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中國經濟問題和挑戰“保持著清醒認識”
10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深化改革開放,共創美好亞太》的重要演講,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我們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抱著堅定信心。中國將給亞太發展帶來更大機遇。
習近平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理由有四點:第一,信心來自中國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內。第二,信心來自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第三,信心來自中國經濟的強勁內生動力。第四,信心來自亞太發展的良好前景。
習近平表示,我們對問題和挑戰保持著清醒認識,正在采取穩妥應對舉措,防患于未然。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在進行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國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總的是要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改革,通過改革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新華網)
李克強:推動中國-東盟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合作
10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第16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并與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共同主持會議。會議就深化中國-東盟關系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合作框架設想,達成廣泛共識。
李克強在講話中指出,當前中國與東盟關系已進入成熟期,合作已進入快車道。中國和東盟要進一步深化兩點政治共識,一是推進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戰略互信,拓展睦鄰友好;二是深化合作的關鍵是聚焦經濟發展,擴大互利共贏。雙方應把握機遇,推動中國-東盟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合作。
李克強強調要推動以下七個領域的合作:一是積極探討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二是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進程;三是加快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本地區金融合作與風險防范;五是穩步推進海上合作;六是加強安全領域交流與合作;七是密切人文、科技、交流等合作。
中方提出的兩點政治共識和七個領域合作,是中國新一屆政府對今后十年中國-東盟關系發展的政策宣示。(新華網)
俞正聲:實現中國夢,離不開56個民族、13億人民戮力同心、團結奮斗
10月9日,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會見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時表示,組織少數民族參觀團到祖國內地參觀學習,讓少數民族同胞親身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對于增進民族團結、增強“四個認同”意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具有重要意義。
俞正聲指出,少數民族參觀團成員都是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模范代表,都是奮斗在基層和一線的先進人物。我們需要千千萬萬這樣的模范,希望各行各業涌現更多這樣的模范。
俞正聲強調,黨的十八大確定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離不開56個民族、13億人民戮力同心、團結奮斗。
他希望大家繼續模范地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繼續模范地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更好地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讓更多群眾在發展中得到實惠;繼續模范地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新華網)
趙樂際:繼續高標準嚴要求 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趙樂際近日強調,要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運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聯系點專題民主生活會經驗做法,繼續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住教育和實踐兩個關鍵,把思想教育貫穿始終,把整改落實一抓到底,推動全黨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趙樂際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事關黨的建設的一系列根本問題,為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重要遵循,為進一步嚴格黨內生活、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以更大決心抓好整改和相關工作。要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細化整改方案,深化專項整治,以重點突破推動作風整體好轉。整改情況要向群眾公開,讓群眾評判。要總結用好聯系點經驗,抓好省級其他班子和省直部門、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