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學生管理工作直接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的基礎和關鍵。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的,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新思想、新觀念不斷產生,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新問題,因此,須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并用合理科學的辦法加以解決。
關鍵詞:大學生;管理;思想道德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4-0238-02
大學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培養,將影響著祖國的未來。大學新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發展、完善時期,因此,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和關鍵。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的,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大學生管理工作中一項極為緊迫的重要任務。本文就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略作探究。
一、當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實行和深入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新思想、新觀念不斷產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新問題。
1.功利性強、集體意識淡薄
如今的大學校園也同樣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學生崇尚金錢主義、利益至上,只考慮自己利益,集體觀念缺乏,用他人對自己有無利益去取舍與他人關系。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和集體意識有待加強。
2.以自我為中心、抗挫折能力弱
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成長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日益提高的新時期,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給他們的成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的同時卻造成了他們多數個性要強,只顧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寬容之心,更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與他人相處,團結協作能力差,應對挫折能力差。如當今社會不斷出現的青少年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矛盾就大打出手甚至暴力犯罪或遇到一點點挫折困難就尋短見自殺等行為。
3.自律意識不強、虛榮心嚴重
少數大學生缺乏自律意識,沒有紀律觀念,如有些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上課時間隨便進出教室,甚至逃課等行為;有些學生不顧自身家庭經濟條件盲目和周圍同學攀比吃喝穿用,以致額外增加家長經濟負擔等。
4.過分依賴網絡
隨著我國濟水平的提高,電腦對學生來說已不再是個奢侈品,而虛擬的網絡世界可以滿足這代學生的各種設想,因此,大學生網絡成癮現象格外嚴重。他們將網絡作為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徑,有些學生甚至到離開了網絡就沒法生活的地步,。據調查統計網絡是大學生獲取社會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
二、解決辦法
一方面,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國家、高校和家庭全社會的責任和目標;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成長過程中自身存在的問題,無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僅是高校一個方面的任務,也是國家和家庭的應盡的職責和義務。要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的大學生,加強對大學生的管理,國家、家庭和高校就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國家方面
國家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大學生培養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首先,要明確我們黨的遠大理想和長遠目標,堅持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學生的頭腦,增強大學生對我黨和國家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其次,應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大學生正處于人生關鍵時期,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將指導其人生的方向和目標,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和基礎。最后,應該對大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教育,使大學生在學習祖國老一輩英雄人物事跡和領略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擁有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大學生自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樹立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的遠大志向。
2.家庭方面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發展最重要的基地和源泉,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父母不僅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是從小就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正確的為人處事方法和良好的道德標準。作為家長首先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模范作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道德觀念,而不能過分溺愛學生而對任何事情都毫無原則的縱容他們。
3.學校方面
學校應切實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首位,大力加強和改善各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首先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高校要從多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充分利用和發揮好好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對大學生進行正面教育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作用。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單純停留在課堂講授知識上,而是必須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過感化、熏陶等各種途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念和行為習慣。教育并不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也不是簡單的道德說教。教育要拋磚引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因此,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通過提高學生的認識,幫助他們形成明確識別善惡美丑的能力,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同時,還要通過各種課內課外活動,陶冶他們的情感,鍛煉他們的意志,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信念,養成良好的習慣。其次,還應該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積極引導大學生自覺地養成自律自省的意識和知恥改過的觀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明確辨別是非榮辱,自覺加強自我約束,使優良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成為他們主動的人生追求。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有目的地開展該項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大學生的人生準則,激發大學生的崇高精神追求。最后,應該重視和加強校園網絡建設,積極占領網上思想陣地。高校要適應和把握網絡社會呈現的新變化和新特點,增強時代意識,主動占領網絡陣地,適應網絡載體的運作特點,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便更好的為大學生管理服務。如利用學校網絡平臺發布社會主流意識和宣傳大學生中的模范事跡,提高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狀況,或建立高校論壇,使大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使教師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學生管理工作者利用網絡可以更好地實現與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管理、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
[2] 高志勇,鮑志芳.2008級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分析——以南開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5).
[3] 鄭少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方法研究[M].大連:大連海事學院出版社,2006.
[4] 管永前,周成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問題與對策——來自北京部分高校的調查[J].晉中學院學報,2008,(5).
[5] 馬強.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所采取的對策,www.qqwwr.com/staticpages/20100717/q...2013-3-26.
[6] 林文強.網絡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3).
[7]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編.新世紀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