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羅提出科學管理開始,傳統的管理學就在有意無意地倡導我們創造復雜精妙的管理方式與組織架構,似乎越精妙復雜,才越沒有漏洞,越完善有效。在營銷活動中也以為精密的手段可以更加吸引消費者及避免被對手復制。為消費者提供產品時也受到這種思維的影響,覺得產品越復雜精密或多功能,消費者才會覺得物超所值。其實,這些都是受周圍環境和習慣思維影響所形成的一種錯覺。
事實往往是一個企業最初能夠生存與發展,靠的就是簡單,即簡單專一的商品、簡單高效的業務流程,簡單明確的管理方式。當企業逐步變大,在無形中一點點開始變得復雜,組織龐大,層級眾多,員工也越來越多時,效率卻越來越低;市場營銷手段也逐步豐富,對應的是投入的增加,而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甚至是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也越發的復雜,雖然功能強大,看似物超所值,但是使用麻煩的產品卻并不一定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
當我們在經營活動中被復雜的事物搞得焦頭爛額時,靜下心來,會聽到在市場亂局的背后有一個質樸的聲音在告訴我們——經營的大道來自簡單。還記得金庸筆下描寫的“獨孤九劍”嗎?只有簡單的九個招式,每個招式都因為去掉了繁瑣花哨的動作而變得異常簡單,簡單到沒有任何破綻。在經營活動中我們也有必要去思索,當復雜給我們帶來的不是高效率與無懈可擊,而是效率低下、資源消耗等各種問題的時候,我們試著把問題想得簡單一些,也許問題就真的變簡單了。
復雜的背后應該是簡單的
一個復雜事物的背后往往有一個簡單的本質,之所以復雜,多是我們自己主觀地把簡單本質包裹起來,使清晰而簡單的本質變得復雜難解。法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說過:“我只會做兩件事,一件是簡單的事,一件是把復雜的事情變簡單”。能夠制造與解決復雜事物的人只能叫聰明人,能夠制造簡單并把復雜的事情變簡單的人才是擁有智慧的人。
一家國際知名日化企業和中國一家小日化工廠分別引進了一套同樣的肥皂包裝生產線,但是投入使用后卻發現這套設備自動把香皂放入香皂盒的環節存在設計缺陷,每100支皂盒中就有1-2個是空的。這樣的產品投入市場肯定不行,而人工分揀的難度與成本又很高,于是,這家跨國大公司就組織技術研發隊伍,耗時1個月,設計出了一套重力感應裝置:當流水線上有空肥皂盒經過這套感應裝置時,計算機檢測到皂盒重量過輕以后,設備上的自動機械手就會把空皂盒取走。這家公司對于為這臺設備打的“補丁”深感得意。而我國那個小工廠根本沒有研發資金與實力去開發這樣的補丁設備,老板只甩給采購設備的員工一句話:“這個問題你解決不了就給我走人!”結果這位員工到舊貨市場花30元買了個二手電風扇放在流水線旁,當有空皂盒經過開啟的風扇時就會因為很輕而被吹落。問題同樣解決了。
這個故事是在一次聚會中聽一位老板講的,不管真實性有多少,但是給我們的啟示卻很明顯——有時是我們自己把問題搞復雜了,或是沒有看清亂象背后的簡單。在充滿變數與博弈的市場中,我們的思維很容易被環境所影響,在復雜中掙扎,把原本復雜的事物變得更復雜,陷入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制造出兩個問題的怪圈中。以市場營銷為例,廠家為了能更好地銷售產品,于是找來代理商幫助分銷商品,代理商覺得為了更好地銷售商品就要找更多的幫手,于是代理商的下面又有了更多個下一層級的分銷商,這樣的思維一直往復,渠道變得龐大細長。廠家得意于自己構建的這個精密龐大且井井有條的組織。雖然層級眾多的渠道會增加一些成本,但是廠家卻覺得這樣可以換來大量的銷售與穩固的市場地盤。這樣的渠道模式被絕大多數企業所采用,而不斷的改進措施也多在強化掌控力度,調動渠道積極性等方面下功夫,如加進管理制度、制衡機制、獎勵措施等附件和補丁,使結構更加復雜。卻沒人考慮這樣復雜的渠道結構是否可以簡化。雖然近年來很多企業與工商管理課程提出要渠道扁平化,但是,卻沒有人像邁克·戴爾那樣早,那樣徹底地改變固有思維,大膽提出廢除渠道環節,廠家直接與消費者對接的理念,并開創出戴爾獨有的直銷模式。就是這個在當初傳統營銷管理理論中根本無法成立的模式,成就了今天個人電腦品牌世界第一的企業。
