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園林模型制作作為園林設計課程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體會園林設計空間的概念,而且可以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體現了課改的理念。
關鍵詞:園林設計;教學方法;模型制作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0-120-02
在教學過程中園林設計方案通常主要是通過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等圖紙來表達設計意圖,表現設計方案,收到一定效果。但在實踐教學中,筆者發現有很多缺陷,諸如,很多學生對于園林布局缺乏空間想象力,對地形、各景物的體量大小、比例及色彩等缺乏客觀的認識,只能憑主觀的想象和推測來進行景物布局,尤其是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一味地讓他們通過圖紙來掌握園林設計的方法是不現實的。為此,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筆者嘗試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用模型來表達園林設計方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參與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能夠通過模型制作可以將自己的設計意圖及想法很好的表達出來。
1 園林模型制作的方法及特點
1.1 材料的選擇范圍廣 首先在教學中模型制作材料的選擇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構園要素去搜集所需材料,如:模型基座可以是泡沫板、木板、塑料板等,也可以用沙盤做基座;園林建筑可以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廢棄材料來制作,譬如用過的一次性筷子、雪糕棍,廢棄的紙盒、飲料瓶等,也可以用竹子、樹枝等植物材料制作;園林小品也可采用泡沫板、插花花泥、橡皮泥等材料來制作;園林植物可以用海綿、泡沫板及干的插花用的花泥來制作,也可直接在室外采集園林植物的枝條來表現。
1.2 制作方法簡單易掌握 園林模型的制作方法很簡單,我們生活中很多材料,通過按比例縮放的方法將各個構園要素組合在一起,將立體的園林空間表達出來,對學生來說比較感興趣,也容易掌握。如我們在對居住區綠地設計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居住小區中心小游園設計就用模型制作的手段來進行教學,其教學效果很顯著。
首先讓學生進行小游園的初步規劃設計并確定方案,這是模型制作的前提。確定小游園布局形式,建筑風格、地形、園林小品、植物等的布置,將方案繪制在圖紙上。
其次是基座的制作。用廢棄的泡沫板來做基座(其上的園林建筑小品及園林植物都很容易固定),將設計方案描繪在泡沫板上。
第三是園林要素的制作及其固定方法。根據圖紙比例尺寸依次制作各個構園要素并將其固定在基座上。水體根據描繪的范圍及水體深度用切挖法完成,然后涂上顏料,地形用堆砌的方法來完成,根據地形設計要求,將水體切挖出來的泡沫堆砌用膠粘在一起而成。園林建筑小品的制作,根據設計意圖,用自己身邊的很多廢棄材料通過改變材料一些特性然后組合設計,將建筑比例、色彩、材料等表達出來,如花架的制作,可用一次性筷子根據設計按比例截成小段固定綁扎完成,或結合其他如雪糕棍或牙簽制作等也可用較勻稱的樹枝或者竹子截成小段通過綁扎完成。再如園椅可用硬紙盒或KT板制作,然后將建筑小品固定在基座上。樹木、花卉、綠籬及草坪的制作,園林樹木、花卉、綠地都可以用海綿、泡沫板及插花用的花泥來制作樹冠部分,并根據樹木顏色涂以顏料,用牙簽或小木條制作樹干,組合固定在基座上,也可以直接采集園林中葉片較小的樹木的小側枝條根據比例制作,其效果更為逼真。假山置石可以用泡沫板制作。
第四是草坪的制作。草坪可以直接在泡沫板上涂以綠色或者用揉碎的花泥均勻的灑落在泡沫板上,也可用苔蘚鋪在泡沫板上來表現草坪。
1.3 可直觀表達設計方案 學生通過將各個構園要素模型組合在一起,以立體的園林空間組合來直觀的將自己的設計方案呈現出來,利于分析其設計是否合理、構思是否新穎等。
2 模型制作的重要意義
2.1 培養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及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一味讓學生通過手工制圖或計算機繪圖來表達設計方案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隨之而降低,對于專業的興趣也日漸消減。通過模型表達設計方案對于學生來說是充滿新鮮感的,能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收集材料及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帶著問題去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2.2 加強學生對園林設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應用 園林模型不但可以表現園林各組成要素單體的形象、色彩及質感,更能直觀的表現出園林的空間布局、景觀的群體形象及各景物之間的比例尺度。通過模型制作,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園林設計的相關理論知識,如園林建筑小品設計時,首先通過模型可以將建筑小品的體量、結構、質感和色彩直觀地展現出來。其次,建筑小品與其他構園要素之間的比例關系也能很好的體現出來,通過應用進而加深對園林設計理論的理解。
2.3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模型制作可以讓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園林模型中各個構園要素由學生自己設計并將其通過手工制作出來,然后按照設計構圖將其固定在基座上,通過這一系列繁瑣的工序,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
2.4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各個構園要素的制作中,材料的收集,模型的設計制作,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索,充分的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大膽創新。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其中學生在完成園林景墻設計與制作時,材料選擇非常之廣泛,如用泡沫板、竹子、花泥、硬紙板等來制作完成,景墻的設計藝術效果非常好,再與其他的構園要素組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文化氣息和底蘊的園林景觀。應用類似于手工課這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可以喚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5 增強學生團隊協作意識 在模型制作教學過程中最好分小組學習。要求各小組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模型的制作,如繪圖技能好的可以完成基座上描圖的任務,好動的可以讓其根據設計方案收集制作各構園要素材料的任務,動手能力強的完成園林建筑小品制作的任務等等。這樣可以營造一種工作氛圍,使每個成員都有一種歸屬感,有助于提高團隊成員的協作意識和工作效率,在這種團隊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增進了同學之間友誼。同時通過團隊之間的競爭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3 結語
模型制作是園林設計的一種表現手法。在教學中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最主要的是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了,真正實現了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學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通過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學改革的理念。
參考文獻
[1]謝洋,朱文琰.模型制作輔助園林設計[J].建筑科學,2008(19):102.
[2]彭敏,劉衛星.現代園林教學開設園林模型設計制作課程的探討[J].湖北林業科技,2001,2:32-33.
[3]王珊珊.園林設計中模型制作的探討[J].科技信息,2009(6):319.
[4]樸永吉,周濤.園林景觀模型設計與制作[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