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上海考察—這是他上任后第一個考察的城市。在上海考察期間,他曾公開表示支持上海進行自由貿易區試驗。6個月后,中國(上海)自貿區便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僅僅半年的時間,上海自貿區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計劃橫空出世,充分顯示出中國全面推動經濟改革,時不我待的信心和決心。
關鍵詞
一線放開 二線管住
自貿區是什么意思?自貿區與保稅區有何不同?所謂的自由貿易區(FreeTradeArea)有兩個類型:一類是不同國家與經濟體之間通過協定,建立高于WTO自由度的貿易區域,在成員之間通過減稅、取消限額以及其他非關稅壁壘,形成更加自由的貿易區域。目前,中國與新加坡、智利、新西蘭、巴基斯坦、秘魯、哥斯達黎加、瑞士等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均屬于此類。
另一類是在一個國家的境內,劃出一塊特殊的區域,給予境內關外的待遇,享受商品甚至服務自由進出口的待遇,一般是免征關稅及其他稅收,如增值稅、消費稅等,現在稱為自由貿易園區(FreeTradeZone)。如果該區域是設在港口城市,則被稱為自由貿易港,簡稱自由港。在這個意義上講,香港便屬于此類中的自由貿易港。除此之外,便是近來成立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從理論角度而言,自由貿易區具有以下特點:允許在主權國家或地區境內,劃出特定的區域,準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享受完全的境內關外待遇;同時,該區域也配套實施投資自由化,即企業的設立和投資不需要通常的嚴格審批;范圍比較大,區內有居民等。
據了解,我國境內目前有50多家保稅區。從功能上看,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出口,入關境則需交關稅。現有的保稅區或者出口加工區要建成自由貿易區,最主要的是要在區內經濟活動與區域對外的經濟活動實現自由連接,海關退出對區內貨物和經濟交易的監管,只在區域邊界上對貨物的進出實施監管。
因此,針對自貿區的特點,上海自貿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
所謂“一線”,就是指國境線;“二線”就是指國內市場分界線,亦即自由貿易區的空間分界線。“一線放開”是將“一線”的監管集中到對人的監管。海關、邊防、檢疫檢驗等多家口岸單位將摒棄以往批次監管的傳統模式,而采用集中、分類、電子化的監管方式,只做必要的檢查。“二線管住”是指對于進出自貿區內外的貨物進行監管。簡而言之,就是在上海自貿區簡化監管手續、降低成本,實現“境內關外”。
據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司長張皖生介紹,針對“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創新監管模式,海關總署將允許利用艙單備案信息“先入區,再報關”,對關內貨物采用分批送貨、集中報關和自行運輸的模式,以適應自貿區內高速物流的需求。此外,上海海關還將在自貿區創建統一的海關信息化系統和中央監控平臺,協調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物流監管,升級卡口的智能化,對自貿區進行圍網管理。
關鍵詞
負面清單
對于上海自貿區,每個人的期待都有所不同。很多人在期待關稅、稅收的減免,有的人在期待政府給出的各種補貼、土地價格的優惠……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制度紅利。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曾指出,上海自貿區核心是制度創新,而不是優惠政策。
盡管上海自貿區所占土地只有28平方公里,相當于上海市面積的1/226,但由上海浦東洋山港臨港新城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經機場保稅區直至外高橋地區的這片土地,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體現的是國家戰略,是高層次、高水平的改革創新。”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他列舉說,在公布的上海自貿區試點政策中,涉及制度創新的內容很多。比如,推進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所謂“負面清單”,即除了清單上規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審批。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只有70個國家實行負面清單管理。一般在自由貿易協定(FTA)中,各國會利用負面清單在服務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做出不同程度的安排。在服務貿易領域,負面清單往往會引入對本地市場份額的要求。在投資領域,則會對業績有要求,并對高管和董事會成員的國籍做出限制,這事實上來源于雙邊投資協定。
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依據法律法規作了大量梳理,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列出18個門類,89個大類,419個中類,1069個小類,190條管理措施,約占試驗區內1069個小經濟行業分類的17.8%。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未列入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一般項目,最快4天即可拿到營業執照、機構代碼和經營登記。通過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與相應制度改革的銜接,將大大方便投資者。

關鍵詞
可復制 可推廣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不僅僅屬于上海,它是整個國家改革開放宏圖大業的一個組成部分。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5周年。35年來,中國從首批開放以毗鄰香港的“小漁村”深圳為首的五個經濟特區和14個沿海城市的建設,到1990年開發改革上海浦東地區,再到2001年,中國的復關和入世,一路走來,中國經濟的崛起足以彰顯國家開放促進改革的決心和努力。
如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讓中國這艘迎風破浪的大船駛達了改革的深水區。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路徑、新模式、新嘗試,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上海自貿區就是我國擴大改革開放的新嘗試。”針對上海自貿區實施方案的設定,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如是分析。
盡管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自由貿易區,但沒有一個自貿區可以在上海完全地照搬照抄,上海自貿區要以一往無前的精神,進行先試先行。
“上海還要為全國走出一條路。”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幼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上海自貿區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而不是地方戰略,它要形成與國際經貿通行規則相互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服務全國。
經過兩至三年的改革試驗,上海自貿試驗區要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我國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徑,更好地為全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