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考試可促進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體現教師的教學質量。針對高校植物學課程考試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希望對植物學課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植物學;考試改革;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2-132-02
“考試是一定組織中的考試主體根據考試科目的需要,選擇運用有關資源,對考試客體某方面或諸方面的素質水平進行測度、甄別和評價的一種社會活動”[1]。因此,考試在高校課程學習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深遠,目前高校的考試和高中的考試沒有太大的差別,依然是“考前死記書本,考中生搬硬套,考后全部忘掉”的局面,而考試結果也完全取決于考試當時學生記憶力的好壞。
《植物學》是高等院校農、林、園藝、植物保護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所有與農業和生命科學相關的本、專科學生的一門必修課[2]。然而由于該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考試不能等同于其他學科,而應該在重視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側重于思維能力的培養。而目前的考試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本文分析了目前植物學考試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結合教學實際提出相應的考試改革方法,以便提高植物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1 植物學課程考試存在的弊端
1.1 考試內容一刀切,缺乏層次性,無法判斷學生的發展趨勢 目前植物學課程考試的試題,有的院校采取由授課教師自己出題,也有的院校為了避免授課教師漏題行為的發生,采取多個授課教師各自出幾套題,然后匯集成題庫,由主管教學院長隨機抽取試題的方法。但是,無論是哪種出題方式,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試題難度過于簡單,缺乏層次性,這也就難以依據考試的結果來發現學生在植物學研究上的潛力與發展的可能性。也因此影響到了一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的積極性。而造成考試內容一刀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把脈不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很少采取隨堂測驗,問答,甚至是布置討論話題等。“教師上完課走人,學生聽完課無知”這樣的狀態就是必然的結果了。教師自然就很難知曉學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識點,能夠深入到什么程度等,因而教師只能出相對簡單的試題了。
(2)教師自我虛榮心作祟,追求成績優秀率。教師一般會有這樣的心理顧慮,不同班級或不同專業學生考試成績比較下,如果本專業的課程分數低,那么就會被看做教學有問題。因此,為了避免所教學生分數低,出題時就會折中為中等偏低難度的試題。
(3)教師利益驅使,故意放水。教師為了獲得學生好感,故意降低試題難度,讓學生普遍成績較高,這樣在學生進行評教時任課教師就會獲得較高的分數。
1.2 考試目標功利化,重視考試結果,忽視能力培養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情況下,強調考試結果,唯分數者就是還在延續以前的應試教育觀。考試目標就變成了“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分數而分數”的局面。而這個局面的形成,很大程度在于教師和學校仍然把分數高低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價值標準。同時,各個學校的獎學金評定和學生干部的選任往往都和學習成績掛鉤,這也促使了更多好學生為了這些利益而更加注重考試的分數。然而,分數高的學生,能力就會高嗎?有的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很強,他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卻并不高。相反,有的學生雖然對書本的記憶能力相對較弱,但是他的發散思維卻很活躍。在植物學研究中,我們恰恰需要的是這樣的人才,而不是簡單背誦的復讀機。
1.3 考試方式落后,仍然采用紙質印刷試卷,未采用現代網絡技術 紙質印刷試卷考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植物學試題的內容和靈活性,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3]。教師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出題只能局限在一些記憶性的客觀題和一些簡單的應用比較類題型。而對于植物的性狀,特征等圖片或者植物學的一些視頻資料則無法呈現。這就要借助于網絡技術來實現,采用網絡技術,進行在線考試將會擴大考試范圍,把一些比較基礎和實用的知識引入到考試中來。而且網絡答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加大選擇題和判斷題的題量,可以把盡量多的知識點涵蓋到考試中來,這使教師的自由度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同時借助軟件還可以減輕教師的評卷負擔。
2 對策與措施
