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張張黃色的便條紙,一直夾在臺燈旁邊的筆筒上。每個夜晚,白晃晃的燈光照著我的書本,照著我的筆尖,也照著它們。這些紙片不僅承載著我的夢想,也凝固了母親的愛。
迷迷糊糊地走過高一、高二,一頭撞開高三的大門。我摸摸撞得有點疼的腦袋,踮著腳尖,張望前面的路。我知道,現在已經不能后退,只能向前!
剛進高三時,我情緒高漲,上課絲毫不懈怠,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還不肯放過自己,又買來一堆課外資料埋頭猛做。原以為,這種打了雞血似的狀態可以維持一年。但僅過了一個月,我就像被針扎了的皮球,蔫了下來。
我開始課上會打盹。最要命的是,白天的萎靡不振一直延續到晚上。回家后,當我攤開剩余的作業,寫著寫著就聽到“咚”一聲,我竟一頭栽到作業里睡著了。每次驚醒,看到鬧鐘上顯示已深夜11點,我都懊惱不已,原本計劃好的復習任務又成泡影。
嗜睡,成為我高考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于是我采取各種措施和睡意做斗爭。想靠吃東西來保持清醒,可喂胖了自己卻喂不飽睡神。我又在房間里來回走動,甚至大冬天的還跑到樓下的花園里背書。但所有方法都被判“死刑”。那時候,我心急如焚卻茫然無措。
其實,媽媽早就發現了我容易犯困的毛病,所以晚上會特意到我房間來送點吃的,或者和我聊上幾句。
有一次我困得眼皮直打架,看著面前已經越來越模糊的數學大題時,心里萌生出一個特別可笑的想法:反正想半天也做不出來,還不如睡覺呢。母親進房發現我潦草地趴在書桌上睡著了,推搡著叫我去床上睡。半醒不醒的我賭氣似的抓起筆在試卷上繼續胡亂畫著。母親無奈地說道:“叫你睡覺你還不肯,拿你怎么辦呢?”那時候我的神經已經被睡意攪亂,失控地對她大聲吼道:“不要你管,出去,別煩我!”
母親看到我那副無可救藥的樣子,當即轉身離開了房間。當她關上房門的剎那,我就開始后悔了。明明是自己意志不夠堅定,明明是自己想要偷懶休息,明明是自己開始畏難退縮了,卻還要朝著母親發泄情緒,難道讀一個高三就有權力去傷害疼愛自己的母親嗎?
我對那個夜晚耿耿于懷,卻始終沒有勇氣去跟母親道歉。那天放學回家,發現桌上放著一張黃色便條紙,上面有我熟悉的漂亮工整的字跡:媽媽知道你讀書很辛苦,所以媽媽不怪你最近睡得早,但你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今天睡早了沒有關系,明天你可以接著奮斗……
我拿著便條紙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覺得鼻子一酸,眼淚就嘩嘩涌了出來。腦海里瞬間跳出好多畫面:一碗切好的蘋果丁,一袋溫熱的牛奶,還有一支扔在旁邊的筆,一張沒有做完的試卷……我擦了擦眼淚,把便條紙夾在筆筒上。
后來,每天晚上有點犯困時,我就看媽媽留給我的便條紙。有時我自己也會寫點鼓勵自己的話,比如:每天進步一分,還可以進步一百三十六分!加油,大學,我來了!
高考一天天逼近,燈下的紙片也越累越厚。每當睡意襲來時,我都會念一念自己寫下的話,洗一把冷水臉,然后繼續坐在燈下埋頭讀書,沒想到這個方法奏效了。那天回家,我發現夾在燈下的紙片換了,上面寫著:最近表現不錯,媽媽為你感到高興,希望你能考到理想的大學。這個周末好好休息吧,下個星期我們繼續奮斗。
其實,每次媽媽給我留的話并不多,但我都會把紙上的話看上好幾遍。讀著媽媽寫給我的那些話,我會覺得渾身又充滿了能量。這種力量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驅趕走所有困擾我的睡意。
我靠著這一張張薄薄的便條紙,靠著上面一句句簡單的話語,支撐著自己熬過寒冷和炎熱的夜晚。睡意終敵不過愛意,而我的自勉讓我重拾斗志。這些夾在燈下的便條紙讓我渴望奮斗,渴望未來,渴望成功。它們也讓我感受到母親的關心、支持和愛護。
最終,雖然沒有能考上最心儀的大學,但我也如愿讀上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高考結束后,我整理著便條紙,看見母親的和我的小紙條夾雜在一起,看見不同階段母親給我的鼓勵,看見不同時期我給自己的目標,心里只剩下感謝和感動。我又想起那一個個夜晚:白色的燈光如窗外皎潔的月光打在黃色的紙片上,紙片反射出淡黃色的光亮,驅趕睡意的陰霾,照著我的夢想,讓我在夜晚也能看清前方的路。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