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學校園影視優秀節目評選活動由中國教育電視協會、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中國教育電視協會中小學校園電視專業委員會承辦。在連續多年成功舉辦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根據歷屆終評會上領導和專家的要求和建議,從2010年開始,大賽組委會特別設立了中國中小學校園影視的最高獎—“金犢獎”。“犢”指小牛,寓意并鼓勵廣大校園影視人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從事校園影視的探索和實踐,創作出更多充滿激情與朝氣、敢為人先的校園影視作品,激勵全國青少年學生勇于摘取校園影視節目的最高榮譽。
每屆終評結束之后,評委會將從金獎作品中推薦挑選出金犢獎的提名作品,并在中國校園電視官網上公布入圍名單。這些作品將在影視節活動現場公開展播和點評,然后由全體與會代表進行無記名投票,按票數產生各個類別的最終獎項。大獎究竟花落誰家留待頒獎會現場予以揭曉。歷經四屆的激烈角逐,金犢獎揭曉已然成為頒獎會當晚最吸引眼球的一個環節,而獲此殊榮也逐漸成為各地校園影視人孜孜追求的夢想。
自2010年第七屆評選活動開設金犢獎以來,至今共評出金犢獎提名作品85部,金犢獎提名小主持人23名;金犢獎最終獲獎作品19部,金犢獎小主持人4名。這些影像斑斕、形式各異的作品凝聚著全國各地校園影視人的智慧與心血,他們來自廣東、江蘇、四川、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福建、廣西、陜西、浙江、湖南、吉林、安徽、北京、上海、重慶等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區,他們的作品有著不同的文化淵源和風格形式,但他們有著一顆同樣執著追求校園影視夢的心。他們之中,既有像四川南充儀隴縣金城第二小學校那樣首次參賽就憑著清新唯美的畫面一舉獲獎的后起之秀,也有像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安徽省蚌埠第一實驗小學那樣雖仍未折得桂冠但始終追夢不懈的金犢提名常客;既有像深圳市南山區西麗小學那樣屢屢獲獎并且不斷拓寬作品題材的開拓者,也有像河北張家口赤城縣第一中學那樣始終以最貼近生活的民俗文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守護者。他們之中,多的是以金犢獎為契機融入我們中國校園影視大家庭的良師益友;他們背后有更多的是尚未在金犢領域刻下名字的追夢者。正是他們的執著與汗水,才造就了金犢獎的無與倫比的珍貴。
目前,金犢獎設有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影視片獎、最佳主持人獎以及最佳微電影獎六個固定類別的獎項。隨著參賽作品數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作品選題和拍攝手法的不斷豐富,金犢獎的評選機制也在不斷與時俱進。我們期待并相信,伴隨校園影視共同進步的金犢獎也將日臻完善,將這閃耀著理想與奮斗之光的金犢獎榮譽獻予更多精益求精的校園影視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