面臨較為嚴重的缺水困難。
2.草原生物災害
2010年5月,新疆阿勒泰市1 900萬畝草場發生鼠害,給當地農牧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威脅。二是蟲害。新疆草地類型復雜多樣,在不同生態類型區均有與之相適宜的蟲害發生,2000年新疆草地有害蟲種類150種左右,阿勒泰市的草地有50多種,這導致草原生態平衡破壞,產草量降低,草場退化。三是草害。在可食牧草大量降低時,對牲畜有害和適宜性差的牧草大量侵入,使草地利用率下降。一旦牲畜采食了有毒有害植物后就會引起中毒,嚴重的會很快死亡。
(二)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對草地退化的影響
1.人為破壞
隨著人口逐年增多,人為破壞行為卻屢禁不止。人們對草原進行濫墾、濫摟、濫挖、濫采、濫伐等破壞性行為,造成了草原大面積灌木死亡。
2.超載過牧
目前,阿勒泰市夏牧場超載率12%左右,春秋草場超載率在20%—35%之間,草原生產力不斷下降。
阿勒泰市草地實際承載牲畜的數量遠遠大于理論上承載牲畜的數量,是理論承載牲畜數量的1.85倍。臨界承載牲畜的數量是218 000個羊單位,理論上承載牲畜的數量大于臨界承載牲畜的數量,實際承載牲畜的數量也大于臨界承載牲畜的數量,理論超載率為267.19% ,而實際超載率為578.97% 。實際承載牲畜的數量為1 480 154個羊單位,比理論承載量超載了679 616個羊單位,超載率為85.01%。比實際超載量超載1 262 154個羊單位,超載率579.24%。所以,在利用草地時出現的嚴重超載現象。
3.濫墾及濫伐
原本土壤肥沃、草地植被生長良好且平整的土地被當作宜農荒地,不斷開墾,用來種植糧食作物。阿勒泰市處于半干旱地區其自然條件比較惡劣,而且草地被開墾以后,多為粗放耕作。因此,過度開墾縮小了草地面積,增加了草地牲畜的負荷量,又引起草地植被的退化。據調查,阿勒泰市的河谷林面積為1.31 萬hm2,由于人們毀林開荒、超載放牧,還有砍伐林木用以取暖、做飯,導致了河谷林面積銳減。由于河谷次生林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水熱等生態條件隨之產生變化,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加速了河谷沙化、鹽堿化進程,從而引起草地退化。
4.開礦
阿勒泰市是我國西北邊陲重鎮,素有“金山”之稱,全國六大找礦區之一、新疆重點有色金屬開發帶,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豐富。但是,開采這些地下資源的過程中,頻繁的車來車往,人類活動,以及廢礦、廢棄物等堆積于草原上,對草地也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同時,采礦使得大面積草皮被破壞,草場上出現大量的坑穴、沙堆,形成大塊“斑禿”。
二、 退化草地的治理和改善的對策建議
(一)以草定畜,合理放牧
牧民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獲得利益,由于傳統習慣和一些技術上的原因,所以,一直以來牧民都只能通過擴大、增加養殖牲畜的規模和數量的方式,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這種方式的結果就是“草畜不平衡”。
(二)實行劃區輪牧、休牧和禁牧
輪牧是經濟有效利用草地的一種放牧方式,是按季節草場和放牧小區,依次輪回或循環放牧的一種放牧方式。休牧是指短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種在一年內一定期間對草地施行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禁牧是指長期禁止放牧。
(三)減少人為破壞,禁止濫墾濫伐及減少開礦的損害
對嚴重退化的草地,在加強治理的同時,可以采取生態移民的方式,減除對草地的破壞,緩解草地的壓力,使草原能夠得以休養生息。與此同時,開礦也會造成草地退化,針對這一方面可以采取盡量減少損害、損害后及時修補的方法,以此來治理和改善草地退化。
(四)發揮草場夏秋優勢,大力發展季節畜牧業
阿勒泰市是在冬春季節牧草嚴重不足的地區,冬春季節枯草期長,畜草矛盾突出,應大力提倡和發展季節性畜牧業。通過充分利用夏秋季草場牧草繁茂以及營養豐富的飼草優勢和幼畜生長、增重迅速的生理優勢,大搞牲畜育肥。在冬春季節,根據牧草產量及其變化情況,有計劃地控制和壓縮牲畜數量。這種經營方式不僅符合牧草生長的自然規律,減輕冬春草場壓力,防止過牧,緩解畜草矛盾,也符合少投入、多產出的經濟規律,加快畜群的周轉時間,提高牲畜商品率,實現保護草場和增加牧民收入“雙贏”的目標。
(五)人工草地建設
人工草地是一種高產的牧草生產系。通過“增草”來實現草畜平衡,緩解生態壓力。要以恢復草原植被、提高牧草產量、改良牧草品質為重點方向,不斷提高草原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以此促進草畜平衡,增加牧民收入,最終促使生態得到改善。阿勒泰市經濟信息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阿勒泰市新增人工草料地3.01萬畝,種植高產苜蓿1.43萬畝、青貯玉米4萬畝,分別完成計劃101%、102%和100%;改良草地2萬畝,新建青貯窖98座。在640臺地實施2萬畝補播改良。對10個草地類型共 19個樣地57個樣方進行了草地監測。
(六)草地改良
草地改良是指在不完全破壞原有天然草地植被的前提下,對草地施以劃破草皮、施肥、灌水、補播牧草、除莠等一種或多種提高草地生產力的農業技術措施進行改良的天然草地。可以通過淺翻輕耙、松土補播、封育和等措施進行草地改良。
(七)實行生態補償
加大生態補償的力度,可以嘗試把環境財政作為財政支出的一部分。注重資金的安排使用,應著重向草地保護方面傾斜。與此同時,應積極探索保護草地、防止草地退化的生態補償方式,從體制、政策上為其創造有利的條件。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和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支持草地健康、持續地利用,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發展人工草地,實行草地可持續發展戰略。
(八)充分發揮法律效
目前,草場的產權制度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草場產權界定不清、承包期較短以及草原流轉機制不健全等方面。實行草場家庭承包經營是草地生態建設和牧區經濟發展的一項基本政策。所以,固定草地使用權,落實草場承包責任制,把草地使用權長期固定給牧民使用,就會激發牧民建設草地、保護草地、合理利用草地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周華坤,趙新全,等.層次分析法在江河源區高寒草地退化研究中的應用[J].資源科學,2005,(7).
[2] 王關東.我國草地退化加劇的深層次原因探析[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6,(7).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