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資金流量迅速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資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課題。高校內部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編制與執行關系到高校整體資金使用與合理配置,是提高高校辦學效率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高校;內部預算;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4-0208-02
一、高校內部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編制時間長,編制效率不高
目前,我國高校內部預算編制與上報財政部門的“部門預算”一般不是同步進行的。高校內部預算通常在年終決算之后才開始編制,在寒假之后才能下達,有的甚至要到5月份才能完成。編制效率不高,使得下達前高校內部預算盲目執行,這必然會降低高校內部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從而影響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水平。
(二)分配不科學,缺乏論證
高校內部預算一般由校級預算和二級學院(單位)預算組成。校級預算由財務部門根據定額或標準編制,而二級學院(單位)預算則是由各二級學院(單位)根據往年預算申報基數,再由財務部門匯總并進行綜合平衡。這樣往往造成基數大多得、基數小少得的現象,使得各二級學院(單位)為了增加本部門預算而增加支出,以大量支出來形成大的預算基數,以確保來年可獲得更多的部門預算,從而造成各二級學院(單位)花的多則預算多、花的少則預算少的不公平現象。由于缺乏論證和預算編制方法的缺陷,往往使得高校內部預算分配不科學,還會造成嚴重的教育資源浪費。
(三)管理意識不強,隨意調整
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許多高校內部學院(單位)負責人由于預算管理意識不強,經常出現學院(單位)管理者不按預算安排資金的用途使用,僅從自己分管的部門或事務的需要出發,隨意批經費,管理意識不強,預算變更頻繁,預算執行剛性不強,形同虛設。同時還缺乏全校一盤棋的觀念,對于分配的經費認為是自己學院(單位)的經費,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顧部門預算安排,不管其他學院(單位)的預算情況,更不配合全校整體預算部署,缺乏科學的協調機制,影響學校整體資金預算的編制與執行。
(四)經費使用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監督
許多高校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認為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缺乏理財意識,缺少整體辦學效益意識。特別是各二級學院(單位)在使用預算經費時,不講究使用效益,購置的辦公用品或教學設備只買好的、貴的,并不顧實際需要,不管是否用得著,不管其他學院(單位)是否已有,可否共享,造成設備閑置或重復購置,經費使用效率不高。并且多數高校對預算的執行普遍缺乏有效的監督,在購買設備前缺少相關部門的整體規劃和可行性分析,致使高校內部預算盲目支出,隨意性大。
(五)缺少考核與績效評價機制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缺少預算經費使用的績效評價機制,對預算的使用情況不進行考核,忽視高校成本管理,或以支出管理代替成本管理,年終不知道各二級學院(單位)的預算經費支出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只是盲目地支出,盡可能使用完預算指標。同時,還缺少預算考核的獎懲機制,對于合理支出經費和節約使用經費的單位沒有進行必要的鼓勵與獎勵,對違規使用經費和造成事故的責任人也沒有給予必要的處罰,不利于調動各二級學院(單位)合理使用經費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
二、加強高校內部預算管理的對策
(一)制定內部預算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編制效率
高校內部預算從本質上說是高校年度工作的具體計劃,關系到高校各項事業的開展,因此,應制定和完善高校內部預算管理制度,以保障高校各項事業計劃的順利開展。在高校內部預算管理制度中,應規定高校內部預算編制與上報財政部門的“部門預算”同步進行,結合高校內部預算上報“部門預算”,這樣既能使上報的“部門預算”更切合學校的實際工作,使預算的制定與執行不脫節,還能保證內部預算在下一會計年度前編制完成。高校內部預算管理制度中還應規定對高校內部各二級學院(單位)負責人、財會人員等進行必要的培訓,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組織召開預算會議,明確預算的收支范圍、編制原則、程序和編制方法,提出明確的工作任務和具體要求,明確學校與二級學院(單位)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的職責和權限,統一口徑,整體規劃,以確保預算編制質量和編制效率,為學院整體的財務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二)依據高校成本核算,合理編制內部預算
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是預算管理的基礎。在實際工作中,高校應當改進內部預算編制方法,打破傳統的“基數+增長”的預算編制模式,改變多花多得、少花少得的現象。我國高校應當實行教育成本核算,制定統一的成本核算和成本配比方法。高校應當依據成本核算結果來科學地編制內部預算,以保證各專業(層次)學生培養成本為原則,將每生每年所需的直接培養成本作為各二級學院(單位)的預算額度進行分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應當依據學生培養的實際需要合理使用經費,適當調整,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三)加強宣傳,提高領導的預算管理意識
隨著高校的財務改革不斷深化,高校財務部門應當加強宣傳內部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學校及各部門領導的預算管理意識,讓他們認識到預算管理是高校整體經濟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用嚴謹的態度對待高校內部預算??茖W編制并嚴格執行,加強部門預算管理,積極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加強監督指導,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高校財務應當在內部控制制度中增加內部預算管理控制制度,將高校內部預算的研究論證、過程控制和分析評價等措施納入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工作范圍,加強對各二級學院(單位)內部預算管理的監督指導。同時,加強學校各項資產的管理與監督,建立資產管理信息庫,對于學校各項資產的存、管、用等情況詳細登記,對變更情況隨時調整,樹立全校財務工作一盤棋觀念。對于各二級學院(單位)所需的辦公用品及教學設備,可以通過資產管理信息庫中的信息,合理確定是否必須購買、有否閑置情況、能否資源共享,以避免閑置或重復購置,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當然,各二級學院(單位)也應自覺接受學校的財務監督,樹立學校整體經濟管理意識,從各部門角度出發,積極參與學校內部預算的管理,努力開源節流,為部門理好財,提高部門的資金使用效益。
(五)建立考核與評價機制,調動教職工參與學校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建立高校內部預算管理的考核與績效評價機制,將各二級學院(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與學校的內部部門考核、個人績效評價相掛鉤,對于盲目支出或違規支出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處罰,對于合理使用經費、節約經費或對預算分配及管理提出合理建議的單位或個人進行適當獎勵。通過這種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學校各部門及全體教職員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維護高校內部預算的嚴肅性和有效性。
高校內部預算是一項系統工程,是高校實現各項事業發展目標的基礎。要做好高校內部預算管理工作不僅需要高校領導創新管理觀念,提高預算管理意識,還需要制定高校內部預算管理制度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使預算管理真正的有據可依,通過科學的機制來充分論證、合理分配、全面控制高校內部預算。同時,高校財務部門也應與時俱進,緊跟高校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學校整體預算分配與執行過程中充分發揮財務監督和管理作用,并且通過建立內部預算管理的考核與評價機制調動全校教職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真正地實現高校內部預算管理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提升學校的綜合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 鄧智瀚.高校二級學院財務管理初探[J].中國外資,2008,(10).
[2] 王希文.試論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下高校預算分配制度改革[J].財會通訊,2010,(8).
[3] 賀相英.淺議高校內部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大開發,2011,(9).
[4] 張敏.加強高校內部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J].今日科苑,2010,(2).
[5] 毛建青.我國高校內部經費分配與財務管理制度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9,(9).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