和渠道層級的原理一樣,我們在內部管理時也覺得為了有效管理,必須增加管理者的人數與部門、層級,結果造成了組織龐大臃腫,推諉扯皮現象滋生,人力成本巨大,工作效率卻越加低下等問題。經營戰略的制定時也往往覺得越深化、復雜,就越可以強化我們的戰略意圖與作用。但是,看一看通用電氣、沃爾瑪、微軟、英特爾等世界級的公司,他們的經營戰略都非常簡單,他們成功的原因并非因為多么精妙復雜的戰略,而是因為簡單的正確與有效的執行。當我們注意到這點并進行反向思考,就會發現,往往簡單才是我們成功經營的有力注腳。我們在企業管理中無法全部完成管理工作或做出錯誤的決策多是因為被繁雜的事物所累。這就像我們很難在沙堆中準確地發現珍珠一樣,我們被太多繁雜無用的沙子蒙蔽了雙眼。如果我們能從復雜、精密等于優秀、卓越的迷思中走出來,把繁雜的事物過濾掉,關鍵要素就自然顯現出來。這樣一來就可以集中精力去抓管理中的核心部分,效率提高,正確率也會隨之提高。簡化工作流程,簡化不必要的規定,減掉不必要的會議,減掉多余或是不特別重要的層級。營銷工作中試著去掉一些花哨的環節,廣告簡單、渠道簡單、商品簡單、銷售簡單,當真能夠這樣簡單時,其實就是非常的不簡單。當一切變得簡單后,我們會感受到輕盈、清晰帶來的好處,也會感受到簡單的力量。
簡單的背后應該是復雜的
把事情變復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卻很復雜。前面提到的要盡可能去掉繁雜,追求簡單,指的是首先不要自己制造麻煩,而后懂得篩檢掉各種無用繁雜的表象,使簡單變得有力。但是,不論在營銷工作還是管理工作上,能夠做到簡單其實并不簡單,簡單的背后需要極其復雜的系統作為支持。
Google就是一個表面極其簡單的網站,最初谷歌的網站界面上線后招來了業界的嘲笑,認為Google浪費了寶貴的首頁資源,因為,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都是把主要心力投注在首頁之上的。他們認為,Google這樣簡陋的頁面注定會失敗。但是,被花花綠綠、讓人眼花繚亂網站包圍的瀏覽者們卻都喜歡上了這個視覺風格簡約,操作簡單的網站。其網站越是簡單,使用者越是覺得Google的力量強大,因為,那種在0.2秒就能搜索幾億個網站的能力,其表面卻那樣的簡單平和。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網站,背后卻有著驚人的數據庫與技術支持,其獨創的運算搜索技術國際領先,數據庫中擁有上百億的網頁數據,承載這些的是上千臺高性能最新服務器的支持。為了提高搜索速度,Google將數據信息分成許多稱為“碎片”的小塊,分布在不同的服務器中,以便進行并行搜索。每一臺服務器都搜索出一部分結果,然后再整合在一起成為完整的答案。為了解決不可抗力帶來的影響,Google搭建了Google文件系統,該系統與Google的搜索運算系統緊密結合,對服務器故障有很高的承受能力,使我們即使在Google后臺出現重大問題,或遭受黑客攻擊時,也能順暢準確地進行搜索,絲毫不受影響,也不會有任何感覺。Google類似這樣復雜的系統支持還有很多,其背后越復雜,給使用者的就是越簡單,這種簡單讓使用者喜歡,這種復雜又讓競爭對手難以超越。
反觀飛利浦公司,曾經依靠強大的技術實力,研發出一個“萬能”的電子產品,兼具了十幾種功能,本以為會引起一場科技革命性的搶購風潮,可結果卻因為操作太復雜,一個本來要使生活變得更簡單便捷的產品反倒成了專業性很高的產品,沒幾個消費者能搞懂,學習使用的成本太高,導致沒幾個月該產品就退出了市場。飛利浦公司吸取了這個經驗教訓,成立了旨在使產品變得簡單的部門,之后推出的每一個產品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簡單。
追求卓越的簡單
簡單就是力量,簡單是復雜的終極形態,當我們能從簡單走向復雜,再從復雜中走向簡單的時候,也是企業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過程。看到這里,問一問自己:
我的戰略夠簡單嗎?
我的管理夠簡單嗎?
我的營銷夠簡單嗎?
我的產品夠簡單嗎?
我的企業夠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