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是金代著名的醫學家,中醫“金元四大家”中“寒涼派”的創始人。有一次,年逾花甲的劉完素帶著眾弟子上山采藥,忽遇狂風驟雨,回家后即患了重病,發高熱,寒戰,不停地咳嗽,痰液濃稠。弟子們為他服下葦莖湯、桔梗湯等進行治療,均不奏效。正在這時,劉完素的摯友張元素(中醫易水學派創始人)前來探望,見到他病重便取出一種草藥,并對他說,此藥曾救治多人,甚為靈驗。劉完素頭目昏花,看到那藥似乎是三白草,便想:“此藥清熱利水,消腫解毒尚可,怎能治我的重癥?”正在猶豫之際,一名性急的弟子已經接過此藥,劉完素不好意思當面阻止,只好由他拿去煎湯。不一會,那弟子便把藥煎好了。劉完素看到這碗藥湯色如紅茶,氣味辛香,才知這藥并不是三白草,便將其服下。他連續用藥治療3天后,果然熱退痰消,咳嗽減輕,病情化險為夷。病愈后,劉完素立即派人請來張元素,當面向他道謝,并請教他所賜妙藥究竟為何物。張元素從藥筐里找出一束這種鮮草藥,室內頓時滿是魚腥氣。張元素說:“此乃蕺菜,俗稱魚腥草,功能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消癰排膿。此為鮮品,其氣腥臭,陰干后腥氣消失。此前送老先生者為干品也”。劉完素聽后,深感此藥之奇妙,遂將其性狀、功能、主治等認真記下。此后,劉完素在為肺病患者治療時便經常使用魚腥草,屢見奇效。
魚腥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陰濕地帶或水邊。福建人喜歡吃它的嫩葉,貴州人喜歡吃它的根莖,成都人愛吃它的全草。中醫認為,魚腥草味辛、性寒,可入肝經、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祛瘀生新的功效。《滇南本草》中說,魚腥草可“治肺癰咳嗽帶膿血,痰有腥臭,大腸熱毒,療痔瘡。”《分類草藥性》中說,魚腥草可“治五淋,消水腫,去食積,補虛弱,消鼓脹。”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魚腥草的主要有效成分魚腥草素對卡他球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外,魚腥草還有抗病毒、增加腎臟的血流量、利尿、止血、鎮靜、降壓、提高免疫力、促進組織再生和毛細血管擴張等作用。在臨床上,魚腥草的應用非常廣泛,常用于治療以下疾病:
1.可治療細菌性痢疾
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減輕腸道受到的刺激、緩解腹瀉癥狀等作用,因此可有效治療細菌性痢疾。用此藥治療細菌性痢疾的方法是:取鮮魚腥草、鮮馬齒莧各150克,白糖少許。將魚腥草和馬齒莧洗凈,絞出藥汁,調入白糖,每日服1劑,分2~3次服下,連續用藥3天為1個療程。
2.可治療陰囊濕疹和一般濕疹
魚腥草具有利水、消腫、通淋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療陰囊濕疹。用魚腥草治療此病的方法是:取新鮮的魚腥草100克(或干魚腥草50克),擇洗干凈。將1000毫升的清水煮沸,放入魚腥草煎煮3~5分鐘,待稍涼時用干凈的紗布蘸取藥液擦洗患處,每日早晚各用藥1次,連續用藥5~7天,直至患處干燥,滲出液停止或減輕,瘙癢消失為止。用魚腥草治療一般濕疹的方法是:取鮮魚腥草、松樹內層皮各等分,將其切碎,搗成爛糊,用紗布包緊。將此藥包加熱,用其揉擦患處皮膚(藥包越熱,療效就越顯著,但切不可燙傷皮膚),可每日用藥2次。
3.可治療習慣性便秘
臨床實踐證實,有煩熱、口渴、小便黃赤、大便燥結難下等癥狀的實熱型便秘患者若使用魚腥草進行治療可取得理想的療效。用魚腥草治療此病的方法是:取魚腥草5~10克,用沸水浸泡10~12分鐘,代茶飲用,每日服1劑,連續用藥10天為1個療程。
4.可治療牛皮癬
臨床實踐證實,使用魚腥草治療濕熱型牛皮癬可取得理想的療效。用魚腥草治療牛皮癬的方法是:取鮮魚腥草、土大黃、土槿皮、大葉蓮各等份。將上述藥物切碎,搗成爛糊,用紗布包裹數層,用此藥袋揉擦患處至發熱為止,每日用藥數次。
5.可治療肺部疾病
魚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是傳統中醫治療肺癰、咳嗽等肺部疾病的要藥。用魚腥草治療肺部疾病的方法是:取鮮魚腥草36克,桔梗12克,甘草6克,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劑,分2次服下,連續用藥7天為1個療程。
6.可治療偏頭痛
魚腥草具有鎮靜、降壓、提高免疫力、促進組織再生和毛細血管擴張的作用,因此可有效地治療偏頭痛。用魚腥草治療偏頭痛的方法是:取魚腥草、地骨皮各30克,用水煎服。陰虛火旺者加枸杞子、桑椹子各30克,熱盛體實者加生石膏30克,大黃10克。
曾有一段時間,魚腥草被制成注射液應用于臨床。但少數患者在注射此藥后出現了胸悶、心悸、呼吸困難、重度藥疹、過敏性休克等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有關的調查結果發現,這種魚腥草注射劑之所以會導致過敏反應,是因為受生產工藝技術的限制使這種注射劑中含有大量的雜質以及植物蛋白,而與魚腥草本身的藥理作用無關。所以,魚腥草用于湯劑、成藥、食療是不會出現這些問題的。本品入藥時,鮮品宜后下,不宜久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