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闡述合肥園林綠化和分析管養體制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改革完善的措施;結合合肥森林城現狀,提出了合肥森林城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園林養護體制;改革;森林城市;合肥
中圖分類號 S73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3-81-03
合肥市委市政府2005年掀起全國有重大影響力的大拆違風暴,2006年實施“三大推進”(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戰略,按照空間布局拉開合肥“十一五”城市發展大幕,并取得輝煌成果。“十二五”更加快速發展之勢銳不可擋。2011年8月安徽省關于巢湖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原巢湖市,其中大部分合并到合肥市,使得合肥面積擴大,人口增多,合肥成為唯一擁湖的省會城市,實現通江達海,揚帆遠航的夢想。合肥適時調整空間布局為1331模型,努力打造合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戰略名片。如此快速發展,導致園林行業原體制已不能適應新形式的需要。合肥市委市政府經過深思熟慮,果斷決策,于2012年底將原市林園局管理的部分單位下劃到各轄區。2013年初各區委區政府在安頓好下劃單位人員同時,積極投身到全市開展的綠化大會戰工作中,爭先恐后抓緊本轄區綠化項目的建設,為合肥市創建森林城市目標共同努力。因此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1 合肥森林城市建設現狀
合肥作為首批國家園林城市,始終沒忘“園林”這張城市名片,不甘落后,其實已經落后。2011年提出合肥創建森林城市目標,2012年合肥聘請中國林科院對《合肥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并通過專家評審,確定了“江淮錦繡森林城市,環湖魅力新合肥”的森林城市建設定位,提出了“一湖一嶺、兩扇兩翼、一核四區、多廊多點”的空間布局。最近又提出886增長行動計劃,即中心城區著力構建8河(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派河、四里河、板橋河、二十埠河和店埠河),8湖(巢湖、天鵝湖、翡翠湖、南艷湖、柏堰湖、五咀湖、方興湖和少荃湖),6片森林公園(大蜀山森林公園、濱湖濕地森林公園、塘西河金斗公園、牛角大圩生態公園、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森林公園)。為森林城市建設指明了目標和方向,并在發展理念、組織形式、管理體制、建設機制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實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創新舉措,得到了國家林業局的充分肯定。合肥連續多年實施的綠化大會戰、實施“五森”工程,為創森打下堅實基礎。截至2013年9月,全市森林面積快速增加至17.04萬hm2,林木綠化率達36%,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5.2%,綠地率達40.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8m2。合肥森林城市建設主要指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據市行政主管部門介紹合肥今后4a內每年還要新造林2萬hm2左右。如此一來,合肥人的“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合肥夢一定會實現。
2 合肥市園林原體制存在的問題
2.1 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統籌全市綠化建設的關系不順 各縣區、開發區各自為戰開展綠化建設,沒有一個統籌管理機制。因為不是市局出資,因此市局難以監管。即使監管,各自未必聽從。這樣導致項目建設標準有高有低,質量有好有差,最后出現效果不佳時,領導和市民就怪罪林園局。市林園局在這種形勢下很被動,很尷尬,很委屈,形成不作為的印象。另外,近幾年來,市政府把全市綠化權交給市重點局,只是叫市林園局參與監管,同樣會出現上述現象。市林園局在建設中不是主持工作,而是協助工作。市重點局本身事務較多,又何以顧及綠化呢?即使能顧,但重點局都是道路、橋梁、土建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包括監理也是這樣,而非園林綠化方面的專業人才。目前合肥道路綠化是打包在道排施工中,有些道排單位找一個草臺班子拿個綠化資質就可以施工了,施工完了管護跟不上,這樣就難以出效果。因此合肥的綠化建設出現關系不順,統籌不力現象。
2.2 合肥市林園局統管全市綠化養護的精力不足 大建設的綠化項目到期以后都移交市局管護,市局通過招標進行管養。合肥道路這些年快速發展,建成區面積迅速擴大,綠化的戰線長,面積大,僅靠市局的一兩個處室去監管已是力不從心了。因此平時的檢查考核只能走馬觀花,只能側重于主要道路、公園、廣場的監管,抓一些面上的事務。另外,合肥的養管經費較低,養管企業通過惡性競爭獲取養管權。近年隨著物價上漲,管理成本較大。時常有養管企業投入不足,同時抱有僥幸心理與監管部門玩藏貓游戲,即使考核不合格扣除部分養管經費也無所謂,曾經有家公司被逐出合肥市場,但改觀不十分明顯。綠化管養企業沒有從大局出發,從合肥園林事業發展角度出發,缺乏責任心、自覺性,如此亂象對合肥創森工作有較大影響。同時還涉及一些侵綠、占綠、毀綠等破壞行為,難以及時制止。因為有執法權的城管多側重于市容環境衛生事務,兩部門不能及時高效融合,協調一致,導致綠化成果的保護工作不力。
2.3 合肥市園林管理包袱較重 由于歷史的原因,合肥市林園局下屬有十幾個單位,分別是全額、差額、自收自支性質的事業編制。各單位經營狀況有好有差,普遍人員多、負擔重,人員結構老化,思想保守,抱有吃大鍋飯意識,不思進取,難以適應新形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生存發展面臨許多困難。在行使政府職能方面有時充當建設的運動員,管護的教練員,考核的裁判員,統籌的指揮員,集四權于一身。因此包袱較重,難以自拔,必須重新厘清,輕裝上陣。
2.4 綠化隊伍建設和管理體系不健全 綠化隊伍是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主力軍,這些隊伍素質的高低,技術水平的高低,責任意識強弱等,直接影響綠化作品質量的好與差。目前合肥企業大小有幾百家,不僅各自為戰,而且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低,沒有制定相關先進的、配套的、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3 園林管養體制改革應采取的措施