考試主要有評定功能、診斷和反饋功能、預測功能、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而考試所存在的以上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考試的這些功能。也就意味著考試對于教師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生評判教師的教學水平已經不具有決定性作用了。面對這些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必須重視起來,思考解決的辦法,這樣才能使考試的功能正常發揮。筆者根據長期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2.1 兄弟院校教師互助出題,側重試題層次性 前面筆者分析了,目前考試內容一刀切,缺乏層次性的原因在于出題教師都是本學院教師。考慮到教師自身利益,虛榮心以及教師對于學生掌握程度的不了解等因素,所以針對這一問題的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引入“外來力量”來打破這個怪圈。這個引入的外來力量就是聘請別的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出題,然后組成題庫,考試時隨機抽取試題,這樣既避免試題外泄,也避免了本專業老師存在的私心。值得一提的是,“大學階段由于一個人日趨成熟,理性和認知水平的提供也成為該階段的最關鍵時期,因而注重大學階段理性和認知水平的培養就成為大學或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4]。而學生的不同認知層次又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考試方面校院領導應該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事先告知出題的外校老師將試題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客觀題題量占總題量的80%,這個比例不會打消大多數成績一般學生的學習熱情;二是為了鼓勵中等層次的學生要有10%的拓展性試題,可以是綜合性試題或者小型論文式試題;三是有10%的試題是為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準備的,這道題可以結合本專業前沿信息或者本院教師研究方向進行出題。通過學生對這部分試題的闡述,教師可以發現哪些學生具有從事科研的可能性,同時也為本專業研究生保送提供了依據。當然,通過這三個層次試題的設置,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創新能力培養也變得現實和可行起來,也使考試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2.2 注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因為目前許多考試結果與學生的評優和獎學金評定等掛鉤,導致了許多學生追求分數最高化,為了分數而考試。為了使考試目標不再功利化,筆者認為生物學專業的學生評優與獎學金評定等還應該與創新思維能力掛鉤。如何考察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要熟知本專業前沿知識,了解當前生物學領域的發展現狀,通過對這些學科情況的了解,引導學生對于某一課題或者研究方向進行闡述和論證,以及對于該研究的可實施性及研究方法等進行分析。當然,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主要通過前面筆者所提到的10%的拓展性試題和10%的創新思維試題來體現。
2.3 引入在線考試平臺 在線考試平臺在許多領域已經運用的比較普遍了,如事業單位的一些在線答題系統和目前的全國黨員廉政學習系統,以及最常見的駕校理論考試系統等。植物學在線考試的題庫要求題型、題量、難度適中,標準化客觀題應占一定比例,主觀題應加重應用性試題的比例[5]。并且在線考試平臺的客觀題是隨機組卷方式產生的,即學生登陸考試系統時,按照抽題策略從題庫中抽出滿足條件的試題,做到每個學生一套試卷,每個試卷試題不相同,但又要做到考察的知識點相同及試題難度相同[6]。在線考試系統會對客觀題自動打分,當然主觀題也應該錄入在線考試系統,只不過不能讓在線考試系統來評分,而應該是教師在系統中閱卷給分,然后由在線考試系統自動合分。在線考試的好處主要表現為:一方面每個學生隨機選擇的試題互不相同,所以避免了抄襲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試題可以加大圖片量,如對植物根和莖的初生結構的異同,就可以附上兩個彩色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去進行回答;再者目前提倡無紙化辦公,如果考試也實現無紙化,那么可想而知一年學校就會省下很可觀的一筆費用,也為學生減輕了一些經濟負擔,同時學校也不必再為存放試卷而準備房屋和設備了。
3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針對目前植物學課程考試中的一些弊端進行了分析,結合社會學,心理學相關知識提出了一些改革設想,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證實。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會盡力做到按照考試的功能對學生進行引導性學習,希望筆者的這些設想能夠對于植物學課程改革起到一些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廖平勝.考試學原理[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0,184.
[2]淮虎銀,金銀根,孫國榮,等.植物學綜合性實驗項目的設計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5):638-640.
[3]徐曉陽.職業學院植物學教學的課程改革探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22):112-113.
[4]劉成良,劉可慧,李天煜.大學生認知水平的層次性對其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2,1:41-42.
[5]李聃,張華.藥用植物學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5):178-179.
[6]白靈,韓瑩,鹿玉紅,孫曉葉.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考試改革實施方案[J].時代教育,2013,9:39-40.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