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在其最新出爐的一份戰略研究報告中建議,將江門中微子實驗工程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部署。
由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領銜、200多位專家歷時一年多深入研究推出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研究報告發布,報告稱江門中微子實驗工程重點是新建一個大型的高精度中微子實驗站,研究反應堆中微子振蕩。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成功,使中國在世界上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將為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作出重要貢獻。江門中微子實驗將通過10年努力,確定三代中微子的質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到1%的精度、探測可能的超新星爆發中微子等。
目前研究表明,宇宙起源于137億年前的大爆炸,按照基本粒子理論,產生的正物質和反物質應該一樣多,但在自然界并未觀察到反物質,而中微子振蕩中的電荷-宇稱對稱性破壞效應最有希望解釋“反物質消失之謎”。
□文/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