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實施教學模式的意義和預期達到的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應用于《園藝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課程的研究途徑與方法,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的改進與創新。通過對教學成果的驗證,體現了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在該類課程教學中的價值。
關鍵詞: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2-127-02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現代教育觀念不斷更新,“自主學習”愈來愈受到師生們的青睞。誘導啟發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千方百計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引導他們主動求知,使其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所具備的魅力在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還與我國現在全面推行的素質教育相適應,同時也適應職業院校“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倡導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培養人才模式的需要,是培養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同時也是課程體系的需要。該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還能夠達到培養具有優秀崗位能力和職業潛質的新型農業人才的目標[1]。
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本課程的研究途徑與方法主要有調查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實驗研究法以及綜合分析和論證法[2]。
《園藝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本課程,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必須改進,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會學生“運用實踐——探索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通常都是教師先提出設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進而再進行講解。
1 問題啟發
問題啟發是摸清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設置懸念,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問題啟發不等于簡單的提問,要使這一方法收到好的效果,必須科學合理地設計問題、靈活藝術地展現問題、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
例如在講到昆蟲蛻皮時,可以提出設問“防治害蟲為什么要治小治早?”學生可能會聯想到昆蟲剛孵化時體壁薄,藥劑容易滲透,所以要治小。至于治早,恐怕說不清楚,這時教師還可以補充,早防治可以減少損失,并且由于初孵幼蟲具有群集性,這時用藥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情境啟發
情境啟發是在精心營造平等、健康、和諧的良好氛圍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通過交流、討論,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目的的一種形式。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比較樂于接受教師所講的道理。
例如在講到白菜病害時,可以提出設問“結合發病規律思考如何防治白菜病害呢?”在學習了白菜病害癥狀、發生規律之后,可以讓學生深入校內實訓基地進行白菜病害的識別與診斷,并將病害標本帶回實驗室,由教師示范并指導學生完成病原鑒定工作,學生根據病原鑒定結果及病害發生規律進行綜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和研討,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入田間進行綜合防治方案的實施,最后教師評價總結。
3 討論啟發
討論啟發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通過探討研究,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形式,它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組織、正確引導,最后要做好點評。
例如講到園藝植物病害流行時,可以提出設問“結合發病規律,思考一下影響園藝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進行討論,還可以角色互換,讓學生到講臺講解,最后教師再予以補充和總結。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又有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膽量[3]。
4 案例啟發
為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等關鍵問題,聯系實際,舉出具體事例,運用理論加以分析,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其理解和接受這一理論或觀點。所選的案例應具有典型性、新穎性和代表性。
例如講昆蟲的呼吸器官時,首先提出設問“昆蟲的呼吸器官是不是也和我們人類一樣在頭部呢?”引發學生思考,然后可用活體蝗蟲做試驗,一頭將頭部浸沒水中,一頭將胸腹部浸沒水中,1~2h后,發現頭部浸入水中的蝗蟲仍能存活,而胸腹部浸入水中的蝗蟲已經死亡,這就證明昆蟲的呼吸器官(氣門)在胸腹部而不在頭部。這種誘導啟發式的教學模式結合演示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加深學生印象,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掌握和深刻記憶。
5 結語
通過應用誘導啟發式教學模式,不僅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真正學會了本門課程的“本領”,能更扎實地掌握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實踐技能,特別是對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由于實踐能力突出,為畢業后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增強了適應性。總之,要讓學生學會主動求知,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加快推進素質教育的步伐[4]。
參考文獻
[1]鐘祖榮.啟發式教學的特征及其實施要領[J].中國教育學刊,1996(4).
[2]王翠芹.淺談教學目標實現的途徑[J].新課程(下),2011(6):239.
[3]付宏,武金輝.學科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策略[J].成才之路,2011(22):31.
[4]宋秀華.培養創新意識能力 突顯學生主體作用[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4):115.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