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吉林市科協每年的科普經費不足90萬,這種條件下怎樣做科普?
王德林:科協組織其實臥虎藏龍,總有人希望干一些有價值的事,我只想告訴科協系統的朋友們,即便沒錢、沒權、沒資源同樣可以做有意義的事,而且應該做、能做。
雖然電子科普畫廊不可能包羅萬象,況且沒有一種渠道會滿足百分之百的受眾。我們現在還剛起步,前面的路還很難走。但不能因為難而不走。
只要方向是對的,即便從小事做起,“小而美”的事一樣值得堅持!我愿意和大家分享心得,并且一直在倡導:硬件資源共享、科普項目共商、有效成果分享。
我認為,科協人要想做好科普,必須具備五項綜合素質,即策劃、創意、整合資源、執行力、總結宣傳的能力。就是說,既要有跑龍套的心態,當主角的表演能力,還要有當導演的組織能力,當制片人的調動資源能力。
《科技生活》:電子科普畫廊與傳統科普宣傳欄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王德林:社區科普電子畫廊與傳統的科普宣傳欄相比,匯集了電視和戶外傳媒的功能優勢,一是投資少、見效快、覆蓋面廣;二是不受空間限制,可直接掛到墻壁上,選址及安裝都比較容易;三是通過電子視頻進行內容播放,在宣傳形式上直觀形象、生動活潑、視聽同步;四是信息容量大,可以反復播放,通過聯網可以進行終端控制,內容更新方便快捷,便于管理且成本低。
《科技生活》:運營新媒體需要建立怎樣的思維意識?
王德林:作為欠發達城市,建設運營新媒體科普資源會遇到很多困難,資金、技術、人力資源以及長期運行所需的經費支持等。如果沒有科技意識,就不能主動抓住新科技帶來的市場機會,不懂得選擇技術成熟,建設成本低與維修服務相對容易的新媒體。
此外,還要有市場、投資意識,要考慮投入產出。總之,要算經濟賬,要建得起,運行得了,不能成為負擔。比如,LED需要較大的電費及上網費用。而制作適合播放的科普專題片等也需要財力支持,這些費用如果只依靠科協的經費支持,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在設計科普新媒體的運營方案時,委托專業的廣告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不但可以負擔日常運營的費用,而且還可以收回部分投資以便擴大規模和更新設備。
《科技生活》:科普資源市場化還存在哪些制約因素?
王德林:目前面臨最大的難題是規模化,最大障礙是科普新媒體建設的投入問題。
首先,大部分電子科普新媒體都必須形成一定規模才能發揮作用,這樣就需要比較大的投入,所以,基層單位進行科普新媒體設施建設需要有各級政府資金的支持。
其次,科普新媒體的運行需要一定的直接費用,在沒有形成規模或者沒有找到合適的市場化運作主體前,需要政府支付一定的運營成本,否則基層單位就不能放開手腳創新應用科普新媒體。
另外,科普資源需要國家層面統一開發,或者由國家組織立項,由相關企業和單位開發在全國范圍內共享,否則,科普新媒體的海量播放能力與基層單位自己組織的資源開發能力之間的矛盾很難解決。
更重要的是,科普資源的市場價值需要規模化,需要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統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