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6名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家經過兩年的精心研究,完成了一項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內分泌學研究。該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家居用品中廣泛存在的溴化阻燃劑、塑化劑、雙酚A等致癌物可能會損害人體,導致癌癥、哮喘和不育等病癥。那么,人們應如何規避這些致癌物的危害呢?
1.含有塑化劑的致癌物
此類致癌物包括PVC地板、油漆等裝修材料,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玩具、雨衣、鞋類、浴簾、信用卡等日用品,包裝袋、保鮮膜等食品包裝及發膠、口紅、指甲油、乳液等化妝品。塑化劑也叫增塑劑(多為鄰苯二甲酸酯),常用于生產塑料制品及橡膠、黏合劑、樹脂、電纜等的生產過程中。研究發現,塑化劑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人們若大量地攝入塑化劑可能會干擾內分泌系統的功能,若長期攝入此物質會引發激素失調,降低免疫力和生殖能力,誘發癌癥。孕婦若過量攝入此物質可造成胎兒性別錯亂。小兒若過量攝入此物質可誘發性早熟。此外,塑化劑還會損害肝臟和泌尿系統的功能,誘發心血管疾病,破壞人類的基因,并將受損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為了規避塑化劑對健康的危害,人們應采取以下措施:①盡量少用塑膠產品。禁止兒童把塑膠制品放入口中。②不用塑料容器裝酒、油及其他食物。如果一定要用塑料容器盛裝食物,應盡量選用印有三角標志,且三角里標有數字“1”的塑料容器,并將其放在陰涼通風處保存。塑料制品上若標有“PVC”,說明其中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在使用時應更為謹慎。③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不能用保鮮膜將食物(尤其是肉類食物)包起來。大多數保鮮膜中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一旦接觸油脂就會釋放有害物質。④在裝修房屋時應盡量選用鋼質、木質的家具和地板。在使用日常用品時若聞到其散發出較大的異味,說明其中含有高濃度的污染物,應果斷棄用。⑤不可讓小兒使用過軟、過小、摸起來油膩黏稠或有刺鼻氣味的塑料制品。
2.含有雙酚A的致癌物
此類致癌物包括餐具、水壺、奶瓶、罐頭、眼鏡片、手機、電腦、購物小票等。雙酚A可使塑料產品變得無色、透明、耐用、防摔,故在制造業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是,人們若長期接觸雙酚A會誘發不孕癥、心臟病、糖尿病和肝病,甚至可誘發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雙酚A一旦被人體攝入就很難分解,并可能發生變異,產生新的有毒物質。為了規避雙酚A對健康的危害,人們應采取以下措施:①雙酚A在高溫環境下更易釋放出來,因此不可用塑料杯裝沸水,不可用塑料袋裝熱食。②彩色塑料袋大多是用回收塑料制成的,含有大量不穩定的雙酚A,因此不要用彩色塑料袋裝熟食。③在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要使用微波爐專用碗。④在購買塑料制品后,要用溫水將其浸泡數日,以促使其釋放出雙酚A等有害物質。⑤超市小票中往往含有雙酚A,因此在接觸超市小票后要及時洗手。
3.含有溴化阻燃劑的致癌物
家用電器的外殼、地毯、涂料、沙發坐墊填充物等家居用品中均含有溴化阻燃劑。溴化阻燃劑是一類含溴的有機化合物,主要被涂抹于物體表面以防止其因過熱而起火。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此類化合物可通過多種途徑侵入人體,在人體內長期積聚,干擾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誘發癌癥,造成小兒過度活躍、學習困難、成年男性精子質量下降、患上不育等病癥。目前,歐洲各國均已禁用溴化阻燃劑制造家居用品。我國的阻燃標準沒有歐洲國家嚴格,而溴化阻燃劑的阻燃效果又是最好的,因此我國制造的一些家具中依舊含有溴化阻燃劑。為了規避溴化阻燃劑對健康的危害,人們應采取以下措施:①在選購軟體家具時,應首選亞麻、羊毛面料的產品。②應定期打開居室的門窗通風,或在室內放一些可以吸收溴元素的植物(如蘭花等)。③沙發、坐墊等含有海綿的物品中一般都含有溴化阻燃劑,一旦發現此類物品的外層包裹材料有破損應立即進行縫補。④在購買家電產品時,應盡量選擇帶有“ROHS”標志的產品。此類產品大多不含溴化阻燃劑。⑤在選購窗簾、壁紙等家居產品時,應首選含有磷化阻燃劑,而非溴化阻燃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