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美國退休人員協會》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在一項為期15年,涉及10萬名退休女性的研究中發現,與情緒悲觀的人相比,開朗樂觀者的死亡率可降低14%。對此,美國長壽研究專家丹·比特納教授指出,在美國,有數百名高齡老人都是名副其實的“快樂壽星”。長期擁有幸福感是老年人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老年人應如何增強幸福感呢?下面就介紹一下比特納教授總結的9個可增強晚年幸福感的妙招:
1.居住在陽光充沛、環境舒適的地區
研究發現,人們若生活在陽光充足、依山傍水的環境中,其身心的健康狀態可得到顯著的改善,生活幸福感也會顯著增加。此外,老年人若居住在有休閑場所的住宅區也會感覺更加幸福。
2.有點存款
研究發現,人們無論購買多漂亮的新物品,其產生的新鮮感也無法維持1年以上。但經濟保障永遠不會過期。因此,老年人在有些存款時能擁有更強的幸福感。
3.早睡早起
美國北得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臨床研究中發現,睡眠質量良好,能夠早睡早起的老年人會感覺更加幸福。與健康的老年人相比,發生失眠的老年人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幾率可分別增加10倍和17倍。此外,美國阿勒格尼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生活不順,壓力倍增,情緒低落的人若每天睡45分鐘的午覺可取得降低血壓和改善心情的效果。
4.采取正確的身心放松方式
美國馬薩諸塞州身心醫學研究所所長赫伯特·本森博士指出,老年人若要長期保持生活幸福感,就應掌握有效的減壓措施,及時緩解精神壓力。練瑜伽、打太極拳都具有放松身心、抑制壓力激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平穩心跳、降低血壓、增強消化系統功能的作用,它們是老年人首選的減壓方法。美國梅奧診所專家布倫特·鮑爾博士指出,老年人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減壓方法來放松身心,例如,背痛者應常練瑜伽,血脂異常者應常練氣功,抑郁癥患者應采取音樂療法,心臟欠佳者應經常練習深呼吸,免疫力差的人應經常練習吟誦,失眠患者和偏頭痛患者應嘗試采取針灸療法。
5.學習新的知識
英國的神經生物學家米勒在一項臨床研究中發現,與學歷較低的人相比,學歷較高的人在晚年會有更強的幸福感,而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識的人在晚年幸福感最強。米勒還指出,老年人的機械性記憶能力雖比年輕人差一些,但理解性的記憶能力卻有所增強,因此其學習能力并不差。
6.與知心人相伴終生
研究發現,與未婚的老年人相比,已婚的老年人在生活中擁有更強烈的幸福感。長久的婚姻不僅可緩解人的精神壓力,而且可減少人罹患某些疾病的幾率。
7.多幫助他人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與從來不參加公益活動的人相比,每周都參加社區服務或去醫院做義工等公益活動的人生活幸福感更強。另一項研究結果則顯示,與給自己花錢相比,大多數人在花錢幫助他人時會感覺更加幸福。
8.養寵物
一項研究成果顯示,與從來不養寵物的人相比,養寵物的人血壓更正常,血液中應激激素的水平更低,在平時心情也更加愉快。
9.交個快樂的朋友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的社交圈子中每增加1個快樂的好友其自身的幸福感就會增加9%,每增加1個不快樂的朋友其自身的幸福感就會降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