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屏東一名19歲男大學生半年前發現乳房腫塊,切片化驗確定罹患乳癌,可能是島內最年輕的男性乳癌患者。醫生說,這名患者超愛喝豆漿,每天幾乎把豆漿當開水喝,懷疑因此導致雌激素過量,刺激生成乳癌。
豆漿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飲品,經常出現在早餐的餐桌上。網上總是流傳著“女性常喝豆漿可以調節體內雌激素”的說法,甚至有文章說男人不宜喝豆漿,這種說法主要是基于“豆漿里面含有植物雌激素,男人喝多了會對男性的生理造成一定影響”的一種推測。
到底豆漿所含的雌激素是什么?臨床營養師王金緒告訴記者,“所謂豆漿產生雌激素,其實是豆制品這一類物質所含有的‘植物異黃酮'。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主要有:大豆、葛根、阿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雖然被人們稱為植物性雌激素,其實它們本身不是激素。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袁芃介紹,“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動物或化學合成雌激素,醫學研究表明,如果人體本身的雌激素水平比較高,可能患乳癌的風險就會增高。豆漿大量攝入與患乳癌是不是有相關性,目前沒有相關明確的證據,沒必要引起恐慌”。
一般情況下,人得了乳腺癌后,雌激素水平會比較高,可能復發幾率會高一些。但在普通人群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是不是與乳癌相關,也沒有特別明確的研究。
那么哪些因素使人容易得乳腺癌呢?
袁芃表示,“從自身的因素來看,比如月經初潮時間早,絕經比較晚,乳癌的危險性增加;家族的婦女有第一級直親家族(媽媽或姐姐)的乳腺癌史者,其患乳腺癌的危險性也會增高;還有服用高脂飲食或是曾經有過陽性的乳腺疾病,即便是良性病史,那么患惡性乳腺癌的幾率也會比別人的高。
所以,容易得乳腺癌的人群,沒有特別明確的病因,不是說某個單一因素就能得乳腺癌。而且即使所有因素都有,也只是說它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幾倍,但不能說是絕對的”。
與此相關的是,雖然男性患乳腺癌的幾率較小,但并不是完全沒有。“男性乳腺癌發生率是女性的1%,比例非常低。男性得乳腺癌,有些情況下是和家庭遺傳有關系,家族中如果有攜帶致病基因,不僅女性容易得乳腺癌,男性乳腺癌發生的風險也比其他人高,與大量飲用豆漿無關。”袁芃說。
臭氧機能去除激素和添加劑?
家用臭氧機的營銷中很重要一個部分就是展示肉或菜放在水中,通上臭氧,半小時后出現了泡沫,泡沫燃燒后會發黑并會釋放出一些難聞的氣味。營銷人員此時會告訴你,這些泡沫是激素或抗生素或化肥或農藥。
其實,僅憑泡沫的形成與否就判斷肉類里是否含有這些成分顯然不夠。肉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這些成分極易在水中形成泡沫——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氨基酸本身有容易結合水的一類與不容易結合水的一類。
由于肉類并非經過無菌化的處理,附著在肉類上的微生物也會分解蛋白質與脂肪,并把這些小分子氨基酸和脂類釋放到水中。在往水里打入氣體之后,這些小分子就會聚集在泡沫的表面。此外,無論是氨基酸還是脂類,它們的分子結構中都含有碳原子,而碳原子不完全燃燒后會留下黑色的殘余。
臭氧與我們呼吸的氧氣相比多了一個氧原子,但就是這個氧原子使得臭氧的結構變得不穩定,讓它具有很強的氧化性。這種氧化性能夠在細胞表面打上一個小洞,讓細胞破裂,這也就是臭氧能夠殺菌的主要原理。
而激素根據其溶解性又往往可以分為兩大類——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的激素主要作用于細胞的表面,經過水的浸泡就會逐漸流失;而脂溶性的激素則能夠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但臭氧只能破壞肉類表面的幾層細胞,能夠減少的脂溶性激素恐怕只是九牛一毛。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殺菌的同時,臭氧會讓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此外,臭氧達到一定濃度時對人體也會有影響。在美國等國家,臭氧機的主要應用并不在蔬菜水果或者肉類的處理上,而是用于海水水族箱的清潔。
(本文來源:果殼網)
喝奶引發腎結石?
人體這個復雜系統很巧妙地平衡了高鈣與腎結石的關系。雖然高鈣飲品勢必增加尿液內鈣的排泄量,但卻可以降低尿液內草酸的排泄,從而使得尿液內草酸及鈣的比值明顯降低,反倒不容易形成草酸鈣結晶。因此,從預防腎結石的角度說,多喝高鈣飲品并沒什么錯。(《時代》雜志)
新鮮蔬菜比冷藏 蔬菜更健康?
如果是指剛從菜地里采摘下來的新鮮蔬菜,這種說法沒有任何問題。但事實上我們吃到的蔬菜大都沒有那么新鮮了,而通常都是儲存了幾天的了,其維生素也在儲存的過程中逐漸地損失掉。相反,超低溫快速冷凍的蔬菜就能保持更多的維生素,因為蔬菜采摘之后即速凍,就能很好地防止維生素的流失。(《健康時報》)
鈦圈能治頸椎病?
浙江大學體育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曾做了一項試驗,即采用科學儀器檢測佩戴鈦圈和不戴者提相同重量水時,用力肌肉傳出的肌電信號。結果表明,鈦圈對肌電并無影響。而肌電能客觀地反映肌肉用力的程度,換言之,鈦圈不會讓你的頸椎更覺得省力。一些人覺得佩戴鈦圈后有效果,這多半是一種心理暗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