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是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技術中心的一名研究員。今年2月,她榮獲“第二十一屆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稱號。而她,還曾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黨的十八大代表。
“科研無捷徑,工作無小事。”這句話是王莉娜的座右銘。十五年來,她憑借著一腔熱情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完成了一系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研究。
滴酒不沾的王莉娜,卻干起了“以酒為生”的行當。
1998年,王莉娜剛到燕京啤酒集團,就接手了色譜的研究。那時,該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王莉娜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陸續開發出21個啤酒色譜分析方法,制定了百余個指標的企業內控標準。
2004年,公司準備申報中國綠色啤酒食品。由于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王莉娜一次次跑到相關審核與檢測機構,學習綠色食品工藝控制基本要求,以及檢測關鍵項目。整整兩個月,她每天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沒睡過一個好覺,常常別人早晨上班時,她還兩眼通紅地守在儀器旁。辛苦沒有白費,由她整理好的檢測報告,讓公司申報一次就通過了審核。
也許你不知道,啤酒的口感,也有指紋圖譜。而王莉娜,就是這項研究的主導者,她讓全國的燕京啤酒,都保持了清爽的特有口感。
燕京在全國擁有40家生產企業,生產過程的細微差別,會導致產品的味道和質量不同,而同一款啤酒出現這種狀況,會影響在消費者心中的口碑和形象。如何保持各企業產品風味質量一致性,以及啤酒特有的清爽純正口感,正是企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在啤酒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物質,如醇類、酯類、氨基酸類等,大約有上千種。物質種類和含量不同,啤酒的口感也就不同。王莉娜的工作,就是要控制啤酒中的這些物質,以保持啤酒口感一致。
有人形容,王莉娜的工作相當于品酒師,不過在她看來,二者雖然有相似之處,但比起人的味覺來,機器要更精確、更靈敏。這就要求她在做實驗時,須格外細心,因為一個細微的差別,就可能導致結果偏離目標。
2002年,王莉娜建立了“風味指紋圖譜”。各個公司生產的啤酒,存在哪些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對照譜庫,就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判定。這樣一來,對那些口感異常的產品,就能提前做出預警。
隨著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王莉娜將更多風味指標引入“指紋圖譜”,現已可深度剖析啤酒里近百種揮發性香味,這在啤酒風味“指紋”分析技術研究上,代表了中國啤酒行業的最高水準。
除了自我要求嚴格,王莉娜還以身作則,影響和帶動身邊每一個人。她創造了很多機會,專門挑選一批肯于動腦、積極性強的新生力量,來承擔一些小型項目,手把手地教,不厭其煩地講。經過王莉娜的培養,很多年輕的技術人員,在工作中迅速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