3.1 加強思想教育,樹立合肥大園林理念 合肥提出“大湖名城”的戰略發展目標,那么園林行業必須以合肥大園林發展理念適應新形勢。因此應加強全市園林行業從業人員思想教育,深刻認識園林管養體制改革的意義,樹立事業心、責任心和進取心,積極投身合肥園林事業的跨越發展。同時合肥市要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制度、法律法規等管理體系,為園林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讓園林主管部門擁有統籌大局的權力。全面增強市民建綠、護綠的意識,加大執法檢查和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共同為生存環境群策群力。
3.2 必須充分發揮縣區政府對園林工作積極作用 綠化項目分布在全市各縣區,由縣區政府管理起來更方便快捷。因此市里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人、事、物等權力下放各縣區,有利于園林事業更好地發展。但縣區政府必須做到: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園林,創造本區域上下聯動參與建綠護綠的良好氛圍,提高街道社區、市民保護環境、美化家園的意識。二是建立和完善區一級園林行政主管機構職能,充分發揮下劃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形成從區域綠化規劃、方案設計、施工監管、養護考核、應急搶險、執法檢查等方面規范的工作機制,協調區一級其它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作用。三是區級政府必須根據自身所處位置和相關園林綠化指標情況,按照合肥綠地系統總體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要有效投入,依目標有序實施,逐步改變本區域生態環境不足的現狀,為安徽生態強省、合肥創森目標打牢基礎,發揮最佳生態效益。
3.3 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促進合肥園林全面均衡發展 由于歷史的原因,各縣區經濟狀況、所處位置、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別,因此必須搭建學習交流平臺,應客觀認識問題,差別化目標考核,差別化實施獎補,充分調動各縣區的積極性。學習交流一方面學習別人的好做法、好經驗,找出自身不足和差距;另一方面增強緊迫感、危機感、使命感。市級園林主管定期發布公平、公正考核結果,年終獎補及時兌現,并實施問政問責辦法。同時應對各區域不均衡現狀,提出全面發展目標,讓園林事業發展成果惠及每位市民。
合肥園林管養體制改革現已實施,但必須措施到位,讓改革凸顯更好成果。今年以來,各區積極實施部分干道綠化提升改造,老舊小區景觀環境整治,以及各縣特色的重點亮點工程項目建設。如包河區的濱湖森林濕地公園,蜀山區的四季花海,瑤海區的濱河公園,廬陽區的三十崗濕地公園等,真是精彩紛呈。讓我們充分發揮改革的強大動力,早日實現合肥森林城市目標。
4 合肥森林城建設的對策
4.1 提高思想認識 全市上下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實踐,做到可持續發展。尤其重要一點就是領導要高度重視,提出發展大目標,由各縣區有計劃實施。目前這方面的工作正在踐行,但我們必須看到踐行的好成果,還必須做好長期戰斗的準備。
4.2 加大規劃建設統籌力度 合肥創森工作的綠文章應由市林園局總負責,曾有領導說過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從城市綠地系統的總規劃到各縣區具體項目建設要把關審查、監督考核,不能多頭管,出問題就扯皮。建議合肥向先進城市學習,建立綠色圖章制度。如開發商小區綠化覆蓋率縮水,最后驗收交房時不予通過,使得房子不能出售,這樣就能保障綠文章建設的良性循環,保護市民購房的消費權益,維護主管部門的權威。同時要注意發揮專家的作用,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堅持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因為園林是有生命的。
4.3 加強專業隊伍的治理整頓 目前合肥的綠化施工企業很多,但專業性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公司僅幾個人員也是公司,這樣的公司資質能否達標,必須全面治理一次。另外,還必須組織園林技工的培訓學習。現在不僅是園林技工人數少,而且有技術的不在崗,在崗的沒真正技術,大多就是農民工,技術水平低,且多數為老弱病殘者。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4.4 增強公民愛綠護綠意識 必須加大宣傳力度,適度采取強制措施,嚴格懲罰,營造愛綠護綠氛圍,增強公民的意識,提高公民的素質。愛綠護綠工作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職責,假如公民沒有很好的生態觀念、環保意識;職能部門沒有全面的長期性、常態化監管力度,綠化成果無法保護,那么合肥創森工作目標就很難實現。目前存在有門面占道經營,拉掛晾曬侵綠現象;有市民亂穿綠帶毀綠現象;有在公共綠地和小區綠地占綠毀綠種菜現場;有偷倒垃圾占綠毀綠現象;有亂摘花果偷苗現象等。這些現象反映公民愛綠護綠意識淡薄,必須盡快治理。
4.5 建立健全監督考核機制 園林體制改革后,行政主管部門職責更加明晰,但必須發揮監督和考核職能,對各縣區項目建設過程監督好,項目成果考核好,這兩個環節十分重要,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牢牢把握(下轉93頁)(上接82頁)住。針對年年財政投入,收效甚微,甚至有虛假數字現象,2013年7月合肥市政府出臺了《合肥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考核暫行辦法》的文件,非常及時。讓全市從事園林行業工作的人有一個統一執行的標準,對指導工作實施有積極的作用,同時應該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嚴格執行。
參考文獻
[1]實現從綠化層面向生態層面的提升[N].經濟日報,2011,3.
[2]從園林城邁向森林城的理論思考[N].安徽園林季刊,2012(4).
[3]合肥有望拿“國家森林城”牌[N].合肥晚報,2013,3.
[4]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明年能逛新的濕地公園,池州成皖首個國家森林城市[N].合肥晚報,2013,9.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