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緒情感的合理有效利用成為了高中學生情緒情感教育管理的重頭戲。教師首先要明確高中學生的情緒情感特點和情緒情感失控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對高中學生進行情緒情感教育管理。
【關鍵詞】高中學生;情緒情感;教育管理;方法初探
高中學生情緒情感發展一般是以外露為主向以內隱為主發展,以沖動為主向以自制為主發展,以直接為主向以間接、抽象為主發展,以生理需要為主向以社會性需要為主發展。情緒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性也有極大的影響,同時還與中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息息相關。對情緒情感的態度不能放任自流或強行壓抑,而應該合理地疏導、訓練和引導學生調控情緒情感。那么,如何對高中學生進行情緒情感教育管理呢?
一、“人性假設”論的逐步發展,使“人性化”管理的地位突顯出來。在高中學生情緒情感教育管理中人的情緒情感因素也就隨之得到提升
“人性”問題的探究,不僅是哲學史上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而且在組織行為學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在現代社會講求人性的大背景下,不僅社會在提“尊重人權”,“創建和諧社會”。而且一個教育也同樣需要進行管理改革。“人性化” 管理是 也就勢在必行。所謂“人性化”其實就是要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的情緒情感,照顧他們的需要,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為教育創造價值。情緒情感是人的需要獲得滿足與否的反映,無論是“社會人”還是“自我實現的人”以及“復雜人”的理論,某一層面上講,其實無一不是為情緒情感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作理論準備和有力證據。教師要發揮教育藝術,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不斷改進工作方式,營造寬松融洽的教育氛圍,塑造高情商的教育,從而使教育組織長久保持活力與高效。
二、情緒情感的合理有效利用成為了高中學生情緒情感教育管理的重頭戲
人是復雜的,每個個體都有其自身獨特的思想和情感,他們時刻都在利用自己的價值觀和情緒情感處理問題。情緒是人對待認知內容的特殊態度及體驗,它包含情緒體驗、情緒行為、情緒喚醒和情緒刺激的認知等復雜成分。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情緒是情感的基礎,是原始的,更多地與生理需要得到滿足與否相聯系。在人類個體的發展過程中,通常認為情緒發展在先,而情感體驗在后。
情緒如四季般自然地發生,一旦情緒產生波動時,個人會表現愉快、氣憤、悲傷、焦慮或失望等各種不同的內在感受,假如負面情緒常出現而且持續不斷,就會對個人產生負面的影響,如影響身心健康、人際關系或日常生活等。每個人都有情緒,但人們大都對情緒缺乏必要的了解和關注。消極情緒若不適時疏導,輕則敗壞情致,重則使人走向崩潰;而積極的情緒則會激發人們工作的熱情和潛力。各種情緒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只有了解了情緒,才能管理并控制情緒,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
三、如何對高中學生進行情緒情感教育管理
(1)教師要明確高中學生情緒情感失控的因素。高中是學生經歷的一段心路旅程,在這里接受新知識,不斷地培養自己的能力,完美自己,為以后能更好進入大學打好基礎。但是,面對的并不是那么平坦的道路,在迎接新的東西的時候,也將會帶來更多的挑戰,那么就需要學生有一個很好的狀態去面對這些成功路上的挑戰,但是應該怎么樣才有一個更好的狀態呢?這就需要學生自身有個良好的情緒情感管理習慣,這樣即使面對在大的困難,學生也能夠保持一個冷靜的心,從容的去面對這些問題。
但是教師應該首先明白,學生為什么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造成學生情緒失控的原因是什么?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生活環境的改變,心理素質的變化,開始喜歡和別人攀比,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開始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如果發現自己和別人有差別,就開始在心理胡亂思考,從而忘記了做一個真正的自我。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久而久之,就會變得開始厭倦這樣的生活,慢慢導致情緒失控,越來越想去追求自己所謂的生活,到最后可能做出極端的事情來,危害自己,甚至造成社會秩序混亂,擾亂社會安定。還有家庭壞境、社會現狀、學校的生活學習、感情因素、自身原因等都會是影響情緒失控的因素。所以,教師只有讓學生正確了解情緒失控的因素,才能在生活學習中更好的控制自我,更好的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心態。
(2)教師要明確怎樣讓學生保持一個良好情緒狀態。
一要正視自己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我們來高中是為了什么?我們來這里要達到一個怎么樣的目的?
二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壓力,不要長期呆在宿舍,多到外面運動呼吸新鮮空氣,給自己找些事情做,例如:看書、畫畫、參加集體活動、參加社團等等。感覺腦子混亂的時候停下來自己靜一下;快發脾氣的時候自己獨自靜一下。
三要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要學會攀比,做一個真實的自我,多把時間放在學習和提高自己能力上面,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四要體諒父母,如果是家境不是很好的,不要把自己的家境看得那么重要,也要為父母著想,不能怪我們父母,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用我們能力,去改變父母和我們以后的生活環境。雖然我們不是富二代,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成為富一代。