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多年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的基礎上,按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要求,對泰花5號花生的播前準備、播種技術、覆膜技術、田間管理、收獲標準及田間檔案記錄進行了逐一描述,以便在高產高效的同時,保障早春雙膜菜用花生產品的質量安全。
關鍵詞:早春;雙膜覆蓋;菜用花生;栽培技術規程
中圖分類號 S56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3-33-02
花生是江蘇省傳統高效經濟作物,是泰興三大傳統特色產品——“豬、油、酒”之一。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的變化,鮮食菜用花生成為餐桌上的寵兒。 在早春利用兩層塑料薄膜的增溫效應,可將花生的播期提前到3月下旬,上市時間提前到6月下旬到7月上旬,填補了市場空白。菜用花生一般產莢果400~450kg/667m2,市場價格為5元/kg,純收入為1 300~1 500元/667m2,大大提高了花生種植效益。因此菜用花生成為當地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種植面積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發展菜用花生,既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又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但是因沒有統一的生產技術規程,種植效益和產品質量不能保證,為此泰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針對市場的需求和農村的實際情況,圍繞早春雙膜覆蓋菜用花生生產開展了一系列栽培試驗。通過早春雙膜菜用花生播期試驗,明確在早春5日滑動平均氣溫穩定在13~15℃時即可播種,蘇中地區一般為3月下旬;通過早春雙膜菜用花生密度試驗,明確早春花生的最適栽培密度為每667m2種植10 000~10 500穴,成苗21 000株~23 000株;通過早春花生肥料運籌試驗,明確了早春菜用花生經濟施肥量,即每667m2用優質草雜灰1 500~2 000kg或腐熟畜糞肥2 000~2 500kg或水糞2 500~3 000kg,667m2用15-15-15高效復合肥25~30kg,尿素5~6kg;通過早春花生病蟲害防治試驗,明確早春花生用藥種類及次數,保證了產品質量安全。經過多年的試驗,示范,已形成較為全面的早春菜用花生培技術體系,起草制定了早春雙膜覆蓋菜用花生生產技術規程,于2012年通過江蘇省質監局評審并發布實施。該規程的發布實施將對菜用花生的標準化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1 播前準備
1.1 地塊 選擇地勢高爽、排灌良好的沙土、沙壤土田塊,統一布局,集中連片種植,避免重茬。
1.2 品種 選用早熟中等或偏大果形品種,如泰花1號、泰花3號、泰花7號等,其種子質量必須符合GB4407.2-1996要求。
1.3 整地起壟 整地要求地平土細。壟寬72~75cm,高13~15cm,壟面寬45~50cm。播種前2d~3d完成起壟。
1.4 種子處理 剝殼前曬種2d。選雙仁飽果、飽粒作種。播前每667m2用50%可濕性多菌靈粉劑50g、600g/L吡蟲啉懸浮種衣劑40g兌水300~400mL,混勻后均勻拌種仁,晾干即播,注意避免陽光直射。
1.5 基肥 667m2用優質草雜灰1 500~2 000kg或腐熟畜糞肥2 000~2 500kg或水糞2 500~3 000kg,667m2用15-15-15高效復合肥25~30kg,尿素5~6kg。耕翻前一次性施足。
2 播種技術
2.1 播種時間 早春5日滑動平均氣溫穩定在13~15℃時播種,其中大果形品種為15℃,中小果形品種為13℃,蘇中地區一般為3月下旬。
2.2 播種深度 深度為3~4cm,播后切忌踩壓。
2.3 播種密度 壟距72~75cm,穴距18cm,每穴2粒、3粒相間播種,667m2種植10 000~10 500穴,成苗21 000~23 000株。
2.4 播種墑情 壟內0~15cm土層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簡易的確定方法為:手抓耕層一把土,捏起來能成團,站立后落在地上能散開。
3 覆膜技術
3.1 地膜 選用寬90cm的地膜。覆膜后垂直打孔播種,并在孔上方蓋一把肥細土。
3.2 第二道膜 選用寬2.0m的薄膜,每2壟蓋1幅。直接覆蓋在第一道膜上方,四邊壓緊。
4 田間管理
4.1 通風 出苗后,視每天氣溫狀況,于晴天上午9:30后,揭開拱膜兩端通風,降低拱膜內溫度和濕度。
4.2 揭膜 4月28日~5月5日,幼苗頂土后生長至拱膜時,于傍晚前揭去拱膜。揭膜前通風煉苗。
4.3 清溝理畦 每次大雨后清溝理畦,確保雨止田干、畦無積水。
4.4 控旺防倒 花生主莖高度達到32~33cm(或主莖復葉數達13張~14張)時,每667m2用花生超生寶(下轉71頁)(上接33頁)50g~60g兌水50kg噴霧。
4.5 病蟲草害防治 (1)主要病害:早春雙膜覆蓋菜用花生病害主要為苗期根腐病、莖腐病,后期葉斑病。苗期病害防治首先通過選用健康無病種子和種子處理預防,其次對大田于發病初期,667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g兌水1 000kg灌根。后期病害于發病初期,667m2用波爾多液50kg均勻噴霧。
(2)主要蟲害:早春雙膜覆蓋菜用花生蟲害主要為地老虎、蚜蟲。地老虎以幼苗期發生為主,采用糖醋液或堆草法誘殺。連續3~5d。蚜蟲防治首先采用黃板誘蚜器誘殺,同時當穴平均蚜蟲數達10頭以上時,每667m2用10%可濕性吡蟲啉粉劑15~20g兌水50kg噴霧。
(3)主要草害種類:花生田間主要草害為馬唐、蟋蟀草、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及馬齒莧、小藜等闊葉雜草。防治方法:覆地膜前667m2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100mL或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80mL兌水50kg噴霧進行化學除草,中后期人工拔鋤田間雜草。
5 收獲適期
當飽果率達50%~60%時,適期收獲。
6 記錄
對花生一生使用的全部投入品、田間操作管理和主要天氣狀況進行建檔記錄,并將記錄保存至少2a以上